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拉袖 作品

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

    正當鐵文接受巡按陶魯的命令,暗中調查糧商時,又發現了不光是糧食,還有茶葉、絲綢、官鹽這些商品逃避官稅,所指向的大都是坐鎮太監,這些宦官其背後不言而喻。

    現在的胡靖更是坐立不安狀,面對松江府上下百十官員,諂媚的、送禮的、冷眼旁觀的、威逼利誘的,胡靖只有查辦權,沒有任免權,這些從上而下結成的利益鏈,把胡靖撇在了圈子外,查一處牽連一片,查一人牽連一串,蘇松地區又是門閥世家眾多,沒幾日就驚動了整個應天府。

    急派南京吏部尚書崔恭前來蘇松,崔恭字克讓,正統元年進士出身,曾任右副都御史巡撫蘇松,疏浚漕河,大治吳淞江,民賴其利。升吏部右侍郎,尋遷左侍郎。成化五年轉南京吏部尚書,也是一枚官場老油條了,崔尚書為官還算正,為人也隨和。

    南京朝廷派了這樣一位“高官”說是來協助胡靖辦案,其實就是監督,南京作為大明的一個備份朝廷,蘇松乃是根據地,出了什麼事好第一時間知道。還有崔恭曾任蘇松御史巡撫,也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容有差錯。

    明朝除了在北京有一套行政班子之外,在南京還實打實地有一份“備份”,明朝開國時朱元璋的目光不是投向北平,而是當時的開封,就連老家臨濠都想設為中都。靖難之役促成了兩京制的出現。朱棣奪權之後,選擇在北京進行登基大典,而當時明朝的都城是南京,遷都計劃已不可避免。

    但是由於明朝的以孝治國理念,使得朱棣不敢貿然取消南京作為都城的地位,就這樣,明朝開始奉行“兩京制”,名義上擁有兩個中心。

    朱棣在北京繼位之後,仍然選擇保留南京的都城作用,原因除了明朝以孝治國的理念之外,還考慮到經過唐宋時期的發展,以及元朝蒙古人的統治,導致大量漢人南遷,經濟文化中心不斷南移。

    雖然政治功能不復以往,但是其依然可以發揮經濟功能。南京作為“陪都”與之前的多都制不同,其最大的特點在於都中仍然保存了與朝廷相差無幾的行政機構。

    就連官員、太監等職務的設置都相當於“備份”。包括六部、都察院、五府、內廷在內的朝廷機構一應俱全,作為經濟中心,擁有這配置是十分完善的。由於政治中心已經遷往北京,所以主要文武官員也遷往北京居住,留在南京的官員人數較少,且職權範圍也只侷限於南京之內,大多為虛銜,兩者權力差距極大。

    南京的官員大多很清閒,可以算的上是養老之地,很多在北京不得志的官員都會被分派到這裡,大家其實也心照不宣,來到南京意味著可以養老歸家了。

    兩京的存在為明朝黨爭之禍開啟了方便之門,到了明朝中後期,南京的失意官員一般都是東林黨成員,兩黨之間各割據一京,經常出現互相貶低,針鋒相對的情況,明朝的滅亡與黨爭脫不了干係。

    看起來,從朱元璋時期,明朝的皇帝們就都是預言家,不知道是不是受劉伯溫的影響,明朝皇帝都能給後代的子孫們留個後手,這似乎成了明朝的一種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