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上加狂 作品

第127章 番外

    他最近的詩詞歌賦,在才女妻子的點撥下進步不少,正是愁著胸中少了真山真水的震盪,寫不出“黃河之水天上來”的豪邁。

    不過他要乘船同行的要求,被兄長毫不留情地拒絕了。

    畢竟要帶著自己的親親老婆去玩,幹嘛要帶著個酸詩人?人家居然悶聲不響,坐著遊船就走了。

    這出遊的第一站,便是應了落雲的要求先到了雲州。

    那雲州離京城不遠,在開春時,景色宜人,所以韓臨風帶著落雲去那遊山玩水,再順便見見故人。

    這兩年裡,落雲沒少寫信邀漁陽公主回京。

    她知道這位故人愛熱鬧,每當京城裡要舉行別樣精緻的宴會時,都是提前邀約,可最後都被漁陽公主拒絕了。

    在落雲生產後不久,漁陽便在雲州誕下了一個女嬰。畢竟是高齡生女,當時差一點就難產了。

    據說趙棟當時也去了,可惜漁陽不讓他進門,他只能在門外急得團團轉。

    一輩子都任性驕縱的女人,在人到中年的時候,總算聽了她母親的一句勸,此後餘生,不必將精力鋪在男人的身上。

    不過聽聞落雲來了,漁陽公主倒是帶著女兒和僕役,親自在河埠頭迎接了太子與太子妃。

    只是再見時,落雲差點認不出故人來。

    以前總是穿著精緻華美衣袍的女子,如今身上穿的卻是未曾染色的棉麻長衫,式樣也從了簡單,並沒有太花哨的剪裁。那一頭半白的頭髮上也無頭釵裝飾。

    落雲知道,她這是在為父母守孝。因為就在去年,被幽禁的王皇后也因為一場重病,悄然離去了。

    曾經的一國之後,因為是戴罪之身,又因為太上皇的遺言,不准她入皇陵,死去的時候連個訃告都沒有半張。

    漁陽公主不好給王皇后明晃晃的守孝,只能在平日裡穿素色衣服,默默哀悼母親。

    雖然大魏不時興三年長孝,往往只要守上三月即可。不過一想愛熱鬧玩樂的漁陽公主,似乎為了彌補自己年輕時忤逆母后的虧欠,結結實實地為母親守起了長孝。

    她生的女兒小名叫芙兒,長得粉雕玉砌,可愛極了。

    小女娃一看到帶著些異域血統,高鼻鼓臉的皇孫希兒時,便目不轉睛地看,還趁著大人們不注意,走過去一把抱住了自己的晚輩希兒,在他的臉上溼噠噠地親了一大口。

    趁著侍女帶著兩個小的在田埂間玩耍時,落雲與漁陽在田間散步,倒是也能說說私房話了。

    她們倆雖然長久沒有見面,可是情誼未斷,一直互通著書信

    當初那遊山樾意圖謀反,到處煽風點火,甚至跑到了漁陽這裡搬弄是非,指望著她以太上皇長公主的身份去京城站隊的時候,漁陽也是派人送信,將遊山樾他們的手腳都一五一十地告知了落雲。

    用漁陽的話講,不居於下位,不知民間疾苦。

    她以前在京城裡時,每日都是吃喝玩樂,觥籌交錯間度過,也不覺得這麼做有什麼不對。

    可是來到了雲州,看著自己封地上佃農因為交不起租,哭喊著攔住了她的轎子,懇請著不要讓莊頭帶走他年幼的女兒時,她才算懂了民間疾苦。

    自己父皇魏惠帝雖然是個疼愛子女的好父皇,可是對於天下百姓來說,卻不是個好皇帝。

    而韓毅父子對於天下百姓來說,卻是某種意義上的生機與救贖。

    看清了這一點,漁陽自然不會站在那些世家一面,去參和京城的動亂。

    她如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自己的女兒身上。就像封地農田的秧苗一樣,看著小芙兒一天天的長高,看似平淡乏味的日子都充滿了無盡的希望。

    落雲問她為何不回京城?因為趙棟將軍跟太子私下飲酒時,也曾吐露了當初因為誤會而與公主匆匆和離的悔意,若是現在回去,相信也能破鏡重圓。

    漁陽公主卻雲淡風輕地一笑:“我又不是年紀輕輕的小姑娘了,有什麼原不原諒的?其實人少了誰,都能舒心過日子。想想我以前的執著不開化,累人累己,自己回想都覺得有些可悲可笑……生了女兒,才知為人母之心,我也不希望女兒沾染了我的偏執……再說我在雲州這麼過挺好的,不用擔心著自己哪裡做得不好,惹人厭煩……至於芙兒,我也沒禁著她跟她父親相見。前些日子,歸北那孩子還帶著他的兒子來跟芙兒玩呢。我的芙兒有父母,有兄長疼愛,便足矣。我現在很適應鄉下的日子,若是再回京城,那裡也不是我年輕時的京華重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