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第23章 白起小石子
兩國主將各自到位, 長平之戰的最後階段拉開了序幕。
秦軍開出了山谷,在丹水西岸安營紮寨,做出一副要和趙軍拼命的架勢。
緊接著, 王齕率領大股秦軍,朝著丹水北面河谷行去。
丹水北面河谷是一個標準的口袋型,谷口狹小, 三面環山。其南面是崇山峻嶺, 其北面是百里石長城,其西面是高高的韓王山(這時韓王山還未命名),越過韓王山就是趙軍駐紮的營地。
翻越南面崇山峻嶺後,是秦軍已經打下的地盤;北面百里石長城之後的隘口,是翻越太行山,前往趙國腹地的旱路之一,原本廉頗在此設了關卡;西面韓王山上原本也有趙軍的堡壘。
趙括接替廉頗成為趙軍主將之後, 為了和秦軍決戰, 將分開防守的趙軍都撤了回來,按照他的理解進行操練。廉頗留下的中下層將領也被他悉數撤換。百里石長城和韓王山上趙軍的陣地都被廢棄。
趙括熟讀兵書,自然知道為將者練兵是第一步。現在這些將領士卒都還是廉頗的兵,不是他的兵。他要對軍隊指揮自如,就首先要操練這些將士兵卒,讓他們習慣聽從自己的指揮風格。
陣前換將是大忌,陣前大規模更改軍隊人事變動也是大忌,會極大的影響士氣。但趙王和趙括此時非常合拍, 都認為自己舉動非常正確。
後世記載, 秦軍前後投入戰場六十餘萬, 趙軍前後投入戰場四十餘萬。按照古代吹牛傳統, 這個數字就算是真的, 也加入了保障後勤的民眾的人數。
秦軍長線作戰,實際兵卒人數按照最苛刻的後勤配比,最多也只有三十萬左右;而趙國補給線很短,又依託上黨民眾運輸後勤,兵卒人數大約也是二十多萬接近三十萬。
廉頗依託堅固的堡壘一邊打一邊退,退到丹水東岸避戰不出後秦軍猛攻多次,秦軍已經損失較為慘重。
誰都知道,一個佔據了有利地形的堅固堡壘能以一敵眾。秦軍正是因為傷亡慘重又不得寸進,才必須換掉廉頗。根據後世推測,秦軍接近二十萬的傷亡,至少有一半都死在了強攻廉頗的堡壘中。
趙括粗略估計了雙方現在兵力,推測秦軍精銳士兵人數可能已經比趙軍略少。他剛帶了一批人上戰場,而秦軍的精銳士兵身上肯定都帶著傷,所以戰力上也是己方更強。
上黨郡守主動獻城,趙國才是正義的一方,民心在我;
兩軍人數相當,我有一半士卒剛上戰場,而秦軍已經疲戰久矣,我軍以逸待勞,戰力佔優;
趙國糧草充足,而秦國不僅補給線過長,還已經打了三年戰爭,肯定糧草已經不足,所以後勤優勢也在我軍一方。
趙括推斷,在己方有大優勢的前提下,秦國拖不下去又無法強攻,肯定會想辦法繞開堅固防線,從側面迂迴攻打趙國陣地。
當趙括完成軍隊重新整編之時,探子來報,秦軍主將王齕率領大批秦軍北上。
趙括攤開地圖,心中十分激動。
他剛猜測久攻不下士氣低落的秦軍會孤注一擲,從側面迂迴攻打趙軍營地,秦軍果然如此做了!
趙括的副將卻不太同意主將的推斷。
他指著河谷地圖道:“秦軍進入丹水北方河谷,就如同進入了一個口袋中。雖然他們可以從百里石堡壘繞行我軍陣地背後,但他們行軍途中遭遇了襲擊,很容易被我軍堵在口袋裡出不來。王齕乃是宿將,怎麼會犯如此錯誤?”
趙括一拍桌面,惱怒道:“他不是犯錯誤,他是瞧不起我!”
副將啞然。
趙括激動道:“如果趙軍主將還是廉頗上卿,他斷不敢孤軍深入!他定是以為我第一次領軍,只敢死守,不敢出陣與他對戰!”
