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楚國曆代君主5
楚成王(出生年不詳-公元前626年),羋姓,熊氏,名惲。在位45年。漢族,郢(今宜城楚皇城,一說今江陵紀南城)人。
春秋時楚國國君,楚文王之子,母親是楚文夫人息媯。公元前672年殺其兄楚堵敖而即位,公元前638年,在泓之戰中戰敗宋襄公,稱雄中原。
公元前626年,被太子商臣(楚穆王)和潘崇逼死。楚成王是楚文王少子。公元前671—公元前626年在位。
公元前672年,依靠隨國(今隨州市西北)支持,殺死其兄楚王堵敖,奪得君位。即位後盡力結好中原諸侯,以“布德施惠”、“結好諸侯”和重貢周王來鞏固王位。同時借周惠王之命,鎮壓夷越,大力開拓江南。
公元前655年以來,先後滅貳、谷、絞、弦、黃、英、蔣、道、柏、房、軫、夔等國。曾接待出亡的晉公子重耳即後來的晉文公。時齊桓公稱霸,故屢用兵中原與齊爭霸。
魯僖公四年(公元前656),懾於齊桓公兵威,與齊結召陵之盟,暫時和中原諸侯和好休兵。
次年,率師滅齊之盟國弦(今河南息縣)。後又滅黃(今河南民權東南)。
齊桓公死後,因宋襄公欲稱霸,故又與宋爭鬥。二十一年,盂之會,執宋襄公。
公元前638年,派兵救鄭,與宋軍戰於泓水,射傷意欲稱霸的宋襄公,擊敗宋軍,宋襄公在是役受傷死,楚國軍威大振,楚自此稱雄中原。
二十八年,城濮之戰為晉所敗,向中原發展受阻。
魯文公元年(公元前626),欲廢太子商臣,商臣率兵圍王宮,望救不得,遂自縊。死前問諡號,回答是“靈”,即死後將被稱為楚靈王,不滿意;於是又回答是“成”,才肯自殺,被諡為楚成王。
史料記載:太四十六年,初,成王將以商臣為太子,語令尹子上。子上曰:“君之齒未也,而又多內寵,絀乃亂也。楚國之舉常在少者。且商臣蜂目而豺聲,忍人也,不可立也。”王不聽,立之。後又欲立子職而絀太子商臣。商臣聞而未審也,告其傅潘崇曰:“何以得其實?”崇曰:“饗王之寵姬江羋而勿敬也。”商臣從之。江羋怒曰:“宜乎王之慾殺若而立職也。”商臣告潘崇曰:“信矣。”崇曰:“能事之乎?”曰:“不能。”“能亡去乎?”曰:“不能。”“能行大事乎?”曰:“能。”冬十月,商臣以宮兵圍成王。成王請食熊蹯而死,不聽。丁未,成王自絞殺。商臣代立,是為穆王。
齊楚爭霸:楚文王時期,齊、楚已呈對峙之勢,但楚國因楚文王早死,堵敖在位三年,統治集團內部鬥爭激烈,楚成王年幼即位,子元亂國,至公元前664年(楚成王八年,齊桓公二十二年)子元亂平、子文被任為令尹,楚國政局才漸趨穩定。
其間歷經十餘年,楚國無力外顧,社會經濟發展當亦受到影響。
齊桓公則氣勢正盛,橫行中原,號稱“侯伯”。
齊、楚對比,楚國暫時落後了。楚成王、斗子文執政後,面對齊桓公這位赫赫威名的第一霸主,他們毫不氣餒,一方面立足於實際,巧與周旋,另一方面則捕捉時機,大膽進取,在與齊桓公的爭霸中,有聲有色,取得了重大的業績。
公元前671年,楚成王初立,由於齊國強大,楚國採取了尊周親諸侯政策。“(成王)初即位,布德施惠,結好於諸侯。使人獻天子,天子賜胙。
楚國這一策略,不僅取得了與齊等華夏之國抗衡的合法地位,而且以奉周天子之命為由,大力攻伐不臣之國,開拓疆城。鄭國地處中原腹地,是當時齊、楚爭奪的焦點。
自公元前666年楚子元伐鄭失敗後,楚成王、斗子文於公元前659年、658年、 657年三年中連續攻鄭,鄭國招架不住,鄭文公已欲求和。鄭大夫孔叔以“齊方勤我,棄德不詳”(《左傳·僖公三年》。)
為由反對,鄭才繼續親齊。齊桓公為救鄭防楚,亦連續三次與中原各國會盟。齊、楚關係極其緊張。
公元前656年(楚成王十六年)春,齊桓
公為遏制楚國北進,親率齊、魯、宋、陳、衛、鄭、許、曹等八國軍隊南下攻楚。他們打敗了楚的與國蔡國後,即揮師突入楚境。面對氣勢洶洶的八國軍隊,楚成王、斗子文毫不懼怕,沉著應戰。
楚成王先遣使至齊軍處,責問道:“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當管仲答以“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灑”和“昭王南征而不復”為由時,楚使立即承認未進貢包茅之過,對周昭王南征不復,則理直氣壯地予以駁斥:“君其問諸水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