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未央 作品

第232章 孝景皇帝

無論願不願意改嫁,都絕不安排在老爺子的陽陵腳下。

若不然,萬一有個極品先給老爹守寡,之後又鬧出醜事來,丟臉的還是劉榮這個做兒子的。

至於那些入宮之後沒得到臨幸,甚至大概率都沒見過老爺子的女人,自然是給比錢打發出宮。

等願意改嫁的時候,劉榮自然也不會悖逆老爺子的遺願:只要找上來的,都由少府給人家置辦好嫁妝,風風光光嫁出去。

或許在後世人看來,這很離譜皇帝的女人,尤其還是寡婦,居然還能改嫁?

但只要知道如今漢室,對適婚年齡的女子有晚婚罰款,甚至對嚴重晚婚者有強拉佩郎的規定,就不會覺得這有什麼奇怪的了。

漢家的皇帝,無不是純粹的現實主義者。

相比起虛無縹緲的婦道、女德之類,漢天子更看中的,是人口

“大行皇帝遺願,如此皆畢。”

“而後,便當是以大行皇帝畢生功過,為大行皇帝擇一美諡,以蓋棺定論。”

“再由百官共議,論定禮樂”

豈料劉榮話才敢說一半,殿內超臣百官就好似被踩到腳的貓般,當即群體炸了毛!

你一言我一語,歸根結底就一句話:大行皇帝之功績,絕對不可以興禮樂!

何謂興禮樂?

在此刻這個場合,興禮樂,可以直接翻譯為:立廟。

興的禮,是廟禮;

興的樂,是廟樂。

換而言之:劉榮這話,是要給大行天子啟上廟號!

這也就難怪殿內百官朝臣,會有如此強烈的反對意見了。

不同於後世,那長達二三十字的諡號,以及默認人手一個的廟號:如今漢家對於逝世先皇,無論是諡號還是廟號,都還保持著十分嚴格的考核標準。

在後世某些朝代,朝堂給大行皇帝上諡號,基本就是抱著一本諡法,將歷代先皇用過的字排除,再挑選最好的二三十個字,最終將這二三十個字排列組合。

但如今漢室,諡號是必須完全符合大行皇帝的所作所為的。

如太宗孝文皇帝,得了個文的諡號;

那太宗皇帝畢生所作所為,都必須在諡法中關於文字的註解中得到佐證!

若不然,便是文這個字不適合太宗皇帝,需要重新選另外一個字。

至於廟號,那就更誇張了。

別說這一世,在位僅六年的天子啟了;

就連原本歷史上在位十六年,和父親太宗皇帝聯手締造文景之治的天子啟,都沒能摸到廟號的衣角!

在那個時間線,朝堂內外群情激憤,恨不能指著十七歲的天子劉徹的鼻子罵:你特麼個小屁孩兒,究竟懂不懂廟號的含金量?!

而這一世,劉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自然也只是表明一個為父親爭取身後名的態度。

知道劉榮並不是真的要給在位僅六年,又闖下吳楚七國之亂這等大禍的大行天子啟上廟號,朝堂內外雖群情激憤,卻也是給足了劉榮面子。

什麼棋聖啊,削藩啊之類,大家夥兒絕口不提;

就是逮著天子啟在位時長過短,不適合上廟號這一點,來給劉榮一個臺階下。

不適合,而不是沒資格。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劉榮這也算是為老爺子,爭取到了自己力所能及範圍內的極限了

“既然朝中諸公,都認為大行皇帝在位不過六年,實在不適合興廟樂,那朕,便也只得從善如流。”

“日後到了地底下,便由朕來承擔起這個罪名,向大行皇帝做個交代吧”

象徵性的表達了對天子啟沒能撈到廟號的遺憾,劉榮自然又問起了諡號。

不同於廟號諡號,是個人就有;

而天子啟的諡號,和原本的歷史時間線如出一轍。

漢孝景皇帝!

諡法雲:由義而濟曰景用義而成。

耆意大慮曰景耆,強也。

布義行剛曰景以剛行義。

大行天子啟,當之無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