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上加狂 作品
第120章 第 120 章
陛下抬眼看了看她,語氣和緩道:“學問再高,也是你的兒媳婦,你說梁州方言,看她敢不敢跟你打官腔?娶個知書達理的女子,總比娶個世家刁蠻任性的強,你沒看那方二的瘋魔勁兒?若是攤上這樣的兒媳婦,你再長吁短嘆也不遲。”
宗皇后想想方家老二的德行,倒是認同地又長嘆一口氣:也是,誰家要是不小心娶了那等恣意妄為的女子,那才真是糟心透頂呢!
就在這時,韓毅又道:“冊封宗家的聖旨,我已經擬好了,你貴為一國之後,若父兄無賞,你的臉面也過不去,所以朕準備封宗公為謹德侯,你那兄弟為爵,田邑封賞依從一等公侯。”
宗皇后既然懂事,在這均田推行的關鍵時刻不去見他父兄,韓毅也願意賣個自己髮妻面子,給他父兄體面。
雖然不能免了他們的田稅,可是多賞賜些田地也就有了。
宗皇后沒想到陛下竟然能主動封賞,不由得驚喜抬起頭來,這幾日父兄總是託人帶話,急著要見她,她都有些扛不住了。
沒想到當初揚言要跟岳父斷絕關係的韓毅,竟然主動賜下侯爵封位。
雖然沒有什麼實權,但是到底算是給了她這位皇后一份臉面,也讓她跟父兄見面時有推脫的藉口了。
她連忙跪下,謝謝陛下的這份封賞。
韓毅倒是照實說道:“說起來,也是朕疏忽了,這是你那揣著算盤的精明大兒媳婦來提醒朕的,說是你對宗家人一直稱病避而不見,太是辛苦。讓朕想想辦法,讓你能體面見見父兄。你要感謝,也一併謝謝你的大兒媳婦吧。”
宗皇后一愣,這才知道原來是蘇落雲私下裡替她的父兄討了封賞。虧得她方才還跟皇帝抱怨大兒媳婦不好相處。
宗皇后的臉兒有些抹不開,不過從陛下的宮殿裡出來,回到自己宮中時,看著桌子上有內侍監新送來的布匹,轉身吩咐人道:“明兒個天亮時,管內侍監再要些綿軟的料子來,太子妃的身子漸重。按習俗,本宮這個做婆婆的,該給自己的長孫縫製小肚兜了。”
盛媽媽連忙說:“您如今貴為一國之後,哪裡能操勞這些針線活,一個小肚兜,教內侍監準備著就是了。”
可是她話音剛落,一旁的周嬤嬤卻不贊同道:“皇后這麼做,是彰顯長輩慈愛,一針一線都是對龍嗣的祝福,你身為下人卻橫加阻攔,這便是挑唆皇后與太子親眷的關係。皇家家事便是國事,豈容你個下人多嘴?是不是宮規背得不熟啊?”
周嬤嬤不光矯正皇后的言行,這建康宮裡所有下人的言行也在她這個女官的考量之內。
依著她看,宗皇后雖然有些夾雜不清,但是多半是身邊這些短見識的嬤嬤下人攛掇的。
尤其是這盛媽媽雖入了宮,依然是偏鄉小府的見識,又對太子妃有些莫名的敵意,總是時不時進進讒言。
這樣的行為,若是不早早斥責矯正了,豈不是遮蔽聖聽,留下禍患?