副將:“……”他有點被說服了。
確實,如果是尋常第一次上戰場的年輕將領,肯定會對秦軍宿將有畏懼之心,哪怕知道了對方的意圖,也會加固陣地死守,不敢輕易出兵吞下這股秦兵。
即使秦軍繞行北面,要攻下趙軍陣地也不容易。只要固守,縱然無功,也很難出錯。所以一般而言,年輕將領都會選擇少錯的決策。
趙括深呼吸,將心中被輕視的憤怒壓下,道:“帶兵者乃秦軍主將,只要斬殺秦軍主將,秦軍本已經是疲兵,肯定不攻自破!”
趙括的論兵向來很有道理。副將被說服,領命退下,點兵點將準備出發。
秦軍主陣地,白起坐在主帳中,沉默地看著面前的地圖。
地圖上有幾顆小石子,代表著秦軍和趙軍的兵力。
趙軍的小石子全擠在丹水東岸的營地中,看上去就像是一群等待屠宰的豬羊。
秦軍分兵一半前往百里石長城,但在這之前,百里石長城上就已經有了少許秦兵偷偷潛入,修復壁壘、搬運糧草。
在趙括收縮兵力,練兵準備一舉進攻秦軍的時候,秦軍已經摸到了趙軍放棄的壁壘,往裡面偷偷囤積糧草了。
這些糧草,足夠王齕大軍吃十日。這十日,秦軍定能完成合圍。
“武安君,趙軍已經出發!根據探子回報,是主將趙括親自領兵!”有下屬進帳篷報告。
“嗯。”白起應了一聲,將代表趙軍的石子掃向丹水北方河谷。
原本就在丹水北方河谷的秦軍石子和代表趙軍的石子混在了一起。
“輕騎兵出發。”白起拿起幾顆代表秦軍的石子,放在了丹水北方河谷和趙軍原本主陣地之間的韓王山上。
下屬領命退下。
五千左右輕騎兵出發,登上韓王山,依託韓王山趙軍原本的陣地,就地壘土砍樹修補壁壘。
趙括率領趙軍主力出擊,但也留了部分人在原本的主陣地守著後勤輜重。白起猜測,趙括可能留了一半的人,以應對突發情況。
五千機動性拉滿的輕騎兵此次戰略目的,是在趙括髮現不對,準備翻越韓王山回到丹水東岸陣地時,堅守阻擋趙括,等待白起繼續往韓王山上增兵。
“將軍,輪到我出發了吧!”與白起同來長平戰場的副將司馬靳興沖沖進來。
白起不滿地掃了他一眼。
司馬靳立刻換了一副嚴肅表情,站直身體等待命令。
“去封住口袋。”白起一邊說,一邊抓起幾顆較大的石子,放在了丹水北方河谷的“袋口”上。
這一支不到三萬人的秦兵,是白起選出的最精銳的老兵。他們拿著最優良的鐵製兵器,集中了秦軍幾乎所有的弓|弩,將會把河谷“袋口”牢牢封住,絕不會讓趙軍從原路返回。
司馬靳連領命都忘記說,興沖沖跑走。
白起眉頭跳了跳,訓斥的話嚥了下去。
他已經訓斥司馬靳許多次了,一點用都沒有。
不僅司馬靳。所有跟隨他久了的副將都差不多。
白起在秦國之外聲名狼藉,小兒止啼。但在秦軍內部,跟隨白起久了的老兵都會對著白起傻笑,知道白起不會生氣。
白起的封號是武安君。歷代武安君受封原因各不相同,白起受封的原因史書中記載得很清楚,“言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故號武安”。
他除了戰無不勝,還能撫兵撫民,對待普通兵卒和秦國的民眾極好。所以他被秦王冤殺之後,秦國民間都偷偷為他建祠。
現在的白起已經開始憂慮自己百戰百勝,如果再被兵卒和民眾喜愛,恐怕會引起許多人忌憚。
但他可以用法令嚴懲兵卒民眾,讓他無故囂張跋扈一些,他連裝都裝不出來。
有一次白起試圖假裝無故生氣,結果一溜的副將對他傻笑,問他要不要喝點酒換換心情。
白起十分無語,轉身丟下那一群傻笑的副將,徑直離開,不想理睬他們。
