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龍九 作品
第一五三八章 大漢皇帝
幾個號兵站立在大陣最前沿,只等王全斌一聲令下便吹響進攻的號角!
他們手裡的號角都是用犀牛角製作的,質地堅韌而細密,發出的聲音響亮而清脆,傳播的距離也很遠!
十萬大軍兵臨城下,強烈的壓迫感撲面而來!
尤其此時陰雲密佈,天色昏暗,風雨交加,冰冷的鐵甲,冷峻的眼神,更散發出滔天的殺氣!
宋軍大陣當中陸續點起了大紅燈籠,每隔三十人便有一名提燈人。
這種大紅燈籠原本是用在營地的,便於夜間執勤,此時卻派上了用場!
燈籠的燈罩是特殊的紅色絲綢,薄如蟬翼,不但透光性好,透氣性也好,即使被淋雨過也能迅速風乾,因為雨水在上面滑不留足,幾乎不沾水!
水霧朦朧的暗夜,無數的紅色幽光
攻城自然要有攻城的氣勢!
袁紫珊和常子衿舉著剛才一名宋兵遞過來的雨傘,靜靜地看著眼前的大宋軍團!那排山倒海一般的氣勢給人強烈的壓迫感!每一名戰士都站得如同標槍一般筆挺,堅毅的臉龐透著一往無前的決絕,鋒利的槍尖在紅色燈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血色的幽光,透著濃濃的殺氣!
重裝騎兵和戰馬都靜默無聲,但卻更讓人感到一種恐怖的壓抑,彷彿即將噴發的火山,一旦釋放出烈焰,勢必摧毀一切!
十架投石機緩緩被推到陣前合適的位置。既在對方的弩箭射程之外,又儘可能逼近對方,這樣投出的石彈便能覆蓋最廣大的攻擊範圍!對敵人造成最大的傷害!宋軍用的投石機沿用的是唐時型式,威力頗大!據說唐朝與高句麗作戰時使用的投石機能拋出重量超過三百斤的石彈,對高句麗的木製城柵造成了重創!如今用於攻打興州城門自然不在話下,城門再厚也是木質,一顆石彈不行就兩顆,兩顆不行就四顆!但是石彈的飛行軌跡卻是一道上彎的大弧形,石彈落下時軌跡幾乎與地面垂直了,而城門通常縮在門洞裡邊數丈距離,所以石彈通常是砸不到城門的,所以現在的石彈多用來轟擊城牆或是城頭上的敵軍輜重!
每個投石機都有四名士兵操控!推車的時候四人一齊動手,到達指定位置後,一人負責放置石球,當然,現在多是土球,畢竟石球製作麻煩,而其餘三人則負責拉動連在橫杆上的炮梢,發射石彈!投石兵已經做好了投石準備!
宋軍的二十架弩炮車一字排開,巨形弩箭的箭頭上捆好了火藥!與三弓床弩不同,弩炮主要攻擊目標是步兵,箭頭的火藥包一旦在密集的士兵當中爆炸,就會造成敵軍大量的傷亡!
十駕三弓床弩亦推到了大陣當中!這才是宋軍真正的大殺器!之所以還有個名字叫一槍三劍箭,就是因為其箭桿粗如槍桿,這是其中的一槍,至於三劍,首先是其箭頭粗大如同劍尖,這是三劍中的第一劍!正常羽箭的尾部有羽毛髮揮平衡作用,通常是鵰翎,而這弩箭的“尾羽”則是兩個“鐵片”,形如雙劍,這便是第二劍和第三劍!正是一槍三劍箭的由來!
之所以又叫踏橛箭,是因為可以當梯子用!
巨弩的威力太大,可以穿進城牆!當一根一根的踏橛箭被射進城牆時,正好連成了懸梯,士兵可以沿著這由巨箭組成的懸梯“踏橛而上”,攻上城頭!與雲梯相比,這種攻城方式顯然效率更高!梯垂直搭在城頭,所有士兵都沿著一條線垂直往上衝,城頭上的守軍相當於守株待兔、一夫當關,攻城的一方要付出極其慘痛的代價才能有所斬獲,甚至毫無收穫!
四架攻城槌縱向一字排開,準備依次遞進!
攻城槌的優勢是衝擊威力極大,只要十二個士兵一齊晃動擺槌,城門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撞裂!
但是攻城槌的致命弱點就是太沉重,想把這個大傢伙推到城門下面,需要頂著敵軍的箭雨、流火、巨石的輪番洗禮,能熬到城門的機會幾乎微乎其微!這也是王全斌準備了四駕攻城槌的原因!四個一齊出擊,總會有一個衝過重重火力熬到城門吧?
興州城頭。幾個士兵隔著垛牆向城下張望。大雨滂沱,只見遠處宋軍陣地亮起了無數燈籠,照亮了雨中宋軍的鎧甲,照亮了陣前的攻城槌、投石機、弩炮車和三弓床弩!
