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你懷疑我!
送走了來訪的馬傑,李學武本是要直接離開的,卻是被婁姐又叫回了辦公室。
“我還得上班呢~”
“誰不讓你上班了?”
婁姐就知道他誤會了,可這樣更傷人的啊~
瞪了這壞人一眼,嗔道:“合著我找你就不能有點正事了是吧?”
“這話讓你說的~”
李學武坐回到沙發上,很認真地說道:“要孩子對我來說也是正事!”
“這可是你說的啊!”
婁姐點了點李學武,目光流轉,回身便鎖了辦公室的房門,邊往回走邊說道:“那咱們就先做點正事,再談點其他正事”
李學武放棄抵抗似的躺靠在沙發上,看向婁姐問道:“我要說剛才的話是開玩笑的,行不行?”
“哪一句?”
婁姐解了襯衫的扣子,問道:“是‘你還得上班呢’?”
“……”
李學武大無語了,這是要做談一下午的準備?班都不讓自己上了?
婁姐看著李學武的模樣,抿嘴一笑,說道:“以前老是要不上,我懷疑你做了什麼手腳”。
“什麼?!”
李學武瞪大了眼睛,委屈地說道:“你啥意思?你懷疑我!你……”
“噓!”
婁姐把食指放在了嘴邊,噓聲讓李學武閉嘴,隨後走到他面前彎下腰,看著滿臉委屈的李學武眯著眼睛抬起手輕輕拍了拍李學武的臉,說道:“這一次你不要動,尤其是手,放在我能看見的位置”。
“不然!”
說著話,伸手做了一個掰苞米的動作,威脅李學武道:“我得不到的,你也別想要了~”
這娘們瘋了~!
李學武瞪了瞪眼睛,提醒道:“你是知道我的情況的,你確定自力耕生?”
“閉嘴!”
婁姐狠聲道:“老孃這一次豁出去了!不成功便成仁!”
……
——
要問六十年代的港城到底有多亂,沒有見過就沒有發言權。
從資料上片面的去看,永遠都不能理解什麼叫亂,什麼叫不亂。
如果亂,那裡有著嚶國的駐鍕,如果亂,那裡也有治安警查,如果亂,那裡又為何吸引了那麼多的人,讓內地老百姓趨之若鶩,跨海謀生。
如果說不亂,為何有那麼多的資料顯示港城對新人不友好,對有錢的人更糟糕,凡是去討生活的,要有拜碼頭的陋習?
亂不亂,別人說的不算,自己看到的才算。
當婁鈺跟隨姬衛東踏上這片土地,他就知道自己將要面對著什麼。
上了來接他們的麵包車,一路上看到的街景、風光以及各色的人,讓他感覺彷彿到了另外一個世界。
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也有窩棚連片,窮樓苦窯。
印象最深的恐怕是隨後跟著姬家人安排轉看的那一處九龍城寨,以及距離大陸最近的那處山坡上遮遮掩掩的窩棚。
當時帶著他們轉看的人介紹,現在來港也不會隨便派證了,得有家人領啊,還得有工作啊,反正不是從前了。
沒有親屬投靠怎麼辦,那隻能睡窩棚嘍,要麼被賣到城寨裡去,那邊三不管的。
婁鈺看著亂糟糟的生活環境,想著二十年前家人來港時又是怎樣的場景。
那個時候恐怕比現在還要亂,情況比現在還要危急的,他的心也緊繃著。
姬家在這邊是小有能量的,全賴於姬父姬瑞軒在這邊任職的公司影響力不小,他們在港熟悉環境時,一直都有保鏢陪同的。
他們到港城的第一天,姬瑞軒就警告了兩人,不要擅自行動,更不要離開保鏢的視線,這不是監視,而是保證他們的安全。
不止婁鈺,包括姬衛東。
別說你是調查部的,身手好,在這片土地上,從來不缺少能人。
姬瑞軒給兩人安排的行程很緊,全是照顧婁鈺的時間條件,李學武同他講過婁鈺來這邊的時間和任務安排。
要保證婁鈺全面的瞭解港城社會和生活,同時掌握港城經濟、人文、環境,以及其他各種社會要素資料,到時候是要帶回內地做參考的。
而在港期間,婁鈺還要完成投資公司的搭建、銀行收購、貿易協作、以及房地產公司的考察情況。
當然了,姬衛東到港也不是來陪著婁鈺玩的,他需要考察碼頭情況,選定下一步的收購目標,同時還得兼顧婁鈺的房地產公司。
因為房地產公司完成收購後,在集團組合過程中,他的安保公司也必須同步到集團管理序列中。
更緊要的是,他得參與到婁鈺的貿易協作談判工作中去,因為婁鈺在港城成立的貿易公司實際上接手的是內地軋鋼廠的合作關係。
這就是李學武全面的佈局。
對內:軋鋼廠全面發展,創造更加全面和穩定的生產製造模式,商品通過各地辦事處進行銷售和貿易。
同時,回收站將隱藏在軋鋼廠貿易發展的各個關鍵節點上。
比如,軋鋼廠在京的分銷、在鋼城的分銷、在鋼城的航運,以及在京城和鋼城的聯合貿易商品獲取。軋鋼廠全面發展的大環境下,回收站將作為鏈接各個節點的潤滑油。
生產企業能直接以聯合企業的形式辦廠合作,銷售和服務型的企業則是通過回收站來進行合作。
當然了,所有合作流程全部實現公對公,不存在任何私人參與痕跡。
對外:軋鋼廠不能在港城設立辦事處開展銷售業務,這是客觀條件。
五豐行也不能通過自己的渠道從南邊運送貨物進港,這也是客觀條件。
貨運路程是一方面,跨越南北的鐵路運輸費用過高,成本不值當。
另一方面就是私心了。
姬瑞軒和艾佳青為什麼會一起去見李學武?