現在他只能儘可能地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孤僻,臉上表情越來越稀少,除了戰場上,不和任何同僚下屬有私交。新兵終於會怕他了,但那一群老下屬仍舊屢教不改。
白起想起此事,就很是無奈。
他繼續低頭看地圖,思索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地方,把這無聊的煩惱拋到一邊。
“此戰唯一的變故在於趙括及時發現王齕是誘餌,翻越韓王山突圍。”
白起自言自語。
他說出聲的推斷,就是一場戰役中最困難的部分。
“如果五千騎兵在增援到來之前就落敗,趙軍回到壁壘……”
白起沉思了一會兒,手指間夾著一顆石子,輕輕敲打著地圖。
一下,兩下,三下……
“虛張聲勢,讓趙括以為主陣地已經失手。”
“再放走他求援的兵卒,傳播趙王將派廉頗支援他的假消息。”
“若這些都不能成功,那就不能速勝了。”
“若不能速勝……”白起沉吟道,“就該向君上進言和談了。”
如果得不到足夠的戰果,就該見好便收,以和談的形勢謀奪更大的利益。
白起從不認為自己真的是戰無不勝,而是戰前便已經做好萬全準備,不打損耗了秦國的兵和糧,卻得不到足夠利益的仗。
不過白起雖然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卻不認為會到這一步。
他看不起趙括。
趙括年齡比趙王稍大幾歲,剛過而立之年。
白起十五從軍,在趙括這個年齡,已經從軍十五年,立下不少功績;趙括身為趙國大將趙奢的兒子,卻只有論兵的名聲,從未去過兵營。
以趙括的身份地位,哪怕趙王沒讓趙奢繼續帶兵當主將,趙括想進入兵營當個副將輕而易舉。趙王不喜歡老將,但對年輕將領還是頗為照顧。
趙括有名聲、有地位、有人脈,他為何從未有過任何戰績?當然是因為他要效仿自己的父親趙奢,首次出征,必為主將。
白起得知趙括經歷,立刻與應侯范雎商議,此次長平之戰趙國的主將,非趙括莫屬。
趙奢確實是一戰成名。但趙奢在當主將之前,曾亡命入燕,在燕國當過地方官。
這一段經歷讓趙奢有了堅韌的精神,且在戰國當地方官都會兼任將領,他已經有了軍伍經驗。
之後趙奢回到趙國,被平原君趙勝舉薦掌管趙國稅收,以雙腳走遍整個趙國,不僅熟知地理,也對民生較為了解。
這一段經歷讓趙奢能掌握地利,並對民眾和兵卒都較為寬和,懂得如何聚集民心士氣。
趙括和趙奢不一樣,他的經歷就是在書屋之內、士子之間誇誇而談,從小到大錦衣玉食,沒有吃過任何苦,也沒有機會和地位比他低很多的人的相處。
這樣的人,只要稍稍遭遇一點挫折,小小的嚇唬一下,就會自暴自棄龜縮不出,然後等到快被困死的時候再狗急跳牆似的慌亂突圍,完全亂了分寸。
不過,白起再瞧不起趙括,狩獵時面對弱小的野兔尚需要拉滿弓弦射箭,他也會思考出所有可能,做出儘可能周全的應對。
……
趙括為了追擊秦軍主將王齕,率領趙軍全兵出擊,只留了小部分兵力看護輜重。
秦軍且戰且退,似是敗退,陣型卻沒有絲毫潰亂。
軍中老將立刻發現了不對勁,請求趙括退兵。
趙括猶豫。
他熟讀兵書,看到這種情況,當然知道秦軍可能是故意誘敵深入。只是秦軍主將王齕就在面前,秦軍已經節節敗退,只要自己斬首王齕,就算有埋伏也是己方獲勝。
趙括思來想去,終究無法放棄“秦軍主將王齕”這一塊肥美的誘餌。
他下令:“秦軍主將就在前面,其他秦軍不足為懼!狹路相逢勇者勝!只要擒殺秦軍主將,埋伏自解!”