這周嬤嬤剛被陛下派來的時候,宗皇后可沒將她放在眼裡。可是後來她才發現這位正四品的周嬤嬤態度不卑不亢,可是說話都是有根有據,而且她有錯處,那嬤嬤真是會報呈言官記錄下來。
古往今來,遭到彈劾的皇后,都是因為言語德行有失,被拿了鐵證,才被皇帝廢后。
宗氏剛剛嚐了做皇后的甜頭,還不想當廢后。
陛下要接受言官的監督,皇后也是如此。尤其是進了一回佛堂之後,宗氏也知曉了厲害,所以聽周嬤嬤在申斥盛媽媽,她也假裝在找絲線沒有搭話。
跟京城裡的貴婦們相處久了,那大家僕人的做派,宗皇后也算見識到了。
有時候,皇后跟夫人們在一處交際,盛媽媽不知深淺突然冒出一嘴來,雖然別的夫人都看在她是皇后的嬤嬤份上,並未出言奚落,可是宗皇后自己都覺得有些不自在了。
論起宮廷禮儀上,還是周嬤嬤和她教出來的宮人像樣子。宗皇后心裡暗想著,過幾日就尋個藉口,給些銀子,讓盛媽媽回梁州老家去吧。
總不能因為下人沒有見識,讓她這個皇后也跟著跌份兒吧。
等皇后親手縫製的百福肚兜被送到太子寢宮時,落雲看著細密的針腳也知道婆婆用心了。
香草看見了也感慨道:“這種針法最是費勁兒,皇后真是用心了,我聽來送肚兜的周嬤嬤說,皇后連花了幾日才繡好呢。太子妃,您總算是以心換心,換來些真情。”
落雲笑著讓侍女將這小肚兜收好,看了看香草、寄秋,懷夏他們,說道:“我聽說皇后讓盛媽媽回了梁州,倒是提醒了我一件頂要緊的事兒,你們的年齡也不小了,若是在宮裡蹉跎了歲月,只怕出去也不好找人家了。我讓趙小將軍為你們在軍中尋覓些品行尚好的年輕小夥子,若你們有別的想法,也可以跟我說。”
香草和寄秋聽聞,嚇了一跳,尤其是香草,眼圈都紅了道:“大姑娘,是我哪做得不好,您不要我了?”
她也是真急了,竟然喊出了“大姑娘”這稱謂。
其實香草並不是頂機靈的丫頭,有時言語也冒冒失失的,可是落雲卻一直將她留在身邊。
因為她忘不了,在自己最黑暗無助的那段日子裡,是香草和田媽媽不離不棄,自願跟著她回鄉下的。
機靈的丫鬟滿地都是,可是香草的赤誠忠心無人能比。
現在田媽媽年歲已大,跟著她回京城後,便在太子的安排下告老回去安享晚年了,她的兩個孫子,如今也去內侍監領了選買的差事。
而香草她們這些丫頭,落雲自然也不會留她們蹉跎到老,自是盡心要給她們安排個好歸宿。
不過懷夏卻在一旁默不作聲,表情甚是糾結。
落雲知道自己眼下離不得人,也是打算先給丫鬟們將親事定下來,等她生產之後再張羅嫁丫鬟的事情。
不過這個懷夏,卻是不能再多留了。
宗皇后想想方家老二的德行,倒是認同地又長嘆一口氣:也是,誰家要是不小心娶了那等恣意妄為的女子,那才真是糟心透頂呢!
就在這時,韓毅又道:“冊封宗家的聖旨,我已經擬好了,你貴為一國之後,若父兄無賞,你的臉面也過不去,所以朕準備封宗公為謹德侯,你那兄弟為爵,田邑封賞依從一等公侯。”
宗皇后既然懂事,在這均田推行的關鍵時刻不去見他父兄,韓毅也願意賣個自己髮妻面子,給他父兄體面。
雖然不能免了他們的田稅,可是多賞賜些田地也就有了。
宗皇后沒想到陛下竟然能主動封賞,不由得驚喜抬起頭來,這幾日父兄總是託人帶話,急著要見她,她都有些扛不住了。
沒想到當初揚言要跟岳父斷絕關係的韓毅,竟然主動賜下侯爵封位。
雖然沒有什麼實權,但是到底算是給了她這位皇后一份臉面,也讓她跟父兄見面時有推脫的藉口了。
她連忙跪下,謝謝陛下的這份封賞。
韓毅倒是照實說道:“說起來,也是朕疏忽了,這是你那揣著算盤的精明大兒媳婦來提醒朕的,說是你對宗家人一直稱病避而不見,太是辛苦。讓朕想想辦法,讓你能體面見見父兄。你要感謝,也一併謝謝你的大兒媳婦吧。”
宗皇后一愣,這才知道原來是蘇落雲私下裡替她的父兄討了封賞。虧得她方才還跟皇帝抱怨大兒媳婦不好相處。
宗皇后的臉兒有些抹不開,不過從陛下的宮殿裡出來,回到自己宮中時,看著桌子上有內侍監新送來的布匹,轉身吩咐人道:“明兒個天亮時,管內侍監再要些綿軟的料子來,太子妃的身子漸重。按習俗,本宮這個做婆婆的,該給自己的長孫縫製小肚兜了。”
盛媽媽連忙說:“您如今貴為一國之後,哪裡能操勞這些針線活,一個小肚兜,教內侍監準備著就是了。”
可是她話音剛落,一旁的周嬤嬤卻不贊同道:“皇后這麼做,是彰顯長輩慈愛,一針一線都是對龍嗣的祝福,你身為下人卻橫加阻攔,這便是挑唆皇后與太子親眷的關係。皇家家事便是國事,豈容你個下人多嘴?是不是宮規背得不熟啊?”
