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 章 漢43

 劉保追感鄧太后的恩訓,憐憫鄧騭無辜,下詔恢復鄧騭的宗親的朝見,並任命鄧騭親屬十二人為郎中;同時將漢安帝時被誣陷而死的太尉楊震平反昭雪,以禮改葬。永建元年(公元126年),中常侍張防濫用權勢,收受賄賂,司隸校尉虞詡依法追究,但奏章往往遭到扣壓,不得上報。虞詡憤慨之至,於是捆綁自己去見廷尉。而張防在劉保面前流淚為自己申訴,導致虞詡被罰去左校服役。

 宦官孫程、張賢、孟叔、馬國等十九侯得知虞詡因忠獲罪,便懷錶上殿為虞詡伸冤,並大聲斥責張防,劉保見

狀大怒,當即革除了孫程等十九侯的官職,並以“懷錶上殿爭功”為罪名,將十九侯全部逐出京師洛陽,徙往偏遠的地區。後來虞詡的兒子虞凱與太學生一百多人,都舉著旗幟,到另一位中常侍高梵跟前,向他叩頭流血,申訴虞詡的冤情。

 高梵於是向劉保說明此事,劉保幡然醒悟,便將張防流放邊疆,並將其黨羽賈朗等六處死或罷黜,當天就釋放了虞詡。永建二年(公元127年),劉保考慮到乳母宋娥擁戴自己即位,於是封宋娥為山陽君,食邑五千戶。同年,班勇征服了西域的焉耆國,於是龜茲、疏勒、於胘、莎車等十七國皆來服從。永建三年(公元128年),司徒朱倀就孫程等宦官十九侯被放逐一事,上表進諫說:“如果沒有孫程等人,陛下就難以即位,如今陛下卻忘卻孫程等人的大功德,抓住他們一點小過失就革職放逐,如果孫程在放逐的路上死去,陛下將會蒙受誅殺功臣的譏諷。”

 劉保聽後,採納了他的建議,將十九侯召回京師洛陽。永建五年(公元130年)春正月,疏勒國王遣侍子入東漢,大宛、莎車國王皆奉使貢獻。次年(公元131年),劉保認為伊吾以前是肥沃之地,靠近西域,匈奴經常資助他們,繼而抄掠。於是下令在伊吾開設屯田,“如永元時事”,並置伊吾司馬一人。

 陽嘉新制

 陽嘉元年(公元132年)春,正月,劉保冊立梁妠為皇后。同年,劉保採納尚書令左雄提出的“陽嘉新制”,對察舉制進行改革,建立了考試製度。當時,該提議遭到了尚書僕射胡廣、尚書史敞和郭虔等一干大臣上書反對,但劉保並不採納反對派的建議,堅持推行陽嘉新制。

 陽嘉二年(公元133年),發生地震、山崩、火災,劉保詢問朝臣對策,李固上疏勸劉保遣送宋娥出宮回宅,權去外戚,罷退宦官,去其權重,裁置常侍兩人,選用正直有德的宦官伴君左右。劉保看了他的對策後,大多數採納,即刻將宋娥遣送出宮置於宅第,各個中常侍全部磕頭謝罪,於是“朝廷肅然”。陽嘉四年(公元135年),封梁皇后之父梁商為大將軍。梁商認為自己因為是外戚才能位居大將軍之職,所以常常謙恭溫和,虛心薦賢。

 他前後舉薦了漢陽人巨覽、上黨人陳龜為掾屬,李固、周舉為從事中郎。京師雒陽內都齊聲叫好,稱讚梁商為“賢輔”,劉保也讓他參與國家重務。每次遇到災荒年歲,梁商就把自家收取的稻穀運到城門處,賑濟那些無糧的災民,並且不說是大將軍的恩惠,只說是國家的救助。他還嚴格約束自己的家人和親戚,不曾憑藉權勢為非作歹。

 整頓朝綱

 永和二年(公元137年),宋娥因“構奸誣罔”之罪被坐實,劉保便收回了她的山陽君印綬,將她放逐至田舍。宦官李剛等“九侯”因與宋娥相互收受賄賂,均被遣至封地,削減四分之一的租稅。

 永和四年(公元139年),中常侍張逵、蘧政與石光、傅福、杜永等宦官合謀誣陷梁商以及與梁商交好的曹騰、孟賁等人謀反,劉保完全不信,並譴責這些宦官善妒。於是張逵等宦官便假傳聖旨,逮捕並監禁曹騰與孟賁。劉保大怒,下令釋放曹騰與孟賁,並逮捕張逵、蘧政、石光、傅福、杜永等宦官,將其全部處死。

 永和六年(公元141年)八月,大將軍梁商薨逝,劉保便改任其子河南尹梁冀為大將軍。梁冀成為大將軍後,便結黨營私、貪汙受賄,引起劉保不滿。於是,漢安元年(公元142年),劉保派出八使分行全國各個州郡,令其表彰賢良,彰顯忠正勤勞;若發現貪汙有罪的官員,如果是刺史和二千石長官,就用驛馬將其送往京城論罪;如果是千石以下的官員,可以就地逮捕監禁。

 八使奉命出發後,侍御史張綱聯想起梁冀結黨營私、貪贓枉法的現狀,憤怒地埋其車輪於洛陽都亭,說:‘豺狼當道,安問狐狸!’”於是返回朝中,彈劾梁冀貪贓枉法,京師震竦。劉保雖然知道張綱言論公正,但由於當時皇后梁妠寵愛方盛,梁氏戚族遍佈朝堂,劉保並沒有直接採用其建議,而是在八使到達各州各郡後,彈劾了諸多梁冀與宦官親黨,於是他們相互呼救,但都沒有成功。劉保便毅然採納吳雄、李固等人“八使所糾,宜急誅罰”的建議,

將八使彈劾的不稱職的官員全部革職查辦,於是“朝廷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