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 作品

第177章 讓人眼熱

1983年,《渴望生活》被翻譯成中文引進到國內,成為當時無數文學青年的床頭讀物,打動了無數讀者,也影響了許多人。

《渴望生活》這部作品本身的質量當然是出類拔萃的,但讓這部作品能夠受到全世界無數讀者喜愛並且產生重要影響的最根本原因還是梵高本人。

一位天賦卓越、才華橫溢的畫家,生前困頓無名,卻在死後聲譽日隆。

他的天縱才華、他的苦難經歷、他的不被世俗所理解,才是引起讀者強烈共鳴的根本原因。

如果是在後世,一箇中國作家寫這樣一部以外國人為主角的,多多少少會有些水土不服。

但《渴望生活》引進之後在國內的廣受歡迎,說明了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真正重要的還是要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

恰好,《梵高之死》也是這樣的作品。

而且在如今這個時候,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幾乎成了社會的共識,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

許多當代外國作家的作品被引進後在國內廣受歡迎,但國內許多當代作家的作品卻並不受讀者們的待見。

這裡面當然與嗡嗡嗡十年的文學人才斷檔和文學發展停滯有關,但一個不得不正視的現實就是,許多人已經開始養成了崇洋的思維慣性。

這當然不是某個人的個人問題,而是整個社會氛圍在陡然之間的集體轉向。

這種社會氛圍和輿論的轉向不能以某種單純的角度去評論,但確實對於文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梵高之死》的故事是以梵高這位西方偉大畫家的生平為背景,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部作品反而可能更容易受到現階段許多讀者的追捧。

接完了電話,林朝陽回到借書處,看見李拓正站在那裡。

“你怎麼來了?”林朝陽問。

“找你唄。”

“有事啊?”

“嗯。”李拓將林朝陽拉到一旁,說道:“有沒有興趣加入我們燕京文協?”

林朝陽驚奇的問道:“好端端的怎麼突然想起讓我加入你們協會了。”

年初全國優秀短篇獎授獎儀式後,章光年這個文協頭頭兒特意邀請林朝陽加入文協,但被他婉拒了。

年中《高山下的花環》舉辦研討會時,章光年又舊事重提,甚至還給林朝陽畫了塊大餅,說只要他加入文協,就想辦法讓他成為《人民文學》編委。

但林朝陽依舊拒絕了章光年的提議,他拒絕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不想浪費時間和精力。

文協要開會,這是眾所周知的事,他要是真參加了,一次兩次不去還好,次數多了,有些人一定會有意見。

文協不是世外桃源,相反它比很多單位的山頭和是非都要多。

林朝陽又不求一官半職、不求結交賢達,何必去湊這個熱鬧呢?

而且進了文協還很容易為人情所累,不得不去參加一些座談會、研討會之類的活動。

他自己作品的研討會他都不願意參加,更何況是別人的呢?

如果是去遊山玩水的筆會什麼,他倒是不介意,至今還沒有人對他發出這種邀請。

“這不是協會領導聽說我跟你關係不錯嘛,今年領導剛上任,想壯大一下我們協會的力量。”

嗡嗡嗡期間全國文協停止工作,各地文協也相繼停止工作,直到78年才恢復。

燕京文協在今年才召開第一次大會,制定了協會章程,選舉出了第一屆理事會和首領,這一屆首領是詩人洪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