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第 192 章(朱襄在命人建造竹柵欄時,...)
朱襄在命人建造竹柵欄時,便想到了敵人可能會用火攻。
投石機?火箭?火牛?無外乎就這幾種。
楚軍有投石機,我方的霹靂車有朱襄和墨家物理學知識加成,射速和射程都稍高一些,不懼。
竹柵欄上裹了泥,只裹了油布點燃的普通箭頭,很難將竹柵欄點燃。
朱襄與蒙恬等人思索後,認為敵人應該會用火牛衝陣。
楚國農耕技術雖不如中原和關中發達,但自吳起變法後,也有稻田用上了耕牛。
項燕焚城,掠奪無數,耕牛也在其中。軍隊是不可能用珍貴的馬來充當引火工具的,平時很珍貴,但現在對軍隊只有吃肉這一種用途的耕牛,就成了唯一衝陣的選擇。
牛是一種很執拗的動物。但它被火焰點燃的時候,憤怒和驚恐就會衝昏它們的腦袋,讓它們一根筋地往前衝,中途遇上阻礙也不回頭。
西方殘忍的鬥牛場便是利用牛的這個特性來取樂。
論火牛陣,最出名者乃是齊國復國名將田單。田單功高蓋主,被齊王以三個大城池的價格送給了趙國,後終老趙國。
田單用火牛陣一戰成名前,用離間計將敵方燕國大將樂毅逼走趙國。這兩個死對頭一同客死他鄉,據說還能一同拉著廉頗喝酒吵架,脾氣暴躁的廉頗此時只能勸架拉架。
廉頗和朱襄說過許多田單和樂毅的往事,火牛陣也在其中。
"田公言,火牛陣需出其不意。若在點火惹怒耕牛之前被敵方發現,那麼敵方只需要以煙火和巨聲驚嚇耕牛,驚恐耕牛反亂敵陣。"
焦勻想著朱襄公對他說過的話。
朱襄公將望遠鏡交到自己手中,已經預料到了此事。雖然會浪費霹靂罐,但也顧不上了。
焦勻下令,準備發射。
楚軍正在準備火牛陣,見對方居然將投石車推出了竹柵欄防禦範圍,不由愣住。
項燕立刻警惕,考慮是繼續用火牛陣,還是先用強|弩配合騎兵毀掉冒進的守軍。
他身邊南楚君也十分驚訝:"怎會讓笨重的投石車出陣?是朱襄公的命令?看來朱襄公在傭兵一事上很愚鈍啊。"
南楚君略帶欣慰和嘲諷的笑聲聽得項燕心中生出煩躁之意。他習慣性地想要評價幾句,焦勻這方已經開火。
黑色的罐子點燃引線後,被投石車砸出,在空中劃出高高的拋物線。
楚軍沒有躲避。
只要長了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出那投石車投出的東西根本到達不了楚軍陣中。
楚將漠然地看著一切,命令兵卒不準移動。
項燕也很冷靜。南楚君還在那裡嘲諷,朱襄公怕不是被嚇得慌了神。
直到幾十秒後,罐子在離地面半米的高度炸開,鐵片迸裂,發出巨響。
焦勻此次投擲的火|藥罐經過了臨時的改造,由瓦罐變成了鐵罐。
這批試驗產品不多,為了讓火藥罐炸開,鐵皮很薄,還不一定如瓦罐,也容易出啞彈,所以霹靂車的彈藥罐子仍舊以厚厚的瓦罐為主,便宜好用。
但鐵罐炸開後特別響,被朱襄戲稱為"音爆彈",是朱襄用來驚嚇對方騎兵和可能出現的火牛的武器。
鐵罐炸裂,金屬音就像是無數利箭一樣扎入了眾人耳膜中,連焦勻身後的守城兵卒都嚇得面如土色。
耕牛被強迫拉到人山人海中,之前又經歷了長途跋涉,心情本來就很煩躁。但一聲暴雷般的巨響後,它們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暴脾氣,頭一低一頂,將牽著他們的兵卒掀翻在地。
一些火牛已經披上了易燃物,還有些火牛的身上已經燃起了火,但牛遲鈍,只感覺身上有點痛,還未反應過來。
一聲巨響後,身上吃痛的牛最先狂亂,左突右撲,牛頭高高揚起,牛蹄狠狠砸下。牽著它的兵卒一聲慘叫,被牛一蹄子砸碎了小半個腦袋。
項燕大驚失色,趕緊讓人控制住牛。
焦勻拿起望遠鏡看到這一幕,命人將霹靂車繼續往前推,待楚軍的騷亂似乎減弱後,第二批霹靂彈發射。
鐵罐再次炸開,這次迸射的鐵片擦到了在混亂中跑到了前方的耕牛身上。
耕牛立刻被巨響和身上的傷口嚇得回頭狂奔,並讓兩方戰車上的戰馬也受到了驚嚇。
動物有求生本能,它們知道哪個方向有危險,會往相反的地方跑。
動物還有從眾心理。當有一頭耕牛掉頭往後逃命的時候,就有更多的耕牛,甚至訓練有素的戰馬騷動起來。
項燕治軍有方,但無奈治軍治不了牛。
他搶了幾座城池共兩百多頭強壯的牛來組成火牛陣,這兩百多頭牛在焦勻霹靂車的驚嚇中,在楚軍中引發了極其可怕的騷亂,讓楚軍方陣大亂。
這時,廣陵城守城方的第一道竹柵欄防線被挪開,矮牆防線中紮營的騎兵在兩位秦國將領的帶領下,一左一右跨越了廣陵城的竹柵欄防線,朝著楚軍殺來。
李牧讓蒙恬帶領的廣陵城駐守的秦兵都是他一手操練的精兵,披甲率和戰馬佔比都極高,將領也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將。
朱襄派出了兩位老將,各率領五百披著全披甲的戰馬鎮守矮牆,不僅能及時撤回城內,如果看到機會,准許他們自己決定是否出擊,以騎兵擾亂楚軍兵陣。
焦勻出陣的時候,派人去通知了他們自己的決定。
兩位秦國將領讓眼神好的偵察兵站在矮牆最上頭觀察楚軍情況,在楚軍被霹靂車驚嚇亂陣的時候立刻騎馬出擊。
就算對方有幾十倍的兵力又如何?兵陣一亂,兵卒不過豬狗。
己方有馬,殺一場後見勢不對撤回來便是。
擅長尋找軍功的秦將可不是放過這個好機會。
項燕不愧是楚國如今唯一的名將。他見己方被耕牛擾亂後,立刻猜到秦軍可能會主動出擊。
他立刻親自上馬,與訓練有素的親兵親自上前迎擊,抵禦秦軍攻擊。
項燕不懼怕秦軍的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