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魏7
《隋書·經籍志》記載,梁代尚有《高貴鄉公集》四卷,至隋代已亡佚[];又有《春秋左氏傳音》三卷,亦亡佚。[]趙一清從《經典釋文·莊二四年》“梁溠”引用曹髦的《春秋左氏傳音》中的“側嫁反”,推測唐人可能仍見到了曹髦的《春秋左氏傳音》(參見於《顏氏家訓·卷第七》[]);而《舊唐書·經籍志》中則記載《高貴鄉公集》仍有兩卷。嚴可均《全三國文》輯本中收錄曹髦的賦、詔、論、敘等各類文章,總計二十四篇,包括《傷魂賦並序》[]《自敘始生禎祥》[]《顏子論》[]等。郭善兵有《曹芳曹奐曹髦集校注》。
曹髦的詩作,傳世者僅有殘詩兩首。
殘詩一
赫赫東伐,悠悠遠征。泛舟萬艘,屯衛千營。
殘詩二
干戈隨風靡,武騎齊雁行。
宋人嚴羽等認為曹髦是九言詩的創始人,但曹髦所作九言詩均不傳。[][]另據《漢晉春秋》,曹髦曾作《潛龍詩》一首。
曹奐(公元246年~公元302年),原名曹璜,以名諱難避,改名奐,字景明,三國時期曹魏末代皇帝。魏武帝曹操之孫,燕王曹宇之子,奉魏明帝曹叡之祀。曹奐出生於燕王宮。甘露三年(公元258年),被封為常道鄉公。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五月,魏帝曹髦被殺,司馬昭與眾臣商議,立曹奐為帝,同年六月初二曹奐即皇帝位,改年號為景元。鹹熙元年(公元264年),以曹奐為皇帝的魏國朝廷,宣佈廢除屯田官,以均政役。次年,司馬炎篡奪魏國政權,建立西晉,史稱晉武帝,魏國自此滅亡。十一月十七日,晉武帝封曹奐為陳留王。太安元年(公元302年),曹奐去世,諡號為元。
曹奐在任期間,推行了君臣罷屯田均政役,給歷時七十年的屯田制度畫上了句號,是在新形勢下調整統治政策的舉措,對緩和當時的社會矛盾,促進經濟發展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早年經歷
曹奐,即陳留王,字景明,是魏武帝曹操的孫子,燕王曹宇的兒子,奉魏明帝曹叡之祀。[2][6]魏嘉平年間(公元249年-公元254年),曹奐被封為北平亭侯,並歷任給事中、奉車都尉、中壘將軍等職,後被加封為散騎常侍。曹奐在司馬昭掌握實權的時期,被迎至東武陽,遷為中撫軍,進封為新昌鄉侯。[5]甘露三年(公元258年),曹奐被封為安次縣常道鄉公。高貴鄉公曹髦死後,公卿們商議迎立曹奐為帝。
傀儡皇帝
甘露五年(公元260年)六月甲寅日,曹奐在太極前殿即皇帝位,實行大赦,改年號,並賜給民眾不同等級的爵位和穀物布匹。[]
曹奐在位時,魏國的軍政大權已經完全由司馬家族掌控。在位期間,曹奐曾面臨過蜀漢將領姜維的多次北伐,但都被魏軍成功抵禦。景元五年(公元264年),魏軍分三路進攻蜀漢,最終在同年,蜀漢的劉禪向魏軍投降,蜀地被平定。曹奐對有功的將領進行了封賞,鄧艾被封為太尉,鍾會被封為司徒。[
退位善終
鹹熙元年(公元264年)十月,曹奐被迫封司馬昭為晉王。[]
鹹熙二年(公元265年)五月,曹奐加司馬昭殊禮,司馬炎也成為晉王太子。同年,司馬炎繼承晉王之位。曹奐將其任命為撫軍大將軍,國政已經被司馬炎所掌握。曹奐賜司馬炎天子規格的旌旗、車輦等,其地位幾乎等同於皇帝,後將其進封為相國、晉王,其家族成員也獲得相應的封號。[
泰始元年十二月丙寅日(公元266年2月8日),司馬炎最終篡位建立晉朝,並對魏國的宗室進行了封賞。曹奐被封為陳留王,居住在鄴城。此後的曹奐雖享有一定特權,但已無實權。曹奐在位期間,沒有重大的政治失誤,他恭敬地繼承了皇位,遵循前朝的制度,最終和平地將帝位禪讓給晉朝,被封為陳留王,享有較高的待遇,被後人比作山陽公,受到了更多的尊崇。[]]
西晉永寧二年(公元302年)曹奐去世,享年五十八歲,被追封諡號為“元皇帝”,以表彰他在位時的政績和對晉朝禪讓的配合。
政治
景元三年(公元262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從益州劃出一部分設立梁州。十二月二十二日,特赦益州士民,五年內免除他們一半的租賦。[2]鹹熙二年(公元265年),撤銷各地的屯田行政機構,罷免屯田官改任相應的職務。原任典農都改為太守,諸典農都尉皆為縣令、縣長。又在蜀地勸募移民遷往內地,由官府供給兩年的生活用糧,並在二十年內不徵賦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