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點豬頭肉 作品
第二百六十五章 能臣幹吏
在江南興修水利花的不少,可是相比起治理黃淮,那簡直是沒法子比。
真的是要開始治理黃淮,那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百萬兩銀子投進去都不見得能夠有所成效。
可是就算是作為大明朝的錢袋子,鬱新平時也是摳摳搜搜、精打細算,他也明白這些錢是沒辦法省的,這些錢也是必須要花出去的。
治理好黃淮,這得是多大的功績啊,這得活民無數、讓不少百姓可以真正的安居樂業。
所以哪怕朝廷會因此有些負擔,但是該做的事情就要做,這是不折不扣的正經事。
仔細的提醒著鬱新、嚴震直接下來需要關注的工作重點,不斷的告戒著他們要開始提前準備,就等著秋天過後就開始一系列的比較重大的工程。
提前準備好一系列的事情,那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畢竟現在制定了計劃,接下來才能夠更好的執行,而不是說等著事到臨頭才開始慌慌張張準備。
兩大尚書剛剛離開,蔣瓛就來求見,“殿下,五天後船隊能夠回返太倉。”
朱允熥點了點頭說道,“知道了,你繼續安排人去盯著,其他的事情我自有安排。”
蔣瓛也不廢話,他知道自己就是特務,自己的定位就是皇帝和太孫的耳目。只需要將一些情況打聽到了就行,其他的事情自然是皇帝和太孫定奪。
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也就行了,其他的事情也根本就不需要多想,更不要多伸手。做的事情多,不一定就是能立功,反而可能是犯錯。
這一點蔣瓛自然是非常清楚的,畢竟他知道的事情多,更何況錦衣衛這麼個特殊的部門,和其他的衙門還是有些區別。
朱允熥看向道衍,說道。“大和尚,事情你也聽到了。我看還是你過去一趟,有些事情你知道該如何處置。”
道衍自然也明白,不過還是有些擔心的說道,“殿下,這一次事情實在太大了,臣自詡有些本事,只怕是力有不逮。錢糧之事,臣實在不算精通。”
這是一個比較自謙的說法,也是為了避嫌。畢竟道衍非常清楚這一次出海的收穫,以及太孫對於出海之事的重視,他可不敢辦砸。
別看他現在是一些人眼裡的太孫心腹,可是道衍自認為如果事情辦不好,太孫該罰肯定還是要罰。
朱允熥一想也有道理,笑著說道,“夏原吉,你也跟著過去。你不去看著些,我也心裡不放心。”
文華殿這兩大學士一起過去,這樣朱允熥才能心裡踏實,覺得這件事情辦起來應該是問題不算太大了。
道衍就不用說了,這是一個謀主,他也知道朱允熥的一些心思。所以坐鎮現場,可以將一些事情安排的比較清晰,不用擔心出現太大的紕漏。
而夏原吉就不用說了,如果不是現在的戶部尚書鬱新能力不俗,夏原吉就有可能立刻成為戶部尚書,他確實是一個非常出色的理財專家。
一個主管全局,一個盯好專業的事情,這一下當然也就可以心裡踏實了。
夏原吉看了一眼道衍,覺得這個同僚實在是心思太多了。和這個古怪的和尚打交道,也必須要多留個心眼。
道衍倒不覺得有什麼,他現在心裡也踏實。現在仔細想想看也不錯,現在他和夏原吉一起去太倉,這才算是真正的安穩,這件事情肯定不會出什麼紕漏。
畢竟在此之前,已經有幾個太孫的心腹去了太倉,他們兩個人現在動手,只是將事情給徹底的收尾。
“消息估計也瞞不住,很快京城就要知道。”朱允熥提醒說道,“你們兩個過去了,早些將事情給辦好,到那時也免得在朝堂上下引起非議。”
道衍和夏原吉更加心裡有數,他們要搶在文官集團之前控制住事態,這就是太孫殿下安排了一批心腹去辦這件事情的根本原因!
真的是要開始治理黃淮,那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百萬兩銀子投進去都不見得能夠有所成效。
可是就算是作為大明朝的錢袋子,鬱新平時也是摳摳搜搜、精打細算,他也明白這些錢是沒辦法省的,這些錢也是必須要花出去的。
治理好黃淮,這得是多大的功績啊,這得活民無數、讓不少百姓可以真正的安居樂業。
所以哪怕朝廷會因此有些負擔,但是該做的事情就要做,這是不折不扣的正經事。
仔細的提醒著鬱新、嚴震直接下來需要關注的工作重點,不斷的告戒著他們要開始提前準備,就等著秋天過後就開始一系列的比較重大的工程。
提前準備好一系列的事情,那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畢竟現在制定了計劃,接下來才能夠更好的執行,而不是說等著事到臨頭才開始慌慌張張準備。
兩大尚書剛剛離開,蔣瓛就來求見,“殿下,五天後船隊能夠回返太倉。”
朱允熥點了點頭說道,“知道了,你繼續安排人去盯著,其他的事情我自有安排。”
蔣瓛也不廢話,他知道自己就是特務,自己的定位就是皇帝和太孫的耳目。只需要將一些情況打聽到了就行,其他的事情自然是皇帝和太孫定奪。
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也就行了,其他的事情也根本就不需要多想,更不要多伸手。做的事情多,不一定就是能立功,反而可能是犯錯。
這一點蔣瓛自然是非常清楚的,畢竟他知道的事情多,更何況錦衣衛這麼個特殊的部門,和其他的衙門還是有些區別。
朱允熥看向道衍,說道。“大和尚,事情你也聽到了。我看還是你過去一趟,有些事情你知道該如何處置。”
道衍自然也明白,不過還是有些擔心的說道,“殿下,這一次事情實在太大了,臣自詡有些本事,只怕是力有不逮。錢糧之事,臣實在不算精通。”
這是一個比較自謙的說法,也是為了避嫌。畢竟道衍非常清楚這一次出海的收穫,以及太孫對於出海之事的重視,他可不敢辦砸。
別看他現在是一些人眼裡的太孫心腹,可是道衍自認為如果事情辦不好,太孫該罰肯定還是要罰。
朱允熥一想也有道理,笑著說道,“夏原吉,你也跟著過去。你不去看著些,我也心裡不放心。”
文華殿這兩大學士一起過去,這樣朱允熥才能心裡踏實,覺得這件事情辦起來應該是問題不算太大了。
道衍就不用說了,這是一個謀主,他也知道朱允熥的一些心思。所以坐鎮現場,可以將一些事情安排的比較清晰,不用擔心出現太大的紕漏。
而夏原吉就不用說了,如果不是現在的戶部尚書鬱新能力不俗,夏原吉就有可能立刻成為戶部尚書,他確實是一個非常出色的理財專家。
一個主管全局,一個盯好專業的事情,這一下當然也就可以心裡踏實了。
夏原吉看了一眼道衍,覺得這個同僚實在是心思太多了。和這個古怪的和尚打交道,也必須要多留個心眼。
道衍倒不覺得有什麼,他現在心裡也踏實。現在仔細想想看也不錯,現在他和夏原吉一起去太倉,這才算是真正的安穩,這件事情肯定不會出什麼紕漏。
畢竟在此之前,已經有幾個太孫的心腹去了太倉,他們兩個人現在動手,只是將事情給徹底的收尾。
“消息估計也瞞不住,很快京城就要知道。”朱允熥提醒說道,“你們兩個過去了,早些將事情給辦好,到那時也免得在朝堂上下引起非議。”
道衍和夏原吉更加心裡有數,他們要搶在文官集團之前控制住事態,這就是太孫殿下安排了一批心腹去辦這件事情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