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點豬頭肉 作品

第二百六十五章 能臣幹吏

朱允熥嚴肅的看著鬱新,繼續說道,“你是朝廷的錢袋子,得管好銀錢。不要哪個衙門伸了手就給,這錢該不該花,你更該心裡有數。”

這些話其實也不用朱允熥多說,大明朝的錢袋子自然是心裡有數的。

鬱新就說道,“今年朝廷沒有戰事支出,只有一些軍餉、兵械打造與更替等,省下來的這筆錢,臣以為可以用作各地修建水庫、渠道。”

朱允熥非常滿意,笑著說道,“雖說有些富裕村莊或者當地鄉老會修行水利、修路造橋。只是這些事情,不該是指望百姓自己做好,有些事情就該朝廷來做。”

一些富戶等等想要修橋造路,那朝廷當然是支持和開心,這能替朝廷分擔一些壓力。

可是朱允熥更加清楚大部分的地方,很難指望當地的一些百姓完成一系列基礎性的大工程。

說到底就是百姓的抗風險能力比較一般,有些時候就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忙著去修水庫等等,說不定就誤了自家的農時了。

或者說覺得自己修了溝渠,其他村民就跟著沾光,這就不划算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也就只能指望一些官方的力量去引導和帶動了。就算是沒辦法照顧到所有人,或者說絕對意義上的公平。

但是能夠保證絕大多數人因此受益,那自然也就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就值得肯定了。

“戶部、工部準備好這些事情,在秋糧收上來之後,各地就要開始準備興修水利了。”朱允熥安排著說道,“尤其是江南等地,更是要安排好。”

農閒時節,本來也就是多做一些徭役。不管是修築城池還是去挖塘修溝,這本身就是很多人服徭役的內容。

而現在重點集中在江南等地也是沒辦法,說到底就是不可能一口氣將全國的所有地方安排好。江南如今是賦稅重地,基礎也相對不錯,那就進一步的夯實才行。

嚴震直還是非常有信心的,說道,“殿下,臣以為江南等地問題不大。如今還是運河,臣以為有些運河也該疏浚了。”

從北宋之後,很多地方都是屬於管理,不斷的戰亂等等也導致了一些河流、運河的堵塞等等。

現在既然是天下太平了,那就該抓緊時間將這些重大工程提上日程。

鬱新頓時感覺到有手伸進了口袋,如果只是一些鄉村等地興修水庫等等,那還不算太難。

可是如果是挖運河、疏浚河流,這就是大工程了,這樣的一系列消耗自然也就非常高了。但是沒辦法,這也是朝廷必須要做好的事情。

嚴震直這個工部尚書特別喜歡主持一些大工程,對於疏浚河流等等也是有著執著的熱情。

朱允熥仔細想了想,說道,“你先報上來一些,朝廷現在一時還很難做到全部。先選幾條關鍵的運河、河流吧,這些事情遲早是要做的。”

既然是遲早需要做這些事情,朱允熥自然也就不會耽擱,他如果能夠做好的話,就不要留給子孫後代來做,畢竟到那時誰也不敢保證皇帝就是關心農事。

嚴震直想都不想的回答說道,“殿下,臣以為當先治理淮河。”

朱允熥頓時頭疼起來,說是治理淮河,本質上就是在治理黃河。畢竟這個時期的黃河是奪淮入海,現在的黃淮水患比較嚴重。

沉默片刻後的朱允熥開口說道,“茲事體大,還是要多多商議。治理黃淮是應該的,只是不該現在就立刻定奪,這個事怕是曠日持久,我想著你工部多召人商討清楚,拿出具體的方案報上來,我要看一個總體的方案,要看到關鍵的節點。”

聽到朱允熥這麼說,嚴震直可謂是動力滿滿。別看太孫沒有直接答應,但是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無比重視這件事情,也有著極高的要求。

要求高不要緊,嚴震直不認為這是問題。只要太孫認真考慮治理黃淮就足夠了,這才是最為重要的事情,其他的都可以稍微的放一放。

鬱新更是心裡緊張,朝廷這兩年看似是寬裕了一點,但是想要花錢的人實在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