“狹路相逢勇者勝”是趙奢對趙惠文王問他閼與之戰能不能打的回答。趙奢正是在閼與之戰一戰成名。
趙括用自己父親的話來激勵將領,將士果然信服,不再猶豫不決,跟隨趙括繼續攻打王齕。
秦軍不斷出現傷亡,退後的速度越來越快,最後退到了百里石長城附近,進入了早就修築好的堡壘中。
秦軍開出了山谷,在丹水西岸安營紮寨,做出一副要和趙軍拼命的架勢。
緊接著, 王齕率領大股秦軍,朝著丹水北面河谷行去。
丹水北面河谷是一個標準的口袋型,谷口狹小, 三面環山。其南面是崇山峻嶺, 其北面是百里石長城,其西面是高高的韓王山(這時韓王山還未命名),越過韓王山就是趙軍駐紮的營地。
翻越南面崇山峻嶺後,是秦軍已經打下的地盤;北面百里石長城之後的隘口,是翻越太行山,前往趙國腹地的旱路之一,原本廉頗在此設了關卡;西面韓王山上原本也有趙軍的堡壘。
趙括接替廉頗成為趙軍主將之後, 為了和秦軍決戰, 將分開防守的趙軍都撤了回來,按照他的理解進行操練。廉頗留下的中下層將領也被他悉數撤換。百里石長城和韓王山上趙軍的陣地都被廢棄。
趙括熟讀兵書,自然知道為將者練兵是第一步。現在這些將領士卒都還是廉頗的兵,不是他的兵。他要對軍隊指揮自如,就首先要操練這些將士兵卒,讓他們習慣聽從自己的指揮風格。
陣前換將是大忌,陣前大規模更改軍隊人事變動也是大忌,會極大的影響士氣。但趙王和趙括此時非常合拍, 都認為自己舉動非常正確。
後世記載, 秦軍前後投入戰場六十餘萬, 趙軍前後投入戰場四十餘萬。按照古代吹牛傳統, 這個數字就算是真的, 也加入了保障後勤的民眾的人數。
秦軍長線作戰,實際兵卒人數按照最苛刻的後勤配比,最多也只有三十萬左右;而趙國補給線很短,又依託上黨民眾運輸後勤,兵卒人數大約也是二十多萬接近三十萬。
廉頗依託堅固的堡壘一邊打一邊退,退到丹水東岸避戰不出後秦軍猛攻多次,秦軍已經損失較為慘重。
誰都知道,一個佔據了有利地形的堅固堡壘能以一敵眾。秦軍正是因為傷亡慘重又不得寸進,才必須換掉廉頗。根據後世推測,秦軍接近二十萬的傷亡,至少有一半都死在了強攻廉頗的堡壘中。
趙括粗略估計了雙方現在兵力,推測秦軍精銳士兵人數可能已經比趙軍略少。他剛帶了一批人上戰場,而秦軍的精銳士兵身上肯定都帶著傷,所以戰力上也是己方更強。
上黨郡守主動獻城,趙國才是正義的一方,民心在我;
兩軍人數相當,我有一半士卒剛上戰場,而秦軍已經疲戰久矣,我軍以逸待勞,戰力佔優;
趙國糧草充足,而秦國不僅補給線過長,還已經打了三年戰爭,肯定糧草已經不足,所以後勤優勢也在我軍一方。
趙括推斷,在己方有大優勢的前提下,秦國拖不下去又無法強攻,肯定會想辦法繞開堅固防線,從側面迂迴攻打趙國陣地。
當趙括完成軍隊重新整編之時,探子來報,秦軍主將王齕率領大批秦軍北上。
趙括攤開地圖,心中十分激動。
他剛猜測久攻不下士氣低落的秦軍會孤注一擲,從側面迂迴攻打趙軍營地,秦軍果然如此做了!
趙括的副將卻不太同意主將的推斷。
他指著河谷地圖道:“秦軍進入丹水北方河谷,就如同進入了一個口袋中。雖然他們可以從百里石堡壘繞行我軍陣地背後,但他們行軍途中遭遇了襲擊,很容易被我軍堵在口袋裡出不來。王齕乃是宿將,怎麼會犯如此錯誤?”
趙括一拍桌面,惱怒道:“他不是犯錯誤,他是瞧不起我!”
副將啞然。
趙括激動道:“如果趙軍主將還是廉頗上卿,他斷不敢孤軍深入!他定是以為我第一次領軍,只敢死守,不敢出陣與他對戰!”
