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未央 作品

第291章 諸王的成長

  所以,陳、週二人根本不敢亂來,只敢在迎立的人選上動點小心思,將諸王中最老實本分、最弱小厚道的代王劉恆,迎立為漢家的第五代天子。

  至於代王劉恆,也就是太宗孝文皇帝即立之後的逆襲,卻都是後話了。

  單從這一件事上,其實就不難看出:從國家、民族,以及政權的角度考慮,漢家保留至今的宗親分封制度,確實有諸多弊病。

  漢家自太宗孝文皇帝至今,也一直是在推動關東諸侯的削弱,以減小關東諸侯對長安朝堂中央的威脅。

  但從劉榮——從漢天子的個人角度來看,關東宗親諸侯,可不單單是兵強馬壯、日常蠢蠢欲動,隨時準備坐天下的陰謀家。

  還是那句話:當年呂太后駕崩,諸呂做亂長安;

  若非齊王劉襄舉兵響應,將掌權的呂產、呂祿二人的注意力,以及他們掌握的兵力分散了大半,那單憑陳平、周勃二人,根本就不可能成事!

  換而言之:在某些極端情況下,關東的宗親諸侯們,恰恰是劉漢天子——至少是劉漢社稷最堅實,同時也是最為有利的擁護者。

  在扶保宗廟之後,他們或許會取而代之,即立為帝;

  但相較於宗、社破碎,改朝換代,這無疑也是延續劉漢社稷的一種方式。

  ——豈不聞吳王劉濞舉兵謀逆,打起‘誅晁錯,清君側’的大義旗幟,所圖也不過是取而代之,以為漢天子?
  豈不見梁孝王劉武,幾乎是以一己之力硬抗下大半個關東的壓力,硬生生為自己的兄長,保下了大漢萬里江山、劉漢宗廟社稷?
  說到底,作為異姓諸侯的取代品,宗親諸侯威脅的,從來都不是王朝的延續,而是政權的根基。

  在某些情況下,如梁孝王劉武之於孝景皇帝,又如如今的河間、臨江諸王之於當今劉榮等血脈親緣極近的情況下,宗親諸侯非但不會成為王朝的威脅,反而會成為天子最有威懾力的一股助力。

  原歷史時間線上,漢武大帝新君繼立,搞出來一手建元新政,竇太皇太后為什麼敢一言不合便盡廢其政,甚至將漢武大帝一腳踢去面壁,更甚至動起廢立的心思?
  因為漢武大帝劉徹,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子,卻又是當朝王太后的獨子;
  漢武大帝出了事,關東根本不會有哪家諸侯藩王,會出於手足情誼、血脈羈絆,而為漢武大帝抱不平。

  非但不會抱不平,反而還會打起皇位的心思。

  放到現在,讓劉榮學著歷史上的漢武大帝,搞個建元新政看看?
  竇老太后氣歸氣,惱歸惱,也必定會有動作;  
  但再怎麼著,也絕不敢像原歷史時間線上,針對漢武大帝那般,肆無忌憚的將劉榮——將漢家的天子踩進泥土裡。

  因為劉榮,有兄弟。

  往小了說,河間王劉德、臨江王劉淤二人,與劉榮一母同胞,榮辱與共;

  往大了說,魯王劉餘、江都王劉非,乃至常長沙王劉發,山王劉彭祖、中山王劉勝的一眾兄弟,都認劉榮這個長兄如父的大哥,願意為劉榮衝冠一怒!
  而竇老太后,卻根本不敢冒著關東群起而亂的風險,對劉榮採取過於激烈的措施。

  這就好比在民間,相較於舉目無親,截然一家的獨戶,兄弟手足好幾個的人家,總是更不好惹一些的。

  一個獨子,你欺負起來沒什麼壓力;
  但一個兄弟手足一大堆的人,哪怕他手無縛雞之力,你也得好好考慮考慮:真要是給人欺負了,能否承受得起那一大家子糙漢的怒火。

  劉榮清楚地記得當年,梁孝王劉武病故之時,先孝景皇帝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朕很開心,因為漢家的梁王薨了;
  我也很難過,因為我的弟弟死了。

  在當時,劉榮雖不說是一頭霧水,卻也多少有些理解不能。

  而現在,劉榮已經能徹底感受到這種割裂、複雜,卻又合理存在的情感了。

  作為漢家的掌權人,天子榮對河間、臨江在內的宗親諸藩,依舊持穩步削弱,減少關東割據勢力對長安中央的威脅、對中央集權的阻礙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