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夢 作品

212章 晴雯不給林黛玉開門

 如今父母雙亡,無依無靠,現在他家依棲。如今認真淘氣,也覺沒趣。”

 一面想,一面又滾下淚珠來。正是回去不是,站著不是。

 此處還是說到了崇禎皇帝的天然劣勢,也就是他接手大明朝,沒有父母兄弟真心幫他,也沒有真正有能力,屬於他的幕僚團隊,他幾乎就一直是一個孤家寡人,獨自維持這個朝廷。

 到了生死關頭,也沒有人真的在於他的生死,所以崇禎那時的心理是非常無助的,所謂是“站著也不是,回去也不是。”

 回去就是等死,站著也沒人給他開門,如此情形,真是如作者開篇所說的,復還了事情的本質。

 正沒主意,只聽裡面一陣笑語之聲,細聽一聽,竟是寶玉、寶釵二人。

 林黛玉心中益發動了氣,左思右想,忽然想起了早起的事來:“必竟是寶玉惱我要告他的原故。但只我何嘗告你了,你也打聽打聽,就惱我到這步田地。你今兒不叫我進來,難道明兒就不見面了!”

 此後,崇禎皇帝殉國,而寶玉這個“大明,”則逃到了南方,確實是從此以後,就不見面了。

 越想越傷感,也不顧蒼苔露冷,花徑風寒,獨立牆角邊花陰之下,悲悲慼慼嗚咽起來。【甲戌側批:可憐殺!可疼殺!餘亦淚下。】

 原來這林黛玉秉絕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鳥棲鴉一聞此聲,俱忒楞楞飛起遠避,不忍再聽。真是:

 花魂默默無情緒,鳥夢痴痴何處驚。【甲戌側批: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原來是哭出來的。一笑。】

 因有一首詩道:

 顰兒才貌世應希,獨抱幽芳出繡閨;

 嗚咽一聲猶未了,落花滿地鳥驚飛。

 這首詩,暗寫了在此之後,崇禎皇帝孤獨殉國的情形,出繡閨,就是出皇宮,嗚咽模擬死時的聲音,落花是代指亡國,用鳥驚飛來比喻人們驚慌失措逃離的場景。

 那林黛玉正自啼哭,忽聽“吱嘍”一聲,院門開處,不知是那一個出來。要知端的,且聽下回分解。

 【甲戌側批:每閱此本,掩卷者十有八九,不忍下閱看完,想作者此時淚下如豆矣。】

 這個脂批太重要了,脂批為何說作者此時淚下如豆?因為我們前文裡判斷的,作者是崇禎的三兒子,寫自己的父親如此遭遇,如何能不淚下如豆呢!

 【甲戌:此回乃顰兒正文,故借小紅許多曲折瑣碎之筆作引。】

 到這裡這回就完了,黛玉葬花就在下一回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