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未央 作品
第298章 真有意思~
可即便是這樣的老實人、厚道人,在關乎自身利益的問題前,也同樣能從血脈中,撿起太祖高皇帝劉邦遺留的智慧……
“長沙地處偏遠,溼瘴遍地;”
“王就藩長沙,箇中艱苦,不足為外人道也。”
“——然,唯宗廟、社稷計,我諸劉宗親,必有一人王長沙,以安嶺南、以震百越。”
“尤其那南越趙佗——沒有長沙扼守五嶺,江都又淮南三王遙相馳援,朕,是萬萬無法安心的。”
如是一番話,隱晦表明了自己,以及漢家‘無法讓劉發離開長沙’的政治需要,劉榮刻意的頓了頓,抬眸查看起了六弟劉發的反應。
不出劉榮所料:對於自己這一番表態,劉發並沒有表露出明顯的情緒波動,就好似這一切,都在劉發的預料之中。
稍一思慮,劉榮便也就釋然了。
——劉發,不單是個老實人、厚道人,也無疑是個聰明人。
既然是聰明人,劉發就不能不知道:如今漢家,再沒有比出身卑微的劉發,更適合做長沙王的宗親了。
非做長沙王不可,應該是劉發早就想明白的事。
再者,劉發方才獻舞,並不曾說‘國弱地瘠’,而是‘國小地狹’;
簡而言之,劉發並沒嫌棄長沙國差,而僅僅只是嫌長沙國小。
這就很好辦了。
劉發拿捏得準分寸,不去妄想移封別處,而是非常切實的請求增加封土;
劉榮自也樂得順水推舟,彌補這個苦命的弟弟的同時,成就這一歷史名場面。
“既然長沙國小地狹,令王起舞而不得肆意,朕身為諸王嫡長兄,自不能坐視不理。”
含笑道出一語,劉榮也不忘微微側過頭,拉起身旁竇老太后的手,輕輕捏了捏,便算是請示了老太后的意見;
待老太后溫笑著點下頭,又自顧自唏噓著嘆口氣,劉榮這才正過身;
從御榻上站起,走上前,將仍跪地俯首的六弟劉發從地上扶起。
而後,一邊含笑著用手背碰了碰劉發的前胸,嘴上一邊拍板到:“武陵、零陵、桂陽三郡,本當為長沙之土。”
“只先帝遍封諸王之時,吳楚之亂才剛得以平定,朝堂內外,削藩之聲甚囂塵上;”
“先帝縱有此心,也實在不便為長沙加封此三郡之土。”
“——而今,卻是無妨。”
“往日不可,並不代表今日亦不可。”
“先帝早有此心,卻未能成行;今長沙有求,又皇祖母首允;”
“朕,便做這個主——將武陵、零陵、桂陽三郡,加封為長沙之土。”
嘴上說著,劉榮手上也自然的拉起劉發的手,更和藹的在劉發手背上輕拍了拍。
“武陵、零陵、桂陽三郡,說大不大、說富不富——只是再怎麼說,到底也是三郡之土。”
“得此三郡,長沙之土幾近倍矣。”
“——得如此闊土,朝堂內外,於王必當惡語相向。”
“王,自勉……”
···
“自先帝行削藩之策,而後又平吳楚七國之亂,削藩,便已是我漢家百年不易之大政。”
“有此大政在先,朕但不削王土,反以三郡之地加與長沙——便是朕,只怕也難逃公卿諷諫,坊間中傷。”
“朕良苦用心,王,自悟之……”
接連兩句‘王自勉之’‘王自悟之’,劉榮說的輕鬆,劉發卻是聽的汗顏。
頗有些羞愧的低下頭,調整許久,才終於艱難抬頭,對劉榮長身一拜。
“無論是作為手足兄弟,還是陛下的肱股之臣,都本不該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為難陛下逆大勢而為——在先帝為我漢家定下‘削藩’之大政後,反加封臣弟之土。”
“只長沙地處偏遠,土地貧瘠,又百越隔五嶺而與長沙相望;”
“不行此下策,只憑臣弟現有之土,實難供養國中兵馬,以南戒百越……”
劉發由衷道歉的話語,也惹得劉榮面帶讚許的點下頭。
卻是沒再同劉發多說,而是給劉發遞去一個‘安下心吧,朕答應了,就不會出爾反爾’的眼神,便折身坐回了上首御榻。
劉發說的沒錯。
或者應該說: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劉榮才會如此輕易的鬆口,大筆一揮,便將三郡之土併入長沙。
