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拉袖 作品
第三百七十五章 進兵東勝衛(上)
大明弘治九年(1496),土魯番又攻哈密,居民東逃,於瓜、沙等州耕牧。韃靼小王子攻掠大同、宣府。武岡知州劉遜為岷王膺鈺誣奏下獄。給事中龐泮、御史劉紳等諫,亦下錦衣衛獄。外戚周彧、張鶴齡兩家因所營商業事,聚眾相鬥。刑部吏徐珪請革東廠,被黜,發原籍為民。兵部尚書馬文升請廣選舉,令府部臺省諸人別其才所堪用者奏問,會官考校,如武舉之制。不久,給事中蔚春又請敕天下郡縣,訪有山林之士,才堪將帥,以禮聘遣,或據總兵營,或命專大鎮,待有成效,掌及舉主,但應詔亦乏人。
另一邊在邊關榆林章子俊花了足足一月餘,結集了整個火炮團三千五百人,虎賁團第一營,第三營。槍榴團第一營、第二營。總後勤車馬營二千餘人,槍榴團第二營、第三營。共計二萬餘人,由章子俊親領,宦官趙牧監軍進兵東勝衛。餘下槍榴團第三營,虎賁團第二營,總後勤車馬營一千餘人,工兵營一千人,共計一萬餘人由褚茂林率領進兵黃河邊府谷,抵擋來犯的韃靼小王子達延汗七萬大軍。
目前東勝衛由滿都魯控制,屯兵三萬餘,先說褚茂林領兵後在谷府孤山川作防,修建塹壕炮陣。孤山川是一條溪澗,從西往東匯入黃河,水流湍急,河流較寬,如果韃靼想要從府谷渡河,褚茂林可以半渡而擊,可是在上游不到三十公里處另有一條溪澗木瓜川匯入孤山川處是一處淺灘,踏馬可渡。所以褚茂林分出槍榴團第三營的一個連,虎賁團第二營的一個排,又把槍榴團第三營中的三門大將軍炮一起駐守。
在戰術上章子俊吩咐褚茂林不要渡河進攻,區區一萬兵對七萬韃靼騎兵,只能防守。只要能守住河岸即可,因為首戰的主場不在此處,而是東勝衛。
自洪熙和宣德時期奉行消極防禦政策,邊防進一步收縮,開平衛也被放棄,以前大寧、宣大、遼東鼎足互援的態勢被徹底打破,整個長城沿線成為了對抗遊牧民族的最前沿,邊防緩衝區的丟失導致遊牧民族一旦發進一次有力進攻,就會嚴重威脅北京的安全。到了洪武六年(1373年),明朝開始有計劃的收縮防線,內遷東勝等州民眾於內地的戰略轉移。“丙子,上以山西弘州、蔚州、定、安、武、朔、天城、白登、東勝、雲內等州縣北邊沙漠,屢為胡寇掠,乃命指揮江文徙其民居於中立府”。
洪武五年(1372年),明庭三道出師結果慘敗而歸,而殘元勢力則藉機反撲,不斷南下騷擾,進逼至興和、開平、東勝和亦集乃一帶。“胡兵寇大同之宣寧縣下水鎮,殺掠吏民而去。”,七月,明將中山侯湯和“至斷頭山,遇虜兵,與戰不利,平陽左衛指揮同知章存道死之”,八月三十日“胡兵侵雲內州,突入州城,……”。這一時期,北元不斷的騷擾改變了河套地區的軍事對峙局面,東勝衛就陷入北元軍隊的控制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