周嬤嬤不光矯正皇后的言行,這建康宮裡所有下人的言行也在她這個女官的考量之內。
依著她看,宗皇后雖然有些夾雜不清,但是多半是身邊這些短見識的嬤嬤下人攛掇的。
尤其是這盛媽媽雖入了宮,依然是偏鄉小府的見識,又對太子妃有些莫名的敵意,總是時不時進進讒言。
這樣的行為,若是不早早斥責矯正了,豈不是遮蔽聖聽,留下禍患?
這周嬤嬤剛被陛下派來的時候,宗皇后可沒將她放在眼裡。可是後來她才發現這位正四品的周嬤嬤態度不卑不亢,可是說話都是有根有據,而且她有錯處,那嬤嬤真是會報呈言官記錄下來。
古往今來,遭到彈劾的皇后,都是因為言語德行有失,被拿了鐵證,才被皇帝廢后。
宗氏剛剛嚐了做皇后的甜頭,還不想當廢后。
陛下要接受言官的監督,皇后也是如此。尤其是進了一回佛堂之後,宗氏也知曉了厲害,所以聽周嬤嬤在申斥盛媽媽,她也假裝在找絲線沒有搭話。
跟京城裡的貴婦們相處久了,那大家僕人的做派,宗皇后也算見識到了。
有時候,皇后跟夫人們在一處交際,盛媽媽不知深淺突然冒出一嘴來,雖然別的夫人都看在她是皇后的嬤嬤份上,並未出言奚落,可是宗皇后自己都覺得有些不自在了。
論起宮廷禮儀上,還是周嬤嬤和她教出來的宮人像樣子。宗皇后心裡暗想著,過幾日就尋個藉口,給些銀子,讓盛媽媽回梁州老家去吧。
總不能因為下人沒有見識,讓她這個皇后也跟著跌份兒吧。
等皇后親手縫製的百福肚兜被送到太子寢宮時,落雲看著細密的針腳也知道婆婆用心了。
香草看見了也感慨道:“這種針法最是費勁兒,皇后真是用心了,我聽來送肚兜的周嬤嬤說,皇后連花了幾日才繡好呢。太子妃,您總算是以心換心,換來些真情。”
落雲笑著讓侍女將這小肚兜收好,看了看香草、寄秋,懷夏他們,說道:“我聽說皇后讓盛媽媽回了梁州,倒是提醒了我一件頂要緊的事兒,你們的年齡也不小了,若是在宮裡蹉跎了歲月,只怕出去也不好找人家了。我讓趙小將軍為你們在軍中尋覓些品行尚好的年輕小夥子,若你們有別的想法,也可以跟我說。”
香草和寄秋聽聞,嚇了一跳,尤其是香草,眼圈都紅了道:“大姑娘,是我哪做得不好,您不要我了?”
她也是真急了,竟然喊出了“大姑娘”這稱謂。
其實香草並不是頂機靈的丫頭,有時言語也冒冒失失的,可是落雲卻一直將她留在身邊。
因為她忘不了,在自己最黑暗無助的那段日子裡,是香草和田媽媽不離不棄,自願跟著她回鄉下的。
機靈的丫鬟滿地都是,可是香草的赤誠忠心無人能比。
現在田媽媽年歲已大,跟著她回京城後,便在太子的安排下告老回去安享晚年了,她的兩個孫子,如今也去內侍監領了選買的差事。
而香草她們這些丫頭,落雲自然也不會留她們蹉跎到老,自是盡心要給她們安排個好歸宿。
不過懷夏卻在一旁默不作聲,表情甚是糾結。
落雲知道自己眼下離不得人,也是打算先給丫鬟們將親事定下來,等她生產之後再張羅嫁丫鬟的事情。
不過這個懷夏,卻是不能再多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