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炒小黃瓜 作品

第11章 Chapter 11

 周姣定了定神,倒回去一看,前面那些評論果然是用機器刷出來的,再往下翻幾頁,就能看到正常的評論了。

 【靠,嚇我一跳!】

 【機器刷評是上不了熱門的,老哥。】

 【這人幹嘛的?為什麼這麼恨生物科技?】

 【什麼叫為什麼這麼恨生物科技???恨生物科技還需要理由嗎???現在失業率那麼高,不就是生物科技造成的嗎???沒有生物科技,你還能在崗位上幹十年,因為生物科技,你不到30歲就會被優化,這他媽還是在全球平均壽命100歲的情況下!”

 【別生氣,可能他全家都是無業遊民吧。】

 ……

 再往下翻,就是網友的互相辱罵了。

 因為失業率前所未有的高,每天都有因精神失常而被解僱的公司員工。人們的壓力大得驚人,網上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爭執。

 社交平臺鼓勵人們在網上互相謾罵,既是為了流量,也是為了社會的穩定——在網上宣洩戾氣,總比在現實中宣洩戾氣好,不是嗎?

 忽然,周姣的視線鎖定在某條評論上:

 【你是生物科技的員工?】

 她微微蹙眉,點擊這條評論的頭像,卻彈出一個對話框——“該用戶為匿名狀態”。

 這也是社交平臺鼓勵人們互相攻擊的手段之一——允許用戶匿名。

 在匿名效應下,人的情緒會極端化,攻擊欲會大幅度提高,冷漠、偏激、非黑即白的言論也會變多,很輕易就能爭吵起來。

 撇開這人的匿名不談,“生物科技什麼時候倒閉”的賬號主人的確有可能是生物科技的員工。

 仔細觀察他的言論,可以提煉出以下幾個關鍵詞:

 “周圍全是一群怪物”、“為什麼只有我知道”、“真面目”、“那人”、“我每天都怕死了”。

 “周圍全是一群怪物”——說明他經常接觸生物科技的員工。

 “為什麼只有我知道”——他很有可能是生物科技實驗室的核心成員,接觸到了低級員工不能接觸到的核心機密。

 “真面目”——這是一個帶有揭秘性質的詞語,只有前後語義出現反轉時,才會出現,例如:“我一直以為你是個好人,沒想到你的真面目這麼噁心”。

 在此之前,賬號主人可能一直以為,他參與的實驗是有利於人類發展的,卻在實驗過程中發現了顛覆世界觀的恐怖真相。

 所以,他才會如此激動地質問道,“為什麼只有我知道那些東西的真面目”。

 “那人”——他用“那人”,而不是“那東西”,也不是“他們”,說明賬號主人清楚地知道,是誰提出的這個計劃。

 “那人”很有可能是生物科技的掌權人,也有可能是某個野心十足的科學家。

 “我每天都怕死了”——結合“周圍全是一群怪物”這一句子,更加確定了賬號主人生物科技員工的身份。

 雖然大致猜出了賬號主人的身份,周姣的眉毛卻沒有鬆開。

 因為賬號主人……很有可能已經遇害。

 周姣對賬號主人沒什麼感情,既沒有同情,也沒有惋惜,畢竟他不顧後果召喚怪物的行為,差點害死了她。

 但他跟江漣的來歷有關。

 失去賬號主人這一環……她想把江漣送回老家的計劃,估計要困難很多。

 周姣心念電轉,問題太多,線索又太少,她的太陽穴不由隱隱作痛,決定先將一切疑問按下不表,找個地兒睡一覺再說。

 ·

 幸好,江漣只是看上去比較難搞,實際上非常好糊弄。

 她問他能不能住廉價旅館,他盯著她看了一會兒,說:“我可以築巢。”

 周姣:“……哪兒能讓您親自動手,還是住廉價旅館吧。”

 也只能住廉價旅館。她的信用芯片被凍結了,這個世道只有廉價旅館還在收現金和抵押物——是的,聯邦政府早已禁止現金交易。

 周姣用身上的微型手-槍做抵押,開了一間雙人房——反正江漣在她身邊,有沒有這把槍都一樣。

 周姣又餓又困,再加上精神緊繃了一晚上,躺倒在雙人房的床上,不到兩秒鐘就昏睡了過去,連江漣在幹什麼都沒太注意。

 她睡得很不好。

 就像是在深海中緩緩下沉,光線逐漸變得昏滯,壓力從四面八方湧來,一點一點地擠壓她的四肢百骸。

 她艱難地呼吸著,後背滲出驚恐的冷汗,覺得自己隨時會被沉重的海水壓成兩張粘在一起的紙。

 密不透風的壓力之下,她夢見了死去很久的父母。

 跟大多數嶼城人不同,她的前半生很平靜,很普通——從小到大,她甚至沒碰見過幾次幫派火併,不是平靜普通是什麼?

 這座城市混亂而瘋狂,公司如同一隻巨大的機械蜘蛛,矗立在城市中央,向四周吐出罪惡的蛛絲。

 在這裡,每天都有人在棺材房裡哭到背氣過去,每天都有人因興奮劑過量而猝死,每天都有人因過於招搖身上的“高科技”,而被拐賣到地下診所去。

 五十年前,那群科幻作家仰望星空時,會想到他們萬分憧憬的未來,是這個樣子嗎?

 周姣不知道,她甚至不知道父母為什麼會死。

 死得毫無預兆,就像是演奏到一半的鋼琴曲戛然而止——他們死於一場爆炸。

 一場完全意外的爆炸。

 那天,他們去上班,乘坐地鐵時,那節車廂毫無預料地爆炸了,就這樣。

 地鐵公司給出的解釋是,有一名自殺式襲擊者在車廂中啟動了恐怖組織研發的自爆程序。

 二十多年來,周姣很少懷疑公司,也很少瀏覽網上的陰謀論,畢竟她從小到大受的是公司教育,身邊人也大多是公司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