副將:“……”他有點被說服了。
確實,如果是尋常第一次上戰場的年輕將領,肯定會對秦軍宿將有畏懼之心,哪怕知道了對方的意圖,也會加固陣地死守,不敢輕易出兵吞下這股秦兵。
即使秦軍繞行北面,要攻下趙軍陣地也不容易。只要固守,縱然無功,也很難出錯。所以一般而言,年輕將領都會選擇少錯的決策。
趙括深呼吸,將心中被輕視的憤怒壓下,道:“帶兵者乃秦軍主將,只要斬殺秦軍主將,秦軍本已經是疲兵,肯定不攻自破!”
趙括的論兵向來很有道理。副將被說服,領命退下,點兵點將準備出發。
秦軍主陣地,白起坐在主帳中,沉默地看著面前的地圖。
地圖上有幾顆小石子,代表著秦軍和趙軍的兵力。
趙軍的小石子全擠在丹水東岸的營地中,看上去就像是一群等待屠宰的豬羊。
秦軍分兵一半前往百里石長城,但在這之前,百里石長城上就已經有了少許秦兵偷偷潛入,修復壁壘、搬運糧草。
在趙括收縮兵力,練兵準備一舉進攻秦軍的時候,秦軍已經摸到了趙軍放棄的壁壘,往裡面偷偷囤積糧草了。
這些糧草,足夠王齕大軍吃十日。這十日,秦軍定能完成合圍。
“武安君,趙軍已經出發!根據探子回報,是主將趙括親自領兵!”有下屬進帳篷報告。
“嗯。”白起應了一聲,將代表趙軍的石子掃向丹水北方河谷。
原本就在丹水北方河谷的秦軍石子和代表趙軍的石子混在了一起。
“輕騎兵出發。”白起拿起幾顆代表秦軍的石子,放在了丹水北方河谷和趙軍原本主陣地之間的韓王山上。
下屬領命退下。
五千左右輕騎兵出發,登上韓王山,依託韓王山趙軍原本的陣地,就地壘土砍樹修補壁壘。
趙括率領趙軍主力出擊,但也留了部分人在原本的主陣地守著後勤輜重。白起猜測,趙括可能留了一半的人,以應對突發情況。
五千機動性拉滿的輕騎兵此次戰略目的,是在趙括髮現不對,準備翻越韓王山回到丹水東岸陣地時,堅守阻擋趙括,等待白起繼續往韓王山上增兵。
“將軍,輪到我出發了吧!”與白起同來長平戰場的副將司馬靳興沖沖進來。
白起不滿地掃了他一眼。
司馬靳立刻換了一副嚴肅表情,站直身體等待命令。
“去封住口袋。”白起一邊說,一邊抓起幾顆較大的石子,放在了丹水北方河谷的“袋口”上。
這一支不到三萬人的秦兵,是白起選出的最精銳的老兵。他們拿著最優良的鐵製兵器,集中了秦軍幾乎所有的弓|弩,將會把河谷“袋口”牢牢封住,絕不會讓趙軍從原路返回。
司馬靳連領命都忘記說,興沖沖跑走。
白起眉頭跳了跳,訓斥的話嚥了下去。
他已經訓斥司馬靳許多次了,一點用都沒有。
不僅司馬靳。所有跟隨他久了的副將都差不多。
白起在秦國之外聲名狼藉,小兒止啼。但在秦軍內部,跟隨白起久了的老兵都會對著白起傻笑,知道白起不會生氣。
白起的封號是武安君。歷代武安君受封原因各不相同,白起受封的原因史書中記載得很清楚,“言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故號武安”。
他除了戰無不勝,還能撫兵撫民,對待普通兵卒和秦國的民眾極好。所以他被秦王冤殺之後,秦國民間都偷偷為他建祠。
現在的白起已經開始憂慮自己百戰百勝,如果再被兵卒和民眾喜愛,恐怕會引起許多人忌憚。
但他可以用法令嚴懲兵卒民眾,讓他無故囂張跋扈一些,他連裝都裝不出來。
有一次白起試圖假裝無故生氣,結果一溜的副將對他傻笑,問他要不要喝點酒換換心情。
白起十分無語,轉身丟下那一群傻笑的副將,徑直離開,不想理睬他們。
現在他只能儘可能地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孤僻,臉上表情越來越稀少,除了戰場上,不和任何同僚下屬有私交。新兵終於會怕他了,但那一群老下屬仍舊屢教不改。
