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上加狂 作品
第53章 第 53 章
當災情愈演愈烈時,下面的官員有些瞞不住了,終於在李歸田大人巡查河堤農務的時候,漏了底。
以往彥縣的河堤修築,一直由九皇子瑞王主管。
可是今年,六皇子卻藉口老九要成婚,要幫他協理水災賑濟,搶了幾日巡查的差事。
當然,恆王絕非好心,而是覺得彥縣應該隱藏著大雷,他此來就是為了點著火藥捻子的。
不過等二人來此,來不及細細清查以往賬目,李歸田大人看到農田損毀竟然比前一個月還要嚴重時,震怒之下,便開始一番細查那些一直排不乾淨的水,是從何處洩來。
這麼挨個河渠的細細一查,李歸田終於發現,在以往河堤修建時,那些官員為了縮減工期,節省銀兩,讓賬面好看,也讓九皇子瑞王落得個節儉能幹的美名,原本該是“川”字的分水河渠,卻被偷工減料成了“八”字。
只是少了一條分水河道,平日還不太明顯。但汛期一來,便坑苦了十里八鄉的百姓。
這可事關重大,李歸田不敢瞞報,立刻呈報朝廷,同時開始抓捕縣內主管工程的要犯。說來也蹊蹺,那些貪墨的官吏,竟然一早得了風聲,跑了幾個要緊的,一時也對不上口供。
而六皇子恆王倒是覺得抓住了老九要命的關卡,事無鉅細,一一排查。
出事那天,原本該是六皇子親自去巡查河道,周圍鄉縣的官吏都接了通報,準備迎接皇子巡查。
只是六皇子臨時身體抱恙,便委派了李大人前往。
至於韓臨風,純粹是湊巧被李大人拉去抓壯丁了。工部這麼多的散人,李歸田對韓臨風最是看不順眼。
也許是李大人心內敬仰聖德先帝的尚武不屈,看到先帝后人如此懶散,也是格外不能忍。
結果那天他們巡查河道,李歸田尋到一處僻靜河堤,特意遣散了左右,語重心長地勸諫韓臨風。
結果李大人剛剛說到世子爺來工部以後,上工如上墳的態度時,便聽到山崩地裂的一聲響。
當時河岸對面的人清楚地看到一處河堤塌方,而正好將獨自站在河堤上的兩個人給卷裹走了。
也有眼尖的看到世子掉入水裡時,好像抓到了一塊河裡漂浮的木板。
可是意外就是那麼一瞬間,待人反應過來,洪水滾滾而來,船都沒法立刻下水追攆,那人肯定是沒救了。
蘇落雲聽了,倒吸一口冷氣。
她原以為是天災,可是現在怎麼聽著像人禍?
河堤就算真的不牢靠,不在暴雨時節塌方,偏偏在大水漸退的時候決堤了。而且那一聲山崩地裂的巨響是什麼?該不會是有人故意去炸河堤,才造成這次慘劇吧?
“那事後彥縣的人可曾派船去找尋世子他們?”
來人搖了搖頭,苦著臉道:“六皇子當時也在彥縣。大水瀰漫,隨時可能蔓延到縣裡,所以大人們都是忙著轉移皇子,一時無暇去找人,幾乎能用的船都被徵用轉移官員了。我們在那等了又等,只看到那些人扯皮著奏摺的事情,要跟朝廷上報此事,還有人說這事乃是有人意欲謀害皇子,壓根沒人關心世子和李大人的死活……也是,那麼大的水,估計找到了也……屬下無能,沒有保護好世子,便騎著快馬一路迴轉京城,看看能不能想辦法,調撥船隻找人。”
落雲迅速算了算時辰,他們雖然立刻馬不停蹄地趕回來,可是距離出事已經過了一天一夜了。他們若是沒死,在水上飄著也支撐不住,所謂為今之計,就是要廣撒網,多派船。
其實所有人都知道這樣的情況,人肯定是凶多吉少。
可但凡有一線希望,就要盡力去找。蘇落雲想了想,讓香草取了圖紙,幫她看彥縣的位置,居然發現,那裡離舅舅現在常駐的水兵營不算近,但是也不算遠。
舅舅當初入京時,因為落雲精心安排,給上司留下了好印象,最近正好升了官職,掌管一個水軍營。
若是能及時通知舅舅,讓他派船搜尋,比朝廷得到信後,再扯皮佈置,從京城派船要快得多。
於是她連忙手寫了一封信,準備給水兵營送去,只是現在彥縣大水漫灌。若能走陸路,比走水路要快。
落雲問耿管事,可有法子讓驛站快馬送信?
