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上加狂 作品
第107章 第 107 章
下意識裡,她抬頭四望,想要找尋那隻能出現在夢裡的高大身影。可惜蘇落雲身邊除了丫鬟和侍衛,並沒有她想見的那個男子。
看瑞王妃撩起了面紗,她身邊的侍衛卻緊張了起來。他們一路逃亡到這,都不讓這位瑞王妃在人前顯露真容,誰想到這位任性的王妃卻突然撩開了面紗,暴露了自己的行蹤。
領頭的侍衛統領是魯國公府的家臣,之前受了魯國公夫人的囑託,一定要細心些,千萬不可讓人發覺二小姐的影蹤。
所以他立刻拔出寶劍,想要斬殺了看到方二的蘇落雲他們。
不過蘇落雲跟從的侍衛可不是吃素的,還沒等那侍衛長領人過來,就已經紛紛抽刀護在了蘇落雲的身前。
就在這時,魯國公夫人她們也看到了蘇落雲,不由的心裡一驚,面面相覷。
方錦書卻不屑冷笑了一下,開口道:“她又不是六皇子的人,不必這般草木皆兵,且容我跟她說一會話。”
待侍衛退下,方錦書又往前走了兩步,上下打量著蘇落雲。都說梁州的水土不好,最傷人肌膚,可是面前的女子,似乎比離京前更添了幾許風韻。而且她的眼睛……
“你能看見了?”待看到蘇落雲的目光一直隨著她轉,方二驚詫道。
蘇落雲點了點頭,跟方錦書施禮後道:“請瑞王妃不必擔憂,我不過是暫居弟弟家中。這裡乃是窮鄉,並無京城耳目,您與家人自可放心離去。”
方二聞言,卻是自嘲地笑了一下,離開?她又能往何處去?
她當初不巧跟九皇子拌嘴,一氣之下不告而別,抱著兒子回了魯國公府,沒想到就這麼湊巧逃開一劫。
當皇宮發生宮變,瑞王府被團團包圍時,經驗老道的魯國公一下子就明白髮生了什麼。
雖然老六和老九都是他的女婿,可是如此權力相鬥下,親情又算得了什麼?六皇子容不下自的親弟弟,又怎麼會放過他的妻兒?
魯國公夫人一聽,只抱著二女兒和外孫痛哭流涕。她老蚌生珠,好不容易拼死生下的女兒,竟是來渡劫的嗎?
最後老夫妻倆商定一番,決定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將女兒和襁褓中的外孫送走,讓她去松原老家那裡避一避風頭,到時候,再看時局如何決定接下來的出路。
只是當時六皇子派人把守了驛站水路,方二在老家臣的鄉間院子躲避了許久。只是後來,京城居然大亂,魯國公府也收拾細軟,跟著幾大世家紛紛逃出了京城。
當初陛下派了好幾個人出來送信,其中還有一個他準備立九皇子為皇儲的聖旨,當初送出來時,本是想著投遞老臣,可惜那送信的人被追殺,匆忙就將聖旨扔入了京城府衙。
撿了這聖旨的人也知接了燙手山芋,最後這聖旨便送到了魯國公府。
現在魯國公府懷揣著聖旨,帶著二女兒和九皇子的遺孤,再加上另外幾家九皇黨一路逃亡,被自己親信的下屬,水師督軍安排到了這裡。
據那督軍說,自己倚重的下屬外甥在這裡任縣丞,前些日子還往茂林這裡派了兵,沒有什麼流民亂匪,相對也清淨些。
只是這幾家沒有想到,這裡的縣丞原來是北鎮世子妃的弟弟,而北鎮世子妃居然也在這裡。
雖然剛剛成了寡婦,可是方錦書臉上的倨傲卻絲毫未減,除了連日趕路的疲憊外,似乎也並無太多喪夫的憂傷。
她選了一處樹蔭下,坐在了侍女遞來的折凳上,倨傲地翹起下巴看著落雲道:“你……還沒生孩子?”
看落雲點了頭,她不由得嘲諷笑道:“他的年歲也不小了,居然娶了你這麼個不生的?什麼原因?沒請郎中看看?”
落雲看著這個逃亡路上的女人,並不想與她有什麼口舌之爭,只是再次福禮道:“既然諸位貴人前來,我讓弟弟儘早前來迎接諸位,還請諸位在這裡等候一下……”
看她領著丫鬟和侍衛走了,魯國公夫人才不輕不重地說著女兒:“你怎麼能隨便露臉?若是被有心人看到,傳揚出去可如何是好?”
