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章 葬花吟解析3
落花詩冊是唐伯虎每次葬花之後,都作一首桃花詩,連接而成的,而紅樓夢這本書,就是如此,他們是一個個真實的歷史拼接而來的。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你們原本是潔淨的來,還是讓你們潔淨的去吧,總強過掉進於汙淖的渠溝。
這就是開頭癩頭和尚所說,“復還本質”的意思,就是將眾兒女的本來面目,原原本本的還原到大觀園裡,就像照鏡子一樣真實,只不過這鏡子是風月寶鑑。
雖然復原了本質,但是這鏡子是兩面皆可照人的,只有照背面才能照進真相,照正面的話,則只能看到掩住真實面目的一眾美人。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你如今死去我收葬,未卜我身何日喪,這一句裡的“儂”,是一個非常迷惑人的字眼,因為它可以表示你,也可以表示“我”,所以看起來有點傻傻分不清的感覺。
儂是一個方言,在江南地區大多表示“你”,但是在舊古詩裡,它還有我的意思。
我們還是用名字加在代詞後面的方法,來複還其本質。
真意是:爾(花魂)今死去儂(鳥魂)收葬,未卜儂(鳥魂)身何日喪?
就是現在花瓣片片死去,黛玉收葬,黛玉卻不知道自己喪命的日期。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你(黛玉)如今葬花別人笑你痴,他年安葬你的又是誰呢?這裡的他年,不是常人理解的後四十回,而是已經在書中出現過了,看過前文的朋友都知道了。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眼看這春天即將結束,花兒漸漸的都落了,其實這就是紅顏老死的時候。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當春天徹底走到盡頭,紅顏也徹底衰老,花落與人亡互不相知。
也就是說:花落的時候與人亡的時候,他們互相是不知道的。
其實《紅樓夢》流行以來,大家也都不知道,人們只依據字面推測,黛玉之死是在春天,但是這裡,指的卻是崇禎皇帝的死亡,就是在春天,只不過花當時不知道。
而寶玉這個花魂的死亡,黛玉這個鳥魂也是不知道的。雙方是相隔開,不在同一時空的,所以葬花吟裡,才有如此濃烈的離別之意。
這首詩後面有脂批說:
【餘讀《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悽楚感慨,令人身世兩忘,舉筆再四不能加批。有客曰:“先生身非寶玉,何能下筆?即字字雙圈,批詞通仙,料難遂顰兒之意。俟看過玉兄後文再批。”噫嘻!阻餘者想亦《石頭記》來的?故擲筆以待。】
當脂硯齋讀到葬花吟的時候,舉筆再四也不能加批。從這句話裡可以看到,加註批語也是有某種需要的,否則就完全可以不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