耿管事為難道:“現在驛站的勘合憑證都排滿了,除非有官署的文書,不然也排不上……我們北鎮王府恐怕不夠臉面。”
落雲搖了搖頭:“勘合憑證落的是官印,還是不夠快。若是能弄到兵部的火牌就好了……”
關於這裡的門道,她曾聽韓臨風閒來無事時說過,若是有火牌,用來傳信的都是兵部的驛馬,比平常驛馬快多了。
管事聽了苦住了臉:“這……恐怕得世子妃入宮去求陛下了。”
蘇落雲搖了搖頭,這事幹系太大,那六皇子急急運船回京,不就是為了參奏九皇子?
那是干係朝政社稷的一出大棋,哪有她這個小人物貿然開局的道理?
而且,這深宮半夜,她壓根入不得宮啊!
突然她靈機一動,開口又問:“如若是李大人的家眷去求呢?”
耿管事連忙點頭:“李歸田乃朝中大儒,門生甚多,若是他家人去求個勘合憑證,應該不算難事。不過這火牌就不好說了。”
落雲當即立斷說道:“備馬,我要去李大人府上走一趟。”
事出緊急,落雲還披散著頭髮,只在馬車上用絹帕子急急紮了一下。
當她半夜一身白衣,披著凌亂的頭髮,帶著侍女僕人急急敲李府房門時,門房都嚇了一跳,疑心半夜來了美豔女鬼索命。
而李家人居然還不知道李大人在彥縣出事的消息。
也不知彥縣六皇子那邊究竟有什麼佈置,一直沒有人回京城通稟此事,消息似乎一直封鎖著。
當落雲說清來意後,李府的夫人當時就癱軟在地,掐了人中才醒。蘇落雲無暇去勸她,只簡潔地問:“府上除了夫人,還有誰掌事?”
這時李府的大公子李傳輝站了出來,他年僅二十,不過已經在朝中翰林院當差。
當落雲三言兩語說了自己的打算後,大公子雖然也是一臉悲意,卻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
以往彥縣的河堤修築,一直由九皇子瑞王主管。
可是今年,六皇子卻藉口老九要成婚,要幫他協理水災賑濟,搶了幾日巡查的差事。
當然,恆王絕非好心,而是覺得彥縣應該隱藏著大雷,他此來就是為了點著火藥捻子的。
不過等二人來此,來不及細細清查以往賬目,李歸田大人看到農田損毀竟然比前一個月還要嚴重時,震怒之下,便開始一番細查那些一直排不乾淨的水,是從何處洩來。
這麼挨個河渠的細細一查,李歸田終於發現,在以往河堤修建時,那些官員為了縮減工期,節省銀兩,讓賬面好看,也讓九皇子瑞王落得個節儉能幹的美名,原本該是“川”字的分水河渠,卻被偷工減料成了“八”字。
只是少了一條分水河道,平日還不太明顯。但汛期一來,便坑苦了十里八鄉的百姓。
這可事關重大,李歸田不敢瞞報,立刻呈報朝廷,同時開始抓捕縣內主管工程的要犯。說來也蹊蹺,那些貪墨的官吏,竟然一早得了風聲,跑了幾個要緊的,一時也對不上口供。
而六皇子恆王倒是覺得抓住了老九要命的關卡,事無鉅細,一一排查。
出事那天,原本該是六皇子親自去巡查河道,周圍鄉縣的官吏都接了通報,準備迎接皇子巡查。
只是六皇子臨時身體抱恙,便委派了李大人前往。
至於韓臨風,純粹是湊巧被李大人拉去抓壯丁了。工部這麼多的散人,李歸田對韓臨風最是看不順眼。
也許是李大人心內敬仰聖德先帝的尚武不屈,看到先帝后人如此懶散,也是格外不能忍。
結果那天他們巡查河道,李歸田尋到一處僻靜河堤,特意遣散了左右,語重心長地勸諫韓臨風。
結果李大人剛剛說到世子爺來工部以後,上工如上墳的態度時,便聽到山崩地裂的一聲響。
當時河岸對面的人清楚地看到一處河堤塌方,而正好將獨自站在河堤上的兩個人給卷裹走了。
也有眼尖的看到世子掉入水裡時,好像抓到了一塊河裡漂浮的木板。
可是意外就是那麼一瞬間,待人反應過來,洪水滾滾而來,船都沒法立刻下水追攆,那人肯定是沒救了。
蘇落雲聽了,倒吸一口冷氣。
她原以為是天災,可是現在怎麼聽著像人禍?
