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未央 作品

第094章 盛名之下,斷無虛士




“既是如此,那與其做無謂的憂慮,倒不如坦然處之,並竭力而為?”



便見劉榮含笑點下頭:“表叔如此,侄兒又何嘗不是?”



“連表叔這個竇氏子侄,都沒有在此事上擔憂的道理,只能竭力而為,侄兒這個皇長子,又何來退路可言呢?”



“——身為皇長子,自然無法像表叔這般,領兵東出,為國效命,抵禦劉濞逆賊。”



“便也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然後期望我漢家歷代先皇,能庇佑宗廟、社稷罷了……”



如是做出答覆,見表叔竇嬰含笑低下頭去,劉榮便也將目光從竇嬰身上收回,重新躺回搖椅靠背上,再度陷入沉思之中。



隨著叔侄二人各自住了口,這方小院,便也久久沉寂了下來。



不知過了多久,竇嬰那令人如沐春風的溫和語調,才在小院內再度響起。



“公子在想什麼?”



輕聲一問,卻並沒能讓劉榮從思緒中回過神。



仍是躺靠在搖椅上,以食指指腹橫向摩擦著唇下,目光定定撒向不知名處。



只嘴上沉聲道:“晁錯。”



“——嗯?”



“——對晁錯,公子還有疑慮?”



再一問,終是將劉榮從思緒中拉回現實,便見劉榮長呼出一口濁氣,就勢在搖椅上徹底平躺了下來。



“原以為,晁錯是被嚇破了膽,才在今日朔望朝生了退意。”



“但在表叔指點迷津之後,再看晁錯,似乎……”



“也不是那麼不堪?”



聽聞此言,竇嬰只嘿然一陣輕笑不止,望向劉榮的目光中,更愈發帶上了一抹柔和。



“盛名之下,斷無虛士。”



“即是能和賈誼——賈長沙那樣的國士之才相提並論,晁錯,便絕不會是個泛泛之輩……”



“公子可知當年,賈誼、晁錯二人,是如何入仕的?”



聽聞此問,劉榮只下意識輕點下頭,意識到竇嬰這一問似是別有深意,又稍帶遲疑道:“不都是為先帝所徵辟,舉賢良方正,以安車駟馬迎入長安的?”



便見竇嬰又是笑著一搖頭,再輕一點頭。



“是徵辟沒錯。”



“但這二人被徵辟的過程,卻是截然不同。”



“——賈誼賈生,是荀子門徒、故丞相:北平侯張蒼的得意門生。”



“自幼隨北平侯研讀《春秋》,待年十八,賈生之才名,便已是揚於一郡之地。”



“及冠,由當時尚還是御史大夫的北平侯張蒼所舉薦,遂為先帝所徵辟。”



“故而賈生,走的的師門舉薦、天子‘徵辟名士’的路子,舉賢良方正。”



···



“而晁錯,自幼隨張恢習讀申、商之言,後又入朝為文吏。”



“再一點點展露才能,一步步得到先帝的賞識,再得濟南伏生授之以《尚書》,才被先帝徵辟為《尚書》博士。”



言罷,竇嬰不忘稍側過頭,含笑凝望向劉榮目光深處,看了足有三五息;



而後,才意味深長道:“同為徵辟入朝,卻是大不相同。”



“——賈生得徵辟,幾乎是前腳剛學成出了學堂,後腳便為先帝直接拜以《春秋》博士。”



“更得當朝御史大夫兼恩師舉薦,縱是名副其實,也終歸是沾了師門的光。”



···



“反觀晁錯,起於文吏,於朝堂有司磨礪多年,非但沒有名士舉薦,反而還頂著一個‘法家餘孽’的汙點。”



“僅憑一己之力,克服千難萬險,一步步從百石的文吏,爬到如今這秩中二千石、列九卿之首的內史之位。”



“——徵辟入朝,是需要重臣二千石至少一人舉薦的。”



“而晁錯為先帝所徵辟,若非要追究舉薦者是何人,那也完全可以說:晁錯,是由先帝親自舉薦給自己的……”



說到最後,竇嬰終是含笑搖頭,又戀戀不捨的從搖椅上直起身。



起了身,也不忘再回頭看一眼那搖椅,才對劉榮最後道出一句:“晁錯之德,確頗有瑕缺。”



“但單論其才能,縱是不比賈誼賈長沙,也斷然遜色不到哪裡去。”



“——只是晁錯將太多的精力,放在了復興法家之事上,反倒將宗廟、社稷,乃至天下人,都放到了相對更輕的位置。”



“相較於賈生,少了分視天下萬民疾苦、哀樂為己任的格局罷了……”



莫名一番話,雖是讓劉榮頗有所得,卻也讓劉榮面帶不解的站起身。



對竇嬰拱手之餘,不忘開口問道:“表叔說這些,是想……?”



卻見竇嬰灑然一笑,故作淡然的拱起手,再雲淡風輕道:“臣是想告訴公子,能躋身於朝堂之上的,便絕不會是庸碌之輩。”



“尤其是能走到陛下身邊、得陛下信重的人,就算某些方面有缺陷,也必定會在另外一方面,具有足以彌補自身缺陷的卓絕才華。”



“——譬如晁錯。”



···



“對公子說這些,其實是想提醒公子:不要因為一個人做出了一件荒唐事,便斷定這個人不值得重視。”



“很多時候,能一舉促成某件事,亦或是意外破壞某件事的,便往往會是這樣本不平凡,卻因做過錯事,而變得‘不起眼’的人……”



今天第一更。



下一更21點左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