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上加狂 作品
第104章 第 104 章
落雲明白他的意思。為了年少時的故州之夢,韓臨風此時並不願為了遊山樾的捕風捉影之詞,而半途而廢。
接著,他又跟落雲講述了趙棟識破了他身份的事情。落雲嚇得一下子坐了起來,屏住呼吸問:“他……會不會告發了你?”
韓臨風一把又將她扯入了懷裡,淡淡道:“依著他的為人,應該不會……不過我倒是希望遊山樾信中的事情是真。這樣的話,趙棟將軍的壓力也會小些,我這邊的事情,進展也會順利些……”
事實證明,遊山樾財力遍佈天下,他的消息大半不會是捕風捉影。
因為京城裡的意外接踵而來,所有的權貴很快就要無暇顧及邊疆了。
京城的這場動盪,還要從彥縣災民紛紛來到京城裡集結鬧事說起。
往常的災荒年,若有地方官員侵吞了賑災的錢銀糧食時,也會有不滿的災民在有人挑頭的情況下,來到京城敲鼓告狀。
這在京城的官員來說,也是見怪不怪了。可是這次彥縣周遭幾個鄉郡來人甚是洶湧,似乎有人給這些災民出謀劃策,鼓動他們在陛下出宮去皇寺上香的路上,攔住御駕告御狀。
這夥災民也算是膽大妄為了!居然公然舉著狀紙,上面寫著九皇子縱容下屬貪贓枉法條條件件,還有數十個鄉鎮的萬民請願畫押的條幅,在京城長街上下跪請命。
魏惠帝的身子一直不大好,這次去皇寺上香,也有為自己祈福的意思。
沒想到剛剛走出宮門,就遇到了這樣的陣仗,當真是晦氣,因為怕出岔子,這燒香還願便是不成了。
陛下只能沉著臉找尋來九皇子,為他究竟有沒有處置好彥縣的爛攤子?
瑞王當然也清楚,這夥災民當街阻鬧,在這個將要立儲的節骨眼,給自己造成多大的影響。
畢竟父皇要頂著沸騰的民怨冊封皇儲,在群臣的面前也不好交待了!
不夠九皇子更清楚,若是沒人在背後煽動扶助,這些災民原本連城門都進不來的!這各個城門守門的雖然都已經是皇帝的人馬,可依然有人被收買,為這些災民開了後門。
現在最要緊的就是要將這些災民都弄出去!可是現在京城外面又有許多的災民紛紛湧了過來。
百姓沒有飯吃,管你是皇帝還是皇子,左右都是死,現在來京城鬧一鬧,都能領一碗稀粥喝,又有什麼顧及?
城外的災民越來越多,就連陛下也覺得不安了,立刻頒下聖旨調配軍隊前來鎮壓聚集鬧事的流民。
陛下調配的軍隊,乃是鎮守西關的防軍,雖然新上任的將軍是陛下的心腹,可這防軍之前的將軍卻是王家之人。
當西關的軍隊開到城池下時,那位新上任的將軍卻在騎馬過淺灘時,“意外”墜馬,頭朝下磕在了淺灘石頭上,一口氣沒上來就死了。
當軍隊奉著聖旨進來的時候,實際上已經是換了領頭人,直接到王昀府邸報道了。
接下來的事情,身在北地的人都是後來聽到的。那軍隊入城之後,將皇宮團團包圍。裡面的禁軍先是聽了陛下的命令死守,只等當時出宮送信之人再增調援兵過來救駕。
陛下當時派出了三路人馬從宮內走糞車的暗門子出來。可是沒走出幾步,就被圍堵過來的數倍軍兵發現。
其中一個仗著自己是宮廷蹴鞠隊的出身,腿腳飛快,愣是一溜煙跑入了煙花巷子,然後順著錯綜複雜的巷口,跑入了城內河的橋下,跟猴子似地貼在了橋樑之下,愣是躲過了幾場圍堵。
三個送信的人裡,頂屬他送的最遠,要給北地的駙馬趙棟送信。
原本這也是陛下的無奈備選。若是王家逼宮成功,周圍的軍隊全都指望不上。那麼唯有指望駙馬爺趙棟內心方正,不會迫於王皇后的淫威,讓她顛覆朝綱。
就在那信使裝成流民,從狗洞裡爬出去的第三天,陛下內宮的大門也終於被橫木給震開了。
王皇后親自帶著王昀等王家武將,入宮“勸諫”陛下,不要受奸妃蠱惑,請陛下收回冊封九皇子的成命,遵循正法,立六皇子為皇。
魏惠帝看著跟他貌合神離了小半輩子的皇后,氣得渾身亂抖,直問她可知自己究竟犯下了什麼大逆不道的罪過?