他們手裡的號角都是用犀牛角製作的,質地堅韌而細密,發出的聲音響亮而清脆,傳播的距離也很遠!
十萬大軍兵臨城下,強烈的壓迫感撲面而來!
尤其此時陰雲密佈,天色昏暗,風雨交加,冰冷的鐵甲,冷峻的眼神,更散發出滔天的殺氣!
宋軍大陣當中陸續點起了大紅燈籠,每隔三十人便有一名提燈人。
這種大紅燈籠原本是用在營地的,便於夜間執勤,此時卻派上了用場!
燈籠的燈罩是特殊的紅色絲綢,薄如蟬翼,不但透光性好,透氣性也好,即使被淋雨過也能迅速風乾,因為雨水在上面滑不留足,幾乎不沾水!
水霧朦朧的暗夜,無數的紅色幽光
攻城自然要有攻城的氣勢!
袁紫珊和常子衿舉著剛才一名宋兵遞過來的雨傘,靜靜地看著眼前的大宋軍團!那排山倒海一般的氣勢給人強烈的壓迫感!每一名戰士都站得如同標槍一般筆挺,堅毅的臉龐透著一往無前的決絕,鋒利的槍尖在紅色燈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血色的幽光,透著濃濃的殺氣!
重裝騎兵和戰馬都靜默無聲,但卻更讓人感到一種恐怖的壓抑,彷彿即將噴發的火山,一旦釋放出烈焰,勢必摧毀一切!
十架投石機緩緩被推到陣前合適的位置。既在對方的弩箭射程之外,又儘可能逼近對方,這樣投出的石彈便能覆蓋最廣大的攻擊範圍!對敵人造成最大的傷害!宋軍用的投石機沿用的是唐時型式,威力頗大!據說唐朝與高句麗作戰時使用的投石機能拋出重量超過三百斤的石彈,對高句麗的木製城柵造成了重創!如今用於攻打興州城門自然不在話下,城門再厚也是木質,一顆石彈不行就兩顆,兩顆不行就四顆!但是石彈的飛行軌跡卻是一道上彎的大弧形,石彈落下時軌跡幾乎與地面垂直了,而城門通常縮在門洞裡邊數丈距離,所以石彈通常是砸不到城門的,所以現在的石彈多用來轟擊城牆或是城頭上的敵軍輜重!
每個投石機都有四名士兵操控!推車的時候四人一齊動手,到達指定位置後,一人負責放置石球,當然,現在多是土球,畢竟石球製作麻煩,而其餘三人則負責拉動連在橫杆上的炮梢,發射石彈!投石兵已經做好了投石準備!
宋軍的二十架弩炮車一字排開,巨形弩箭的箭頭上捆好了火藥!與三弓床弩不同,弩炮主要攻擊目標是步兵,箭頭的火藥包一旦在密集的士兵當中爆炸,就會造成敵軍大量的傷亡!
十駕三弓床弩亦推到了大陣當中!這才是宋軍真正的大殺器!之所以還有個名字叫一槍三劍箭,就是因為其箭桿粗如槍桿,這是其中的一槍,至於三劍,首先是其箭頭粗大如同劍尖,這是三劍中的第一劍!正常羽箭的尾部有羽毛髮揮平衡作用,通常是鵰翎,而這弩箭的“尾羽”則是兩個“鐵片”,形如雙劍,這便是第二劍和第三劍!正是一槍三劍箭的由來!
之所以又叫踏橛箭,是因為可以當梯子用!
巨弩的威力太大,可以穿進城牆!當一根一根的踏橛箭被射進城牆時,正好連成了懸梯,士兵可以沿著這由巨箭組成的懸梯“踏橛而上”,攻上城頭!與雲梯相比,這種攻城方式顯然效率更高!梯垂直搭在城頭,所有士兵都沿著一條線垂直往上衝,城頭上的守軍相當於守株待兔、一夫當關,攻城的一方要付出極其慘痛的代價才能有所斬獲,甚至毫無收穫!
四架攻城槌縱向一字排開,準備依次遞進!
攻城槌的優勢是衝擊威力極大,只要十二個士兵一齊晃動擺槌,城門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撞裂!
但是攻城槌的致命弱點就是太沉重,想把這個大傢伙推到城門下面,需要頂著敵軍的箭雨、流火、巨石的輪番洗禮,能熬到城門的機會幾乎微乎其微!這也是王全斌準備了四駕攻城槌的原因!四個一齊出擊,總會有一個衝過重重火力熬到城門吧?
興州城頭。幾個士兵隔著垛牆向城下張望。大雨滂沱,只見遠處宋軍陣地亮起了無數燈籠,照亮了雨中宋軍的鎧甲,照亮了陣前的攻城槌、投石機、弩炮車和三弓床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