方錦書不在意地又是冷笑一下:“如今諸王入京,自然是誰氣力大誰為皇,你和爹爹還真指望著哪位王爺好心眼,打入京城再將我們母子迎回去?如今我夫君死了,那皇后和六皇子那對奸母子才是箭靶子呢!又有誰會在意我們這失勢的孤兒寡母?”
一旁安歇的竣國公夫人聽了,不由得臉色微微一變,覺得方錦書說這樣的喪氣話真是有些打擊人。
依著她的意思,是不願跟魯國公府的人綁縛在一處的。可是偏偏拗不過竣國公,說什麼九皇子才是陛下欽定的國之正統,眼下變亂,無論將來誰為皇,都要儘早與王皇后一黨早早切割才好!
所以竣國公在逃亡時,才義無返顧地與方家一起,護送著瑞王妃母子出京。
沒想到一路逃亡到這裡,居然跑到了北鎮世子妃的弟弟這裡來了。
想到自己的三兒子跟北鎮王府的郡主退婚時撕破了臉,兩家也算鬧僵了。這個節骨眼,峻國公府一大家子跑到這裡來,豈不是要被這蘇落雲狠狠報復?
於是竣國公夫人連忙跟竣國公低聲商議,看看能不能挪個地方。
不過男人們卻並不覺得這算是什麼問題。
一旁的魯國公也聽見了,毫不介意道:“我的門生是水師的督軍,現在茂林縣裡派駐的兵將也都是水兵營的人馬。雖然那蘇縣丞的舅舅也是水師裡的統領,卻也得受督軍指揮。我的門生還會派兵來保護。一個小小的芝麻官,還能在這裡興風作浪?非常時期,他們姐弟若敢告密,立刻就將他們拿下處死。那北鎮王府有什麼本事?值得你們這麼忌憚?”
雖然京城裡來了各路藩王,可是他們可沒聽說北鎮王府派人來。
再說來了又如何?不過是偏地的落魄皇宗,各路藩王怎麼數,也數不到北鎮王府那裡去。
雖然關於北鎮世子和鐵面軍勾結的傳聞已經傳得沸沸揚揚的,但是京城認識韓臨風的顯貴看來,簡直就是滑稽之談。
看瑞王妃撩起了面紗,她身邊的侍衛卻緊張了起來。他們一路逃亡到這,都不讓這位瑞王妃在人前顯露真容,誰想到這位任性的王妃卻突然撩開了面紗,暴露了自己的行蹤。
領頭的侍衛統領是魯國公府的家臣,之前受了魯國公夫人的囑託,一定要細心些,千萬不可讓人發覺二小姐的影蹤。
所以他立刻拔出寶劍,想要斬殺了看到方二的蘇落雲他們。
不過蘇落雲跟從的侍衛可不是吃素的,還沒等那侍衛長領人過來,就已經紛紛抽刀護在了蘇落雲的身前。
就在這時,魯國公夫人她們也看到了蘇落雲,不由的心裡一驚,面面相覷。
方錦書卻不屑冷笑了一下,開口道:“她又不是六皇子的人,不必這般草木皆兵,且容我跟她說一會話。”
待侍衛退下,方錦書又往前走了兩步,上下打量著蘇落雲。都說梁州的水土不好,最傷人肌膚,可是面前的女子,似乎比離京前更添了幾許風韻。而且她的眼睛……
“你能看見了?”待看到蘇落雲的目光一直隨著她轉,方二驚詫道。
蘇落雲點了點頭,跟方錦書施禮後道:“請瑞王妃不必擔憂,我不過是暫居弟弟家中。這裡乃是窮鄉,並無京城耳目,您與家人自可放心離去。”
方二聞言,卻是自嘲地笑了一下,離開?她又能往何處去?
她當初不巧跟九皇子拌嘴,一氣之下不告而別,抱著兒子回了魯國公府,沒想到就這麼湊巧逃開一劫。
當皇宮發生宮變,瑞王府被團團包圍時,經驗老道的魯國公一下子就明白髮生了什麼。
雖然老六和老九都是他的女婿,可是如此權力相鬥下,親情又算得了什麼?六皇子容不下自的親弟弟,又怎麼會放過他的妻兒?
魯國公夫人一聽,只抱著二女兒和外孫痛哭流涕。她老蚌生珠,好不容易拼死生下的女兒,竟是來渡劫的嗎?