“長沙地處偏遠,溼瘴遍地;”
“王就藩長沙,箇中艱苦,不足為外人道也。”
“——然,唯宗廟、社稷計,我諸劉宗親,必有一人王長沙,以安嶺南、以震百越。”
“尤其那南越趙佗——沒有長沙扼守五嶺,江都又淮南三王遙相馳援,朕,是萬萬無法安心的。”
如是一番話,隱晦表明了自己,以及漢家‘無法讓劉發離開長沙’的政治需要,劉榮刻意的頓了頓,抬眸查看起了六弟劉發的反應。
不出劉榮所料:對於自己這一番表態,劉發並沒有表露出明顯的情緒波動,就好似這一切,都在劉發的預料之中。
稍一思慮,劉榮便也就釋然了。
——劉發,不單是個老實人、厚道人,也無疑是個聰明人。
既然是聰明人,劉發就不能不知道:如今漢家,再沒有比出身卑微的劉發,更適合做長沙王的宗親了。
非做長沙王不可,應該是劉發早就想明白的事。
再者,劉發方才獻舞,並不曾說‘國弱地瘠’,而是‘國小地狹’;
簡而言之,劉發並沒嫌棄長沙國差,而僅僅只是嫌長沙國小。
這就很好辦了。
劉發拿捏得準分寸,不去妄想移封別處,而是非常切實的請求增加封土;
劉榮自也樂得順水推舟,彌補這個苦命的弟弟的同時,成就這一歷史名場面。
“既然長沙國小地狹,令王起舞而不得肆意,朕身為諸王嫡長兄,自不能坐視不理。”
含笑道出一語,劉榮也不忘微微側過頭,拉起身旁竇老太后的手,輕輕捏了捏,便算是請示了老太后的意見;
待老太后溫笑著點下頭,又自顧自唏噓著嘆口氣,劉榮這才正過身;
從御榻上站起,走上前,將仍跪地俯首的六弟劉發從地上扶起。
而後,一邊含笑著用手背碰了碰劉發的前胸,嘴上一邊拍板到:“武陵、零陵、桂陽三郡,本當為長沙之土。”
“只先帝遍封諸王之時,吳楚之亂才剛得以平定,朝堂內外,削藩之聲甚囂塵上;”
“先帝縱有此心,也實在不便為長沙加封此三郡之土。”
“——而今,卻是無妨。”
“往日不可,並不代表今日亦不可。”
“先帝早有此心,卻未能成行;今長沙有求,又皇祖母首允;”
“朕,便做這個主——將武陵、零陵、桂陽三郡,加封為長沙之土。”
嘴上說著,劉榮手上也自然的拉起劉發的手,更和藹的在劉發手背上輕拍了拍。
“武陵、零陵、桂陽三郡,說大不大、說富不富——只是再怎麼說,到底也是三郡之土。”
“得此三郡,長沙之土幾近倍矣。”
“——得如此闊土,朝堂內外,於王必當惡語相向。”
“王,自勉……”
···
“自先帝行削藩之策,而後又平吳楚七國之亂,削藩,便已是我漢家百年不易之大政。”
“有此大政在先,朕但不削王土,反以三郡之地加與長沙——便是朕,只怕也難逃公卿諷諫,坊間中傷。”
“朕良苦用心,王,自悟之……”
接連兩句‘王自勉之’‘王自悟之’,劉榮說的輕鬆,劉發卻是聽的汗顏。
頗有些羞愧的低下頭,調整許久,才終於艱難抬頭,對劉榮長身一拜。
“無論是作為手足兄弟,還是陛下的肱股之臣,都本不該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為難陛下逆大勢而為——在先帝為我漢家定下‘削藩’之大政後,反加封臣弟之土。”
“只長沙地處偏遠,土地貧瘠,又百越隔五嶺而與長沙相望;”
“不行此下策,只憑臣弟現有之土,實難供養國中兵馬,以南戒百越……”
劉發由衷道歉的話語,也惹得劉榮面帶讚許的點下頭。
卻是沒再同劉發多說,而是給劉發遞去一個‘安下心吧,朕答應了,就不會出爾反爾’的眼神,便折身坐回了上首御榻。
劉發說的沒錯。
或者應該說: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劉榮才會如此輕易的鬆口,大筆一揮,便將三郡之土併入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