河堤就算真的不牢靠,不在暴雨時節塌方,偏偏在大水漸退的時候決堤了。而且那一聲山崩地裂的巨響是什麼?該不會是有人故意去炸河堤,才造成這次慘劇吧?
“那事後彥縣的人可曾派船去找尋世子他們?”
來人搖了搖頭,苦著臉道:“六皇子當時也在彥縣。大水瀰漫,隨時可能蔓延到縣裡,所以大人們都是忙著轉移皇子,一時無暇去找人,幾乎能用的船都被徵用轉移官員了。我們在那等了又等,只看到那些人扯皮著奏摺的事情,要跟朝廷上報此事,還有人說這事乃是有人意欲謀害皇子,壓根沒人關心世子和李大人的死活……也是,那麼大的水,估計找到了也……屬下無能,沒有保護好世子,便騎著快馬一路迴轉京城,看看能不能想辦法,調撥船隻找人。”
落雲迅速算了算時辰,他們雖然立刻馬不停蹄地趕回來,可是距離出事已經過了一天一夜了。他們若是沒死,在水上飄著也支撐不住,所謂為今之計,就是要廣撒網,多派船。
其實所有人都知道這樣的情況,人肯定是凶多吉少。
可但凡有一線希望,就要盡力去找。蘇落雲想了想,讓香草取了圖紙,幫她看彥縣的位置,居然發現,那裡離舅舅現在常駐的水兵營不算近,但是也不算遠。
舅舅當初入京時,因為落雲精心安排,給上司留下了好印象,最近正好升了官職,掌管一個水軍營。
若是能及時通知舅舅,讓他派船搜尋,比朝廷得到信後,再扯皮佈置,從京城派船要快得多。
於是她連忙手寫了一封信,準備給水兵營送去,只是現在彥縣大水漫灌。若能走陸路,比走水路要快。
落雲問耿管事,可有法子讓驛站快馬送信?
耿管事為難道:“現在驛站的勘合憑證都排滿了,除非有官署的文書,不然也排不上……我們北鎮王府恐怕不夠臉面。”
落雲搖了搖頭:“勘合憑證落的是官印,還是不夠快。若是能弄到兵部的火牌就好了……”
關於這裡的門道,她曾聽韓臨風閒來無事時說過,若是有火牌,用來傳信的都是兵部的驛馬,比平常驛馬快多了。
管事聽了苦住了臉:“這……恐怕得世子妃入宮去求陛下了。”
蘇落雲搖了搖頭,這事幹系太大,那六皇子急急運船回京,不就是為了參奏九皇子?
那是干係朝政社稷的一出大棋,哪有她這個小人物貿然開局的道理?
而且,這深宮半夜,她壓根入不得宮啊!
突然她靈機一動,開口又問:“如若是李大人的家眷去求呢?”
耿管事連忙點頭:“李歸田乃朝中大儒,門生甚多,若是他家人去求個勘合憑證,應該不算難事。不過這火牌就不好說了。”
落雲當即立斷說道:“備馬,我要去李大人府上走一趟。”
事出緊急,落雲還披散著頭髮,只在馬車上用絹帕子急急紮了一下。
當她半夜一身白衣,披著凌亂的頭髮,帶著侍女僕人急急敲李府房門時,門房都嚇了一跳,疑心半夜來了美豔女鬼索命。
而李家人居然還不知道李大人在彥縣出事的消息。
也不知彥縣六皇子那邊究竟有什麼佈置,一直沒有人回京城通稟此事,消息似乎一直封鎖著。
當落雲說清來意後,李府的夫人當時就癱軟在地,掐了人中才醒。蘇落雲無暇去勸她,只簡潔地問:“府上除了夫人,還有誰掌事?”
這時李府的大公子李傳輝站了出來,他年僅二十,不過已經在朝中翰林院當差。
當落雲三言兩語說了自己的打算後,大公子雖然也是一臉悲意,卻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