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未央 作品

第298章 真有意思~

——作為政治人物,劉榮即便還有些青澀,但也不至於不懂得最基本的政治規則。

即:非必要,不變動。

如果不是某個原因,使得為長沙加封領土成為必要,甚至是勢在必行、迫在眉睫的要緊事,單就是一個‘成全歷史名場面’的考慮,根本不足以支撐劉榮,為這個苦命的弟弟加封。

事實上,長沙國在南方面臨的問題,同燕、趙等戍邊王在北方遇到的問題,是基本一致的。

——同樣都是位於國境線內,與境外的戰略敵人隔國境線接壤;

同樣都是肩負著邊防重擔,而邊防軍費,卻又都由此戍邊王獨自承擔。

沒錯;

長沙,和北方的燕、代、趙一樣,也同樣是戍邊王。

只是長沙戍的是南方,戒的是百越——主要是南越趙佗;

雖然戰略處境沒有北方燕、代、趙那麼惡劣,邊防壓力也沒有北方那麼大,但相應的:長沙國無論是土地、幅員——無論是耕地面積還是人口,也都比不上北方的戍邊三王。

而且是遠遠比不上!

同樣作為戍邊王,同樣面對一個隨時可能動武的戰略敵人,長沙國所要肩負邊防軍費縱然不多,但考慮到長沙惡劣的氣候、地理環境,毫不誇張的說:劉發,確實是逼不得已的。

若非今日,鬧這一出‘國小地狹,不足回旋’來加封,養不起本國那不超過兩萬邊防部隊的長沙國,便只能無奈裁軍。

長沙本就弱小,面對嶺南百越,別說是戰略威懾了——連必要時的戰略防守任務,都還需要身後的淮南系,乃至魯、楚、江都搭把手。

再裁軍,那長沙國存在於漢家南方邊境的戰略意義,恐怕就會消失殆盡。

——南越在趙佗的掌控下,勵精圖治足五十餘年,戶二十餘萬,一百四十餘萬口;

哪怕是按照五戶抽一丁,趙佗也能輕輕鬆鬆拉起一支四萬到五萬人的軍隊,向五嶺以北的長沙國造成直接威脅。

仿若長沙國連現有的一萬多、不到兩萬邊防部隊都無法維序,那剩下一萬人和一人不剩,性質是基本一致的。

都是沒什麼意義。

如此說來,就不難理解劉榮大筆一揮,便是以三郡之土加封,甚至還說出‘先帝早就想這麼幹了,只是當時時機未到’這種明顯有悖於漢家現階段,針對宗親諸侯的核心方針的話來了。

劉榮加封的,哪裡是什麼領土、人口?

分明就是邊防軍費啊!

只是相較於直接給錢,劉榮還是更傾向於這種‘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方式,讓劉發自己從這三郡的賦稅中,勻出所需的邊防軍費。

這也是漢家的戍邊王——乃至所有宗親諸侯存在的原因。

如果什麼事都有長安操心,什麼事兒都有長安出錢,那還要你這個諸侯王做什麼?

與其把錢給你這諸侯王、為你的諸侯國操心,我還不如把錢給郡守,為直屬長安的郡縣操心!

無論是在場兄弟眾人,還是御榻上的兩位太后——至少竇老太后,顯然也都是明白這一內由;

故而,對於劉榮擅自加封長沙,眾人並沒覺得有哪裡不對。

劉發自己也是羞愧歸羞愧,最終卻也是厚著臉皮,再三拜謝應下。

只是有了劉發這一出,原本還有些拘謹的兄弟眾人,頓時就都有些按捺不住了……

“臨江雖不貧瘠,但終歸也小了些……”

“弟雖不跳舞…咳咳,卻也多少有些無法騰挪……”

在二哥劉德表態‘想做趙王’後,臨江王劉淤顯然是沒再抱有僥倖;

卻也不甘於現狀,想要謀求一個比臨江國好一些的封土。

“膠東、膠西本為一體,分為二國,諸多不便……”

老八劉端語不驚人死不休,似乎是盯上了弟弟劉彘的膠西國,想要把自己的膠東國和膠西國合兵,做漢家的‘膠王’。

便是年僅七歲的劉彘,也有自己的追求。

“臣弟……”

“唔,臣弟遠在東海之畔,距離皇兄,實在是太遠太遠了……”

“如果能離皇兄近些,弟也好沐浴皇兄雨露恩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