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鴻爪ad 作品
第三百二十四章:王安石的原罪
所以王安石變法,寄希望於收上錢來後再行仁義,從人性上就行不通。因為錢在收上來的過程中就已經被貪墨得所剩無幾了。等收上來後,掌握錢糧的未必捨得使用。
正確的做法是一邊徵收錢糧,一邊行仁義。使得增收的錢糧與所行仁義所需的耗費相當。
這樣,朝廷重臣能夠看到收上來的數字,卻見不到太多收上來的餘錢,自然有動力去監督下屬有沒有落實仁義。
畢竟自己地位更高都沒先享受仁義。克己復禮,先滿足百姓的仁義。
王安石其實注意到了這一點,所以終其一生克己復禮,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才享有王荊公,舒王的美譽。
然而,割裂手段與目的的結果是天下只有一個王安石。其手下人可未必都能克己復禮。導致大量的人躲在道德楷模王安石的庇護下結黨營私。
也因而,新黨再王安石去世後徹底腐化墮落,新法的執行也各種被歪曲扭轉。
除此方法論上割裂手段與目的之外,王安石在哲學核心上的漏洞更是大得驚人。
新黨既然已經拋棄是舊黨天下之財有定數,肯定了財富的增長變動。其內核就是表明我們可以建設一個更好的世界,而世界也必然變得更好。區別在於不由舊黨實現就由新黨實現。不由大宋實現就由後續的某一王朝實現。….世界最終會選擇最能實現其價值的朝廷與官僚。
防槓申明,別急著捍衛天下之財有定數,如果支持這個,請想象一下如果你們回到三國魏晉南北朝或者五代十國這類人口稀少的戰亂時代,你們到底能不能享受到最多的財富。
正確的做法是一邊徵收錢糧,一邊行仁義。使得增收的錢糧與所行仁義所需的耗費相當。
這樣,朝廷重臣能夠看到收上來的數字,卻見不到太多收上來的餘錢,自然有動力去監督下屬有沒有落實仁義。
畢竟自己地位更高都沒先享受仁義。克己復禮,先滿足百姓的仁義。
王安石其實注意到了這一點,所以終其一生克己復禮,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才享有王荊公,舒王的美譽。
然而,割裂手段與目的的結果是天下只有一個王安石。其手下人可未必都能克己復禮。導致大量的人躲在道德楷模王安石的庇護下結黨營私。
也因而,新黨再王安石去世後徹底腐化墮落,新法的執行也各種被歪曲扭轉。
除此方法論上割裂手段與目的之外,王安石在哲學核心上的漏洞更是大得驚人。
新黨既然已經拋棄是舊黨天下之財有定數,肯定了財富的增長變動。其內核就是表明我們可以建設一個更好的世界,而世界也必然變得更好。區別在於不由舊黨實現就由新黨實現。不由大宋實現就由後續的某一王朝實現。….世界最終會選擇最能實現其價值的朝廷與官僚。
防槓申明,別急著捍衛天下之財有定數,如果支持這個,請想象一下如果你們回到三國魏晉南北朝或者五代十國這類人口稀少的戰亂時代,你們到底能不能享受到最多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