最後老夫妻倆商定一番,決定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將女兒和襁褓中的外孫送走,讓她去松原老家那裡避一避風頭,到時候,再看時局如何決定接下來的出路。
只是當時六皇子派人把守了驛站水路,方二在老家臣的鄉間院子躲避了許久。只是後來,京城居然大亂,魯國公府也收拾細軟,跟著幾大世家紛紛逃出了京城。
當初陛下派了好幾個人出來送信,其中還有一個他準備立九皇子為皇儲的聖旨,當初送出來時,本是想著投遞老臣,可惜那送信的人被追殺,匆忙就將聖旨扔入了京城府衙。
撿了這聖旨的人也知接了燙手山芋,最後這聖旨便送到了魯國公府。
現在魯國公府懷揣著聖旨,帶著二女兒和九皇子的遺孤,再加上另外幾家九皇黨一路逃亡,被自己親信的下屬,水師督軍安排到了這裡。
據那督軍說,自己倚重的下屬外甥在這裡任縣丞,前些日子還往茂林這裡派了兵,沒有什麼流民亂匪,相對也清淨些。
只是這幾家沒有想到,這裡的縣丞原來是北鎮世子妃的弟弟,而北鎮世子妃居然也在這裡。
雖然剛剛成了寡婦,可是方錦書臉上的倨傲卻絲毫未減,除了連日趕路的疲憊外,似乎也並無太多喪夫的憂傷。
她選了一處樹蔭下,坐在了侍女遞來的折凳上,倨傲地翹起下巴看著落雲道:“你……還沒生孩子?”
看落雲點了頭,她不由得嘲諷笑道:“他的年歲也不小了,居然娶了你這麼個不生的?什麼原因?沒請郎中看看?”
落雲看著這個逃亡路上的女人,並不想與她有什麼口舌之爭,只是再次福禮道:“既然諸位貴人前來,我讓弟弟儘早前來迎接諸位,還請諸位在這裡等候一下……”
看她領著丫鬟和侍衛走了,魯國公夫人才不輕不重地說著女兒:“你怎麼能隨便露臉?若是被有心人看到,傳揚出去可如何是好?”
方錦書不在意地又是冷笑一下:“如今諸王入京,自然是誰氣力大誰為皇,你和爹爹還真指望著哪位王爺好心眼,打入京城再將我們母子迎回去?如今我夫君死了,那皇后和六皇子那對奸母子才是箭靶子呢!又有誰會在意我們這失勢的孤兒寡母?”
一旁安歇的竣國公夫人聽了,不由得臉色微微一變,覺得方錦書說這樣的喪氣話真是有些打擊人。
依著她的意思,是不願跟魯國公府的人綁縛在一處的。可是偏偏拗不過竣國公,說什麼九皇子才是陛下欽定的國之正統,眼下變亂,無論將來誰為皇,都要儘早與王皇后一黨早早切割才好!
所以竣國公在逃亡時,才義無返顧地與方家一起,護送著瑞王妃母子出京。
沒想到一路逃亡到這裡,居然跑到了北鎮世子妃的弟弟這裡來了。
想到自己的三兒子跟北鎮王府的郡主退婚時撕破了臉,兩家也算鬧僵了。這個節骨眼,峻國公府一大家子跑到這裡來,豈不是要被這蘇落雲狠狠報復?
於是竣國公夫人連忙跟竣國公低聲商議,看看能不能挪個地方。
不過男人們卻並不覺得這算是什麼問題。
一旁的魯國公也聽見了,毫不介意道:“我的門生是水師的督軍,現在茂林縣裡派駐的兵將也都是水兵營的人馬。雖然那蘇縣丞的舅舅也是水師裡的統領,卻也得受督軍指揮。我的門生還會派兵來保護。一個小小的芝麻官,還能在這裡興風作浪?非常時期,他們姐弟若敢告密,立刻就將他們拿下處死。那北鎮王府有什麼本事?值得你們這麼忌憚?”
雖然京城裡來了各路藩王,可是他們可沒聽說北鎮王府派人來。
再說來了又如何?不過是偏地的落魄皇宗,各路藩王怎麼數,也數不到北鎮王府那裡去。
雖然關於北鎮世子和鐵面軍勾結的傳聞已經傳得沸沸揚揚的,但是京城認識韓臨風的顯貴看來,簡直就是滑稽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