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197、養魚水牛奶(二更,263萬營養液加更...)

二月轉瞬就到。
 去年秋稻得到了大豐收,整個冬天朱襄都在帶工匠在廣陵城村莊普及石磨,傳授食譜,讓稻米能夠更好地普及。

  他還教農人們如何用秸稈堆肥,用糠皮餵雞鴨。

  桑基魚塘也增加了許多,魚塘泥和秸稈堆肥兩種肥料,讓二月破土而出的苗苗一看就比去年長得更粗壯。

  因長三角氣候溼熱,蚯蚓比咸陽更好生長,朱襄又推廣了用蚯蚓養雞鴨和堆肥。

  朱襄拿出的種植技巧,都是當時人所無法想象的。

比如最簡單的池塘。
  先秦時,先人已經挖池塘養鯉魚。《詩經·大雅·靈臺》曰,"王在靈沼,於物魚躍",便是描繪魚塘的場景。

  不過那時養魚只是把魚抓到池塘裡自生自滅,魚的產量很低。鯉魚對於貴族而言,也是珍惜食物。所以西周禮儀中贈送鯉魚,視為特別尊敬對方。

  春秋末年,陶朱公范蠡摸索出更精細的養魚方法,作《養魚經》一卷。

  後經過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明代黃省曾和清代馬國翰的《養魚經》等發展,摸索出魚苗培育、成魚飼養等較為成熟的養魚方法。

  漢武帝時開始湖泊養魚,東漢時開始稻田養魚,唐朝時為避諱不準吃鯉魚導致民間培育出如今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鱅魚......養魚地點和飼養魚的種類也在不斷擴充。

  但在新中國建立之前,淡水魚養殖只能靠捕撈補充育苗,所以淡水魚產量仍舊非常低。

  直到新中國建立後,鍾麟先生在外國專家"家魚不可能人工繁殖成功"的斷言下,花了八年時間,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批人工繁殖的家魚苗,結束了淡水養殖魚苗世代依賴打撈的歷史。

  之後又經過劉筠先生等一眾科學家的努力,淡水魚才成了餐桌上常見的食物。

  朱襄雖然只是一個農學專家,但農業畜牧漁產的研究中,彼此重疊的地方很多,所以基礎的養魚方法他是知道的。

  比如鍾鱗先生頂著外國專家的嘲諷,花了八年時間所研究出的淡水養殖魚苗培育方法。

  科學家們懷抱著讓人民吃飽飯吃好飯的樸素願望而鑽研出的養魚技術,跨越兩千年,被朱襄教給了這時還算半個蠻夷之地的長三角人民。

  雖然朱襄拿出的技術是當時人難以想象的厲害,卻沒有引起多少人震驚,也沒有士人歌頌這項壯舉。

  這時的人不知道這項技術有多麼重要,只當做是尋常事。何況雖然上層重農,但真的從事農業的人,這世上大部分士大夫們是瞧不起的。

  或許後世人在吃魚時,大概也會將其當做尋常事。因為在兩千年前,老祖宗們就已經掌握了人工繁育淡水魚的方法。

  想到這,朱襄就挺開心的,身上的勞累都減少了不少。

  朱襄白天穿梭在田地、池塘間,晚上點燃蠟燭挑燈磨墨,將自己已經在這個時代踐行的技術撰寫成書。

  只有已經實踐成功技術,他才敢記錄下來,因為農林牧漁業是最吃"老天"的學問,一點點氣候地理差異,好技術就可能變成壞技術。

  朱襄希望自己能記錄下的,都是照本宣科便能用的經驗。後世哪怕再無士人親身研究農業技術了,這本書也能支撐到新的時代到來,讓平民百姓少些饑荒。

  農作物的種植和培育才是朱襄的本職工作,其他的例如養魚之類的知識,他略有涉及,懂得不多。

  朱襄只能絞盡腦汁從記憶中把曾經見過的、聽到的、自己本來不是很瞭解的技術琢磨出來,然後花許多時間親自去實踐,驗證自己記憶的真假。

  每當這時候,朱襄總會嘆息"書到用時方恨少"。

  哪怕他開了很大的掛,但一個人的力量的極限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想做的事總是比能做到的事少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