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弘治六年
這一年整個大明上下,都在整理河道,修理各種水利,疏通大江小河,這樣的景象似乎也是章子俊穿越以來所做的各種各樣事,總算在弘治六年爆發出來了,首先是三樣高產作物帶來的紅利,雖然發生的有點晚,卻實實在在緩解了大明的飢餓,人口出現了快速增長,也跟章子俊歷年來提倡個人衛生、食品衛生、醫療保健不無關係,繁榮的商業及各種大小的製造作坊,改變了以往的小農經濟模式,大明朝出現了工業資本的萌芽,有相當一大批無地的百姓,成了最早一批依靠在工廠、採礦、作坊打工掙錢養家的居民。
在西北的平安鎮、山東的鄆城、江南的蘇松都是工坊林立,大批這樣依靠做工就能養家餬口的人家,過上了穩定安居的日子,這樣的人群有別以往的傳統手藝人,目前許多有實力的“大東家”效仿平安鎮工坊的做法,讓其有免費的住房居住、興辦免費的學堂、還有免費的醫館專門提供給了自家做工的工人,逢年過節還有專門的吃食發放,其曰,職工福利。
弘治五年(1492)七月,黃河在張秋(山東陽穀東)決口,水入運河,奪汶水入海,漕運遂絕。朱佑樘詔命工部侍郎陳政總理河道,集民夫十五萬疏浚黃河故道,堵塞決口,但未完工陳政卒。吏部尚書王恕推薦浙江左布政使劉大夏才識堪任,於是皇帝於弘治六年正月擢劉大夏為右副都御史,前往治理。弘治七年五月,皇帝又遣宦官李興、平江伯陳銳與劉大夏共治張秋決河。當時黃河水勢湍悍,決口處寬九十餘丈。劉大夏先治上流,分別開新河浚舊河將水導入黃河道及淮河,而於決口處築水壩,且合且決,隨決隨塞,晝夜不息至是年十二月工成。
皇帝遣行人前往慰勞,並改張秋名為“安定鎮”。起先是改張秋名為“平安鎮”的,後然才發現平安鎮已經有名了,這才改名為安定鎮。
劉大夏上言說:安定鎮決口已塞,黃河下流已治,運河已通。但必須修築黃陵岡(河南蘭考東)河口之堤,使黃河上流南下徐淮,方為運河久安之計。乃於弘治八年正月築塞黃陵岡等七處河口,於是黃河河勢復歸蘭陽(河南蘭考)、考城(河南民權北)、經歸德(河南商丘)、徐州入運河,會淮水東注於海。又於黃河沿岸從胙城(河南延津北)至徐州築長堤三百六十餘里,又從於家店(河南原陽東)至小宋集(山東曹縣西)築堤一百六十餘里,大小二堤相翼,黃河始全入於海,北流遂絕,潰決之患始息。徐貫經理蘇湖水利
隨著人口增加,以往的居住設施當然不能滿足需求,其中治理水利成了當務之急,黃河年年決口年年治理,運河淤堵不暢,自前年開封黃河決河完工後,遂自山東沿運河而南,抵達揚州一段淤堵嚴重,奏議高郵湖堤。其時御史孫衍、郎中吳瑞文董理南河事,亦奏:高郵州運河九十里,自州西北三里入新開湖道,湖凡五十里,湖東直南北為堤。洪武中障以土,正統中固以石,屢決屢修。其西北則與武安、張良、七里、珍珠、甓社諸湖相灌注,蒙回數百里。每風濤興作,扶舟觸堤石即壞,且多有溺死者,當於湖東開復河以避禁其險。白昴遂上其議,召工開鑿。起杭家咀,歷清水潭,抵丁志港,長達四十里,兩岸壅土為堤,堤首尾置插,與湖相連。堤東又置四閘、四食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