王皇后如今已經是勝券在握,自然不驚不慌,將瓊貴妃母子拉來,披頭散髮地摁在了魏惠帝的面前。
若是陛下不肯寫下親封六皇子韓諗之的詔書,那麼她就要這奸妃母子在他的面前身首異處!
魏惠帝清楚,他不寫,這母子倆肯定留存不住。可他若寫了,這母子二人也留存不住,自己更是要被卸磨殺驢。
到了他這樣風燭殘年的年歲,對於生死已經不像年輕時那麼畏懼了。
若是讓這狠毒婦人得逞,再讓老六這個心眼狹窄,睚眥必報之輩踩著他的血肉登上王位,他便是死也不會瞑目!
想到這,魏惠帝居然坦然大笑,只對王皇后道:“朕知你心思歹毒,什麼人都能殺得,這些年來,宮內宮外死在你手上的人還少嗎?既然如此,再多添幾個又何妨?朕座下的龍椅,豈是那麼好坐的?”
說到這,魏惠帝突然舉起了桌子上的國印玉璽,朝著臺階處狠狠摔了下去。
就是這麼一下子,玉璽的印面已經開裂了四五道口子。
王皇后壓根沒料到陛下竟然會如此,只能眼睜睜看著他摔了玉璽。
其實魏惠帝若肯寫最好,名正言順,少了群臣的質疑口角。可是他若不願意寫,也很好辦,只找人代筆,就說陛下病重,只能口訴讓人代寫就行了。
可是這國之玉璽,當真不好偽造,那印面除了大魏祖宗的親筆題書,更是有密密麻麻繁複的花紋。就算尋了高手,偽造出一模一樣的來,也得月餘功夫,一時半刻也做不出來。
可恨皇帝來了這麼一下子,就算她殺光了滿宮寵妃,也無濟於事。
不過事已至此,逼宮之人也只能進不可退。
王皇后看著陛下瞪著她的癲狂眼神,露出陰冷的笑容,一揮手便命人斬殺了瓊貴妃和九皇子。
接著,他又跟落雲講述了趙棟識破了他身份的事情。落雲嚇得一下子坐了起來,屏住呼吸問:“他……會不會告發了你?”
韓臨風一把又將她扯入了懷裡,淡淡道:“依著他的為人,應該不會……不過我倒是希望遊山樾信中的事情是真。這樣的話,趙棟將軍的壓力也會小些,我這邊的事情,進展也會順利些……”
事實證明,遊山樾財力遍佈天下,他的消息大半不會是捕風捉影。
因為京城裡的意外接踵而來,所有的權貴很快就要無暇顧及邊疆了。
京城的這場動盪,還要從彥縣災民紛紛來到京城裡集結鬧事說起。
往常的災荒年,若有地方官員侵吞了賑災的錢銀糧食時,也會有不滿的災民在有人挑頭的情況下,來到京城敲鼓告狀。
這在京城的官員來說,也是見怪不怪了。可是這次彥縣周遭幾個鄉郡來人甚是洶湧,似乎有人給這些災民出謀劃策,鼓動他們在陛下出宮去皇寺上香的路上,攔住御駕告御狀。
這夥災民也算是膽大妄為了!居然公然舉著狀紙,上面寫著九皇子縱容下屬貪贓枉法條條件件,還有數十個鄉鎮的萬民請願畫押的條幅,在京城長街上下跪請命。
魏惠帝的身子一直不大好,這次去皇寺上香,也有為自己祈福的意思。
沒想到剛剛走出宮門,就遇到了這樣的陣仗,當真是晦氣,因為怕出岔子,這燒香還願便是不成了。
陛下只能沉著臉找尋來九皇子,為他究竟有沒有處置好彥縣的爛攤子?
瑞王當然也清楚,這夥災民當街阻鬧,在這個將要立儲的節骨眼,給自己造成多大的影響。
畢竟父皇要頂著沸騰的民怨冊封皇儲,在群臣的面前也不好交待了!
