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君王豈能與百姓共天下?
韓國公府。
整整一上午,李善長都在焦躁中度過,直到下午,李存義方才匆匆地趕回來。
親軍都尉府滿城抓人,如此多的人出動,裡面說沒有淮西勳貴的眼線是不可能的。
李存義入了廳堂,一連喝下兩杯茶水,李存義快冒煙的嗓子才舒服許多。
他長舒了一口氣,說道:“兄長,查清楚了,親軍都尉府抓捕的正印官,全部都是帶著空白印冊的官員,一個都沒漏掉!”
李善長有心理準備,饒是如此,仍舊心神俱震,他眉頭緊鎖,問道:“你手下的探子就沒提前知曉消息?傳遞消息給你?”
李存義苦笑,說道:“兄長有所不知,毛驤那廝得了聖上旨意,抓捕之前將消息封鎖得風雨不透,我手下的探子不過是普通的小旗,也是臨到了驛所才知道要抓誰。”
朱元璋對此事極為關注,故毛驤下了大力氣。
抓捕正印官前消息封鎖,直到抓捕之後,消息才不脛而走,沒有再封鎖。
胡惟庸與汪廣洋兩個人的摺子上得早了。
他們若再晚些呈遞奏摺,都不用送到宮裡,就該知道到底是發生了何等大案。
不過話又說話來,以胡惟庸的狡詐與汪廣洋的老辣,未必猜不到親軍都尉府抓人的真正原因。
他們呈遞奏摺,更多還是為了撇清關係,明哲保身!
待李存義將整件事都講述完,李善長一聲長嘆,喃喃道:“哎!好你個毛驤,心狠手辣,做得太絕了!”
毛驤的動作太快了,消息沒有半點透露,倒黴的正印官們幾乎被一網打盡。
李善長的身子微微搖晃兩下,嚇得李存義忙過來攙扶:“兄長?!兄長怎麼了?”
李善長頭暈目眩,他緩了好一會兒才恢復了正常。
“完了,全完了!”
若是因為別的小事情,拼著再惡一次朱元璋,李善長都能為眾官員求情。
可空印之事事關朝廷的律法,更關乎大明的財政收入,亦涉及戶部。
對於朱元璋的性子,李善長太瞭解了,那是個掌控欲極強的君王。
有人將手伸到了戶部,伸入了大明的錢袋子裡面,朱元璋能忍得了?不殺出個血流成河、人頭滾滾來,朱元璋不會罷手。
李存義聽兄長說“完了”,他也慌了神兒,連忙說道:“那……那我們該怎麼辦?”
李善長閉上了眼睛,穩住心神。
不能亂,不能亂,越是危急的時刻越要冷靜!
良久,李善長才從沉思中睜開眼,道:“存義,去備車,吾要出門一趟。”
李存義傻眼了,道:“兄長,陛下給你下了禁足令,不準兄長出門……”
李善長雙眼一瞪,道:“都什麼時候了,還管那禁足令?速速備車去誠意伯府!”
有困難,找劉基,這是李善長為官二十年來,一直秉承的制勝法寶。
想來想去,滿朝文武中能幫得了李善長的,只有劉伯溫了,雖然兩人一直處於敵對關係,但李善長覺得劉伯溫跟自己一樣,都是士大夫,在大是大非面前會站在自己這邊。
李存義去準備車馬,李善長則走到了屋外,望著陰沉的天空怔怔出神。
“人這一生啊,功名利祿怎麼就放不下呢?哎!”
洪武四年,李善長因病辭官,從此遠離朝堂。
未過多久,李善長病癒重歸應天,這一去一歸,讓李善長深切地感受到了什麼叫人走茶涼。
他叱吒風雲了一輩子,臨老了怎麼都不甘心,待在老家成為一無人問津的老頭子。
世人都說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他隱居過起了閒雲野鶴的神仙日子,在旁人眼中值得羨慕,只有李善長自己知道,他從未忘記應天的功名利祿。
不多時,李存義準備好了車馬。
李善長從家中後門小巷子離開,乘坐的是家中最普通不起眼的馬車。
應天的街道上人來人往,百姓已經從上午親軍都尉府到處抓人的騷亂中平息下來,該做工做工,該吃喝吃喝,反正官員的
事情與他們沒什麼關係。
每日忙於生計、吃喝,要不就是為自己找些樂子,對天下大勢毫無興趣,更參與不到其中。
瞧著芸芸眾生的模樣,李善長有了深深的危機感,卻已經下了決心。
一定要保住涉事的正印官員!
他不能淪為與外面那些百姓一樣的下場,在這天下的棋盤上,就算做不了棋手,也要做一個有分量的棋子!
如果朱皇帝真的將所有正印官斬殺,他這個諸公之首的韓國公,可能就真的從朝堂上榮譽退休,查無此人了,他絕不甘心悄無聲息地離開,他必須保住在朝堂中的基本盤!
車門穿過應天城的大街小巷,過了半個時辰才抵達誠意伯府。
李存義親自去叫門,不多時,劉伯溫的長子劉璉出來相迎,與李存義盤桓了片刻,匆匆入府中通稟。
誠意伯府內。
應天城的風波,並未吹到誠意伯府來,劉伯溫這幾日身子不適,索性待在家中休養。
坐在一張黃梨花四出頭官帽椅子上,望著家中一池的錦鯉,時不時扔些魚食下去,引得魚兒爭相進食,品茶觀魚很是愜意。
不過很快,劉伯溫的愜意生活就被打破了。
長子劉璉來到他身邊,輕聲說道:“父親,韓國公與李存義李大人來訪。”
李善長來了?
劉伯溫眯起眼睛,笑道:“韓國公連聖上的禁足令都不顧,跑來我誠意伯府,看來是有大事啊。”
今日親軍都尉府滿城抓人,搞得應天城雞飛狗跳人心惶惶,劉伯溫當然也收到了消息,不過他並未讓劉璉去打探緣由,越是混亂的時候,一動不如一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