白起想起此事,就很是無奈。
他繼續低頭看地圖,思索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地方,把這無聊的煩惱拋到一邊。
“此戰唯一的變故在於趙括及時發現王齕是誘餌,翻越韓王山突圍。”
白起自言自語。
他說出聲的推斷,就是一場戰役中最困難的部分。
“如果五千騎兵在增援到來之前就落敗,趙軍回到壁壘……”
白起沉思了一會兒,手指間夾著一顆石子,輕輕敲打著地圖。
一下,兩下,三下……
“虛張聲勢,讓趙括以為主陣地已經失手。”
“再放走他求援的兵卒,傳播趙王將派廉頗支援他的假消息。”
“若這些都不能成功,那就不能速勝了。”
“若不能速勝……”白起沉吟道,“就該向君上進言和談了。”
如果得不到足夠的戰果,就該見好便收,以和談的形勢謀奪更大的利益。
白起從不認為自己真的是戰無不勝,而是戰前便已經做好萬全準備,不打損耗了秦國的兵和糧,卻得不到足夠利益的仗。
不過白起雖然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卻不認為會到這一步。
他看不起趙括。
趙括年齡比趙王稍大幾歲,剛過而立之年。
白起十五從軍,在趙括這個年齡,已經從軍十五年,立下不少功績;趙括身為趙國大將趙奢的兒子,卻只有論兵的名聲,從未去過兵營。
以趙括的身份地位,哪怕趙王沒讓趙奢繼續帶兵當主將,趙括想進入兵營當個副將輕而易舉。趙王不喜歡老將,但對年輕將領還是頗為照顧。
趙括有名聲、有地位、有人脈,他為何從未有過任何戰績?當然是因為他要效仿自己的父親趙奢,首次出征,必為主將。
白起得知趙括經歷,立刻與應侯范雎商議,此次長平之戰趙國的主將,非趙括莫屬。
趙奢確實是一戰成名。但趙奢在當主將之前,曾亡命入燕,在燕國當過地方官。
這一段經歷讓趙奢有了堅韌的精神,且在戰國當地方官都會兼任將領,他已經有了軍伍經驗。
之後趙奢回到趙國,被平原君趙勝舉薦掌管趙國稅收,以雙腳走遍整個趙國,不僅熟知地理,也對民生較為了解。
這一段經歷讓趙奢能掌握地利,並對民眾和兵卒都較為寬和,懂得如何聚集民心士氣。
趙括和趙奢不一樣,他的經歷就是在書屋之內、士子之間誇誇而談,從小到大錦衣玉食,沒有吃過任何苦,也沒有機會和地位比他低很多的人的相處。
這樣的人,只要稍稍遭遇一點挫折,小小的嚇唬一下,就會自暴自棄龜縮不出,然後等到快被困死的時候再狗急跳牆似的慌亂突圍,完全亂了分寸。
不過,白起再瞧不起趙括,狩獵時面對弱小的野兔尚需要拉滿弓弦射箭,他也會思考出所有可能,做出儘可能周全的應對。
……
趙括為了追擊秦軍主將王齕,率領趙軍全兵出擊,只留了小部分兵力看護輜重。
秦軍且戰且退,似是敗退,陣型卻沒有絲毫潰亂。
軍中老將立刻發現了不對勁,請求趙括退兵。
趙括猶豫。
他熟讀兵書,看到這種情況,當然知道秦軍可能是故意誘敵深入。只是秦軍主將王齕就在面前,秦軍已經節節敗退,只要自己斬首王齕,就算有埋伏也是己方獲勝。
趙括思來想去,終究無法放棄“秦軍主將王齕”這一塊肥美的誘餌。
他下令:“秦軍主將就在前面,其他秦軍不足為懼!狹路相逢勇者勝!只要擒殺秦軍主將,埋伏自解!”
“狹路相逢勇者勝”是趙奢對趙惠文王問他閼與之戰能不能打的回答。趙奢正是在閼與之戰一戰成名。
趙括用自己父親的話來激勵將領,將士果然信服,不再猶豫不決,跟隨趙括繼續攻打王齕。
秦軍不斷出現傷亡,退後的速度越來越快,最後退到了百里石長城附近,進入了早就修築好的堡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