這裡面可以談的餘地實在是太多了。
總體來說,婁鈺會在港城成立貿易公司,銀行控股,其他股東包括姬衛東和賽琳娜。
是的,跟姬瑞軒和艾佳青毫無關係的姬衛東和賽琳娜。
姬衛東將作為貿易公司的股東參與經營,合作方向有碼頭和航運服務。
同時銀行也會控股碼頭和船務,形成絕對控股和交叉持股。
賽琳娜將辭去五豐行在港貿易負責人職務,轉任新的貿易公司,擔任股東和經理人,她加入的形式為貿易合作。
是的,賽琳娜辭職後,五豐行港城公司萬分難捨,決定同賽琳娜新就職的公司展開合作。
合作的內容包括:代理銷售其引入港城的所有食品類商品,包括其五豐行公司在內地同軋鋼廠將要展開合作的食品廠生產的產品。
而這家貿易公司還會代理軋鋼廠以及內地其他企業生產的工業產品,同時也會代理軋鋼廠以及其他內地企業的商品採購工作。
說起來很複雜,簡單點來說這家公司就是白手套。
李學武要用這家貿易公司實現軋鋼廠以及其他渠道產品的出口目標,同時也要用這家公司解決軋鋼廠和其他渠道需要的商品進口問題。
所以,鋼—港貿易線將會形成一條多家公司參與的進出口貿易鏈:
進出口的工作由【東方商貿股份有限公司】來辦理。
商品運輸則由【順風遠洋船務股份有限公司】來負責。
商品上岸則是由【港城太子港務股份有限公司】來管理。
商品的分銷工作將由【五豐行有限公司】和【東方商貿股份有限公司】來執行。
安保工作將由【現代安保諮詢服務有限公司】來負責。
以上除【五豐行有限公司】外,所有公司均由名為【東方時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銀行參與投資,只是各個公司的參股股東不同罷了。
【東方時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除本身的商業銀行業務外,還參與了【時代地產發展有限公司】、【時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投資。
這在後世是不允許的,因為有規定,商業銀行不能直接參與企業投資的。
要麼通過理財公司或者基金會投資,要麼就是委託管理。
但現在的港城,金融監管極其鬆散,沒人會管這一茬兒。
儲戶可能更願意看到商業銀行投資企業,企業越賺錢,說明他們的儲蓄越有保障,每個月增長的利息越有保障,不考慮投資失敗的可能。
為了對銀行實現最佳控股方式,掌握絕對的話語權,婁鈺到港後先成立一家名為【港城時代投資諮詢有限公司】的純投資公司,股東只有一個人,婁曉娥。
再成立一家以婁曉娥、婁鈺、趙金南、祁廣發、金庭輝、胡仙城,以及【港城時代投資諮詢有限公司】為股東的【聯合時代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在該公司的股權合作協議上標註的很清楚,【港城時代投資諮詢有限公司】出資少,但約定其享受全部的話語權,也就是gp。
而婁曉娥作為自然人股東以及其他投資方雖然沒有話語權,但是未來可以享受投資收益財產權,也就是Lp。
同樣的,第一批投資股東已經定好了分配規則,再有股東想要加入怎麼辦?
【聯合時代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是李學武為自己準備的魚塘,如果要養的魚多了,或者需要更多的人手一起養魚怎麼辦?
很簡單,再挖一個魚塘。
雞蛋不能同時放在一個筐裡,資金也一樣,人也一樣。
所以婁鈺會再成立一個投資公司【聯合億豪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股東依舊有【港城時代投資諮詢有限公司】,依舊是以少量的資金進行投資佔股,依舊是gp,享受全部的話語權。
而【聯合億豪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的Lp股東將會包括馬傑這樣的隱身股東,也有公司管理者股東,或者是未來獲得股份獎勵的公司員工。
這個魚塘很大,將會包容未來所有要入股的企業和個人。
完成魚塘挖掘工作後,婁鈺又用【聯合時代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和【聯合億豪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為股東,收購一家銀行,成立前面所設計的【東方時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這樣設計是為了避免債務風險,實現自然人隔離,也有利於利用有限股份企業的槓桿作用,花小錢辦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