第224章 大局定,東吳亡
劉備知人善任,甚至開始興辦學校,教授百姓識字。
而在諸葛亮的建議之下,劉備甚至提前五百年開創了科舉制度,給底層士子提供了上升的空間。
這裡的科舉制度實際上和後世真正巔峰的科舉制還有著很大的差別。
真要說的話,其實和唐代的科舉制相差不大,而且此時的科舉制度還不糊名。
說是科舉制度,其實和真正的白身百姓的關係依舊不大,極少有平民能夠通過這種制度跳躍階級。
但這和這個時代的其他勢力比起來,已經是極大的進步了。
哪怕這所謂的科舉制度並不糊名,作弊的空間極大。
所以劉備所設立的科舉制度只是給了底層的士子一個上升的空間,而非是底層的百姓。
縱使如此,推行這般政策也給劉備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好在最終還是實行了下去,這般政策也讓蜀漢百姓的識字率得到了飆升。
同樣的,軍隊之中識字的人也變得多了起來。
而這帶來的便是軍隊素養的極大提升。
令行禁止對蜀漢的軍隊來說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妄想。
十年的發展,讓蜀漢的實力已經來到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地步!
既然已經撕破了臉,那劉備便再也不再掩飾,悍然發難!
短短一年的時間,便接二連三的攻下東吳的城池。
眼看局勢愈發危險,孫權只能無奈去像曹魏求救。
曹丕當然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
若是東吳沒了,以劉備現在展現出來的實力,只怕想要拿下自己也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功夫。
公元219年,東吳和曹魏正式結為同盟,共同對抗劉備。
原來的敵人變成了朋友,原來的朋友變成了敵人。
這般變化當真是讓人所料不急。
可同時面對兩國的夾擊,劉備竟是不慌不忙,從容應對。
雙線開戰,劉備竟是沒有絲毫的壓力,穩步推進,更是勢如破竹,幾乎沒有吃過任何敗仗!
從218年和東吳宣戰到220年東吳滅亡,前後只花了兩年零七個月的時間。
公元220年八月,孫權自知復仇無望,無奈投降。
若是換成其他人,孫權怎麼說也會跟對方拼個魚死網破。
但誰讓劉備的妻子是孫尚香,是他的妹妹呢?
正是因為有了這麼一層關係在,所以劉備在收服東吳的時候其實並未遇到太大的困難。
雙方的關係畢竟可以說是十分微妙。
這讓曹丕氣急敗壞,卻又無可奈何。
而在一統江東之後,曹魏也只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了。
收復江東,劉備花了三年的時間來安撫穩定後方。
公元223年,劉備正式發動對曹魏的進攻,準備一統天下。
只是和收復江東不太一樣的事,北方並沒有那麼容易打下來。
但劉備的實力強大,倒也不擔心,只需要穩紮穩打,要不了幾年便能一統天下。
只是留給劉備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公元225年,劉備病逝,臨死之前他託孤諸葛亮。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劉備此言情真意切。
他知道,沒了自己,劉嬋並不一定能夠壓制孫權,如果劉嬋不堪大用,只怕萬世基業只會拱手讓人。
諸葛亮涕泣受詔。
他知道,劉備此言並非玩笑,更不是為了收攏人心。
劉備甚至直接給所有人下令,若是諸葛亮登基,所有人不得阻攔。
正是因為如此,諸葛亮才更為感動。
同時,劉備囑咐太子劉禪事諸葛亮如父,並告誡“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只是劉備的擔心最終沒有應驗。
諸葛亮不是劉備那般仁義,他甚至可以說是心狠手辣。
劉備離世之後第二年,孫權便“偶染風寒,病逝於成都”享年四十四歲。
劉禪雖然無能,但時刻謹記劉備的教導,一切都聽相父的話,絲毫不敢逾越。
諸葛亮已經成為了蜀漢事實上的皇帝,上下朝政把持於一人。
哪怕時人多有非議,諸葛亮也絲毫沒有迴避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