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帆的手段
工部尚書趙俊揣著手,低聲說道:“今日早朝,陛下一定會商議軍務的事情,兩位大人,你們意下如何?”
前幾年,上任工部尚書薛祥因為中都案一事被處死,後趙俊升任尚書職位,不過對比於薛祥,他卻是小心謹慎了不少,準備先探一探口風。
戶部尚書樓覃笑而不語,倒是一邊的刑部尚書呂宗藝眉頭微皺,嘟囔著:“不好,不好……”
趙俊小心地問道:“哦?呂尚書覺得,楊大人提出的軍務改革不好麼?”
呂宗藝搖了搖頭,一本正經地說道:“非也,軍務改革一旦開啟,被查處的人沒有一千也有八百,那我刑部明年大半年都不用忙別的了。”
啊?
趙俊聞言哭笑不得,正欲說兩句,就聽到雲奇那標誌性的洪亮嗓音:“陛下駕到!”
群臣瞬間整理衣冠站好,待朱元璋進入奉天殿正殿後,跪拜山呼行禮。
行禮結束後,朱元璋便開始了例行的商議國事,從北方的邊防到南邊明年的防水患,從年末的祭典到藩王的王府建造,這一商議就過去了一個時辰。
最後朱元璋清了清喉嚨,說道:“政務都商議完了,咱說一件最近讓咱猶豫的事情,諸位愛卿應當也知道了,順天府知府楊帆,給咱上了不少奏疏,裡面提到了軍務變革的事情。”
群臣都聚精會神地聽著,可以說這件事,整個應天城的官場就沒有人不關注的。
“楊帆說,這軍戶的日子過得苦,這才有了順天府白蓮教的亂子,遍佈順天府各縣,甚至還差點讓魏國公出事,所以這變革是非施行不可的,諸位愛卿都說一說吧。”
朱元璋舉棋不定,眾人都看得出來。
胡惟庸神色平靜,目光往某處望了一眼,立刻就有一官員站了出來。
“陛下,臣朱夢炎,有話要說。”
這位朱夢炎來頭可不小,他的祖父朱粹中是宋朝末年漕貢進士,一家三代人,橫跨了三個朝代。
朱夢炎從小得到朱粹中的指導,在元朝至正十一年得了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浙江按察司經歷、禮部員外郎等。
洪武十一年六月,也就是今年年中,才升任了禮部尚書。
朱元璋來了興致,想聽聽朱夢炎這禮部尚書,對軍務改革有什麼看法。
只聽到朱夢炎恭敬地說道:“陛下,臣認為邊疆戰事尚未平息,需要將士們效命,貿貿然做變革,會導致軍心不穩,故此時進行軍務改革,不妥當。”
朱夢炎話音落下,就聽一位御史臺的言官也站出來,附和道:“臣附議!軍中的制度已經延續很久,而我大明軍隊所向睥睨,這不正證明了當今軍務制度的優良?若是按照楊大人的意思胡搞亂搞,那才是取亂之道!”
朱元璋揹著手來回踱步,他沒有讚賞朱夢炎與那御史言官的話,也沒有批評他們,他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你們還有其他看法嗎?”
朱夢炎緩緩地退回了位置,這對軍務改革反對的第一槍,朱夢炎已經打響了,就看後面胡惟庸的安排了。
曹國公李文忠緩步走出,道:“陛下,臣倒是覺得楊大人提出的改革頗有見地,其中對軍戶家中所種田地免徵面積擴大、減少‘軍戶參軍五丁’方可考取功名,以及設立官員監督軍官防止貪墨軍戶糧餉等建議,都頗有道理。”
李文忠一站出來,立刻有不少的官員暗暗點頭。
然而李文忠剛說完,就有一人反對,御史大夫陳寧站了出來。
“曹國公所言未免太草率了,這軍務改革要單獨設立一監察機構,所涉及的官員數量太大,且楊帆覺得這監察機構要獨立於六部,甚至還不受中書省節制。”
陳寧露出一臉的憂慮之色,道:“請問曹國公,這新的監察機構既然沒有約束,您怎麼保證它不會內部腐敗成風?與各級將官勾結?到時候他們沆瀣一氣,壓榨軍戶,豈不是本末倒置?”
李文忠冷哼一聲,說道:“軍中的事情,陳大人一個文官怎麼懂得?吾覺得楊大人的建議每一條都切中要害,若是能實行下去,對於軍戶來說,將是一個絕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