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上加狂 作品

第102章 第 102 章

    六皇子聽了有些恍然:“就是要製造民怨,搞臭老九的名聲?”

    王皇后搖了搖頭,緩緩低語道:“那還不夠!一旦京城有暴民,那麼陛下勢必要增調軍隊。只要王家的軍隊能趁此機會混入城,就算你父王先前調換了佈防,撤下你的人也沒用了……你父王年歲大了,也該頤養天年了。”

    說到最後一句的時候,王皇后突然伸手抓住了六皇子的肩膀,死死捏住。

    感覺到了肩膀的痛意,六皇子再次倒吸了一口冷氣,他終於聽明白了母后的意思,她這是……要逼宮啊!

    想到這,他不禁有些震驚,睜大眼睛,猶豫地看著母后。

    皇后最知道自己兒子的性子,他向來只做十拿九穩的事情。現在自己說得如此激進,他定然拿不定主意。

    可是王皇后卻已經深思熟慮很久了。

    她繼續勸服兒子道:“當年,聖德皇帝被圍,你皇祖父當機立斷,抓住了這個時機,利用方家和王家兩大世家的助力,才終於登頂王位。沒有他的大膽果決,就沒有你們今日皇子的富貴尊顯。你若遲疑不決,那就算了。只是你要明白,像北鎮王府那樣被貶荒鎮的偏宗子弟混沌度日的樣子,就是你的子孫明日的情形……”

    聽到這裡,六皇子不由得打了個激靈!

    憑什麼?他明明才是正宗的嫡子,外祖家又是權傾朝野的長溪王家!

    若是就此將皇位拱手讓給一個奸妃所生的蠢貨,生之何歡,死又何懼?

    最瞭解父皇的,從來都不是朝中的那些大臣們,他這白頭華髮的母親才是最瞭解父皇的人。

    既然母親猜到了父親即將立瑞王為國儲,那麼他只能抓緊機會,才能為自己爭得一線機會。

    那日,六皇子與王皇后密談了之後,便急匆匆地出宮而去。

    就在他出宮的時候,正看見了奉旨入宮的九皇子。

    老九腆著肚腩,正在宮門口與幾位剛出宮的臣子寒暄,一時談得熱絡,無人朝六皇子這邊望來。

    那些出宮的臣子,都是陛下的肱骨之臣,應該是瞭解了最近的風向。

    六皇子冷然一笑,沒想到自己身為皇子,居然早早體會到了所謂“世態炎涼”。

    他沒有過去大煞風景,衝散了九皇子與重臣們的寒暄,而是順著一側長廊,帶著隨從徑自離去。

    九皇子在圍攏的人群中,朝著六哥的背影得意一笑,然後繼續神采飛揚地與眾位臣子寒暄。

    就在前幾日,他的王妃方錦書喜得貴子。

    方錦書剛懷孕的時候,因為陪著皇后打花牌,在宮裡沒有呆安穩,曾經有流產的跡象。幸好隨後他府內外防護周全,總算是有驚無險。

    可是保胎月餘,依然早產了二個月。雖然嬰孩羸弱了些,卻是個男嬰!這便是瑞王府上延續了嫡系香火。

    瑞王狂喜之餘,也心知阻擋自己繼承大統最後的障礙已經掃蕩乾淨了!

    此時已經入夏,而他瑞王的繁華錦緞之路,也才剛剛開始!

    就在傳召的欽差回京之後,不到幾日的功夫,陛下再次下詔,選了另一府偏宗女兒入宮聽封,待封完公主封號後,便前往鐵弗王帳和親。

    與此同時,趙棟卻被連續七道聖旨追責痛罵,痛陳其剿匪不利,罔顧陛下的恩寵信任。

    同時陛下給趙棟立下了軍令狀,若是不能儘快剿滅鐵面叛軍,那麼下個月,北地的上將軍將要換人!

    這其實還真冤枉了趙棟。

    在鐵面軍躲避了他的幾次追擊之後,就在最近這段時間,鐵面軍終於漸漸開始正面回擊他的圍剿進攻了。

    趙棟驚異地發現,鐵面軍不知什麼時候,開始變換了行軍的方法。

    不再是遊擊點戰,而是開始漸漸由一支支零散的遊擊小隊開始匯聚,形成鐵拳,開始列陣迎擊。

    不過是靠一腔熱血,零散匯成的義軍,不知什麼時候,彷彿注入了新的魂靈,好似由一個老辣而詭詐的將軍指引,因為戰術指導有方,而變得戰鬥力更加犀利而兇猛。

    趙棟幾次正面對戰,都是被對方的陣法分割切散,不得不早早鳴金收兵。

    這幾次下來,他的損失可謂慘重,許多兵卒被對方俘虜,進而收編。

    私下裡,許多領兵的將軍也開始說起了喪氣話。

    每次開戰迎擊前,就會有人自嘲道:“得,今兒又要給鐵面軍送新兵去了!”

    趙棟無意中聽到了一次後,自然是以軍法處置,重重責罰了動搖軍心之輩。

    可是管住人的嘴,卻難管住人的心。若是不能想辦法破解了對方的陣法,扭轉戰局。只怕不用再開戰,也會有人偷偷逃跑,投奔義軍。

    現在陛下又連下聖旨痛陳他懈怠備戰,不能快些殲滅敵軍。趙棟瞪著銅鈴大眼,盯著自己桌案上的白紙,拿起筆來幾下子就寫完了回覆的奏摺。

    可是旁邊的幕僚拿起來一看,咧了咧嘴,哭喪著道:“上將軍,您可不能這麼寫大實話啊!雖然朝廷一再剋扣軍餉,下面的兵卒也兩個月未發軍餉了。可是這個節骨眼,您說因為軍餉軍心不穩,那就是推卸責任,更惹陛下不喜啊!”

    趙棟陰沉著臉道:“若朝廷真有難處,遲發軍餉也有情可原,可是你看看跟鐵弗和親,不光送去了宗室女,居然還有陪嫁的白銀十萬兩!是朝廷沒錢嗎?那是寧願拿錢餵了虎狼,也不肯給前線浴血奮戰的將士賣命錢銀!”

    說到最後,趙棟是越來越氣炸。

    他年輕時投身軍戎不光為了養家餬口,更是因為固守家國的理想。

    可是現在,他雖然位高權重,滿腔的情懷無人賞識,別說將士們,連他自己都不明白自己現在打的每一場仗的意義何在!

    幕僚嘆了一口氣,他跟隨將軍多年,深知將軍的為人脾氣,可是身在北地的軍帳發發牢騷也就算了,若是真鬧到皇帝的眼前,吃虧的還是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