不夠九皇子更清楚,若是沒人在背後煽動扶助,這些災民原本連城門都進不來的!這各個城門守門的雖然都已經是皇帝的人馬,可依然有人被收買,為這些災民開了後門。
現在最要緊的就是要將這些災民都弄出去!可是現在京城外面又有許多的災民紛紛湧了過來。
百姓沒有飯吃,管你是皇帝還是皇子,左右都是死,現在來京城鬧一鬧,都能領一碗稀粥喝,又有什麼顧及?
城外的災民越來越多,就連陛下也覺得不安了,立刻頒下聖旨調配軍隊前來鎮壓聚集鬧事的流民。
陛下調配的軍隊,乃是鎮守西關的防軍,雖然新上任的將軍是陛下的心腹,可這防軍之前的將軍卻是王家之人。
當西關的軍隊開到城池下時,那位新上任的將軍卻在騎馬過淺灘時,“意外”墜馬,頭朝下磕在了淺灘石頭上,一口氣沒上來就死了。
當軍隊奉著聖旨進來的時候,實際上已經是換了領頭人,直接到王昀府邸報道了。
接下來的事情,身在北地的人都是後來聽到的。那軍隊入城之後,將皇宮團團包圍。裡面的禁軍先是聽了陛下的命令死守,只等當時出宮送信之人再增調援兵過來救駕。
陛下當時派出了三路人馬從宮內走糞車的暗門子出來。可是沒走出幾步,就被圍堵過來的數倍軍兵發現。
其中一個仗著自己是宮廷蹴鞠隊的出身,腿腳飛快,愣是一溜煙跑入了煙花巷子,然後順著錯綜複雜的巷口,跑入了城內河的橋下,跟猴子似地貼在了橋樑之下,愣是躲過了幾場圍堵。
三個送信的人裡,頂屬他送的最遠,要給北地的駙馬趙棟送信。
原本這也是陛下的無奈備選。若是王家逼宮成功,周圍的軍隊全都指望不上。那麼唯有指望駙馬爺趙棟內心方正,不會迫於王皇后的淫威,讓她顛覆朝綱。
就在那信使裝成流民,從狗洞裡爬出去的第三天,陛下內宮的大門也終於被橫木給震開了。
王皇后親自帶著王昀等王家武將,入宮“勸諫”陛下,不要受奸妃蠱惑,請陛下收回冊封九皇子的成命,遵循正法,立六皇子為皇。
魏惠帝看著跟他貌合神離了小半輩子的皇后,氣得渾身亂抖,直問她可知自己究竟犯下了什麼大逆不道的罪過?
王皇后如今已經是勝券在握,自然不驚不慌,將瓊貴妃母子拉來,披頭散髮地摁在了魏惠帝的面前。
若是陛下不肯寫下親封六皇子韓諗之的詔書,那麼她就要這奸妃母子在他的面前身首異處!
魏惠帝清楚,他不寫,這母子倆肯定留存不住。可他若寫了,這母子二人也留存不住,自己更是要被卸磨殺驢。
到了他這樣風燭殘年的年歲,對於生死已經不像年輕時那麼畏懼了。
若是讓這狠毒婦人得逞,再讓老六這個心眼狹窄,睚眥必報之輩踩著他的血肉登上王位,他便是死也不會瞑目!
想到這,魏惠帝居然坦然大笑,只對王皇后道:“朕知你心思歹毒,什麼人都能殺得,這些年來,宮內宮外死在你手上的人還少嗎?既然如此,再多添幾個又何妨?朕座下的龍椅,豈是那麼好坐的?”
說到這,魏惠帝突然舉起了桌子上的國印玉璽,朝著臺階處狠狠摔了下去。
就是這麼一下子,玉璽的印面已經開裂了四五道口子。
王皇后壓根沒料到陛下竟然會如此,只能眼睜睜看著他摔了玉璽。
其實魏惠帝若肯寫最好,名正言順,少了群臣的質疑口角。可是他若不願意寫,也很好辦,只找人代筆,就說陛下病重,只能口訴讓人代寫就行了。
可是這國之玉璽,當真不好偽造,那印面除了大魏祖宗的親筆題書,更是有密密麻麻繁複的花紋。就算尋了高手,偽造出一模一樣的來,也得月餘功夫,一時半刻也做不出來。
可恨皇帝來了這麼一下子,就算她殺光了滿宮寵妃,也無濟於事。
不過事已至此,逼宮之人也只能進不可退。
王皇后看著陛下瞪著她的癲狂眼神,露出陰冷的笑容,一揮手便命人斬殺了瓊貴妃和九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