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兒 作品

232.萬里扶搖(131)一更





話音一落,裡面掌聲雷動。




季瑛揉了揉腦袋,看仲琴:姐,你聽懂了嗎?我好像懂了,又好像沒懂。反正就是,他拋出了一個觀點,引經據典了證實了他的觀點。那違揹他的觀點的,就是錯的。




聽起來很有道理,可就是哪裡怪怪的。




但不得不說,“這人口才還怪好的!出口成章,自成邏輯。”




仲琴擺手,“別言語,聽著。”




果然,掌聲之後,裡面就傳來金大人的聲音,金大人就說,“《論語》中,有一篇,諸位一定都讀過。孔子到衛國去,冉有為他駕車。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子曰,‘富之’。冉有又曰,‘既富矣,又何加焉?’子曰,‘教之’。”




季瑛點頭,這是論語裡的原話。




庶,是庶民的意思。




孔子感嘆衛國的人口真多,學生冉有就問說,這麼多人,該怎麼辦呢?孔子回答說,要叫這些人都富起來。冉有又問,富起來之後呢?又該怎麼治理呢?孔子說,要教化他們。




就聽金大人的聲音又傳來,“那麼聖人表達了什麼意思呢?聖人認為一個國家的先決條件,一定是有足夠多的庶民,即人口;其次,便是叫百姓富裕起來;再次,當不為生計而發愁的時候,他們才會受教。庶、富、教,這是三個必須的條件,且順序不能亂。對此,諸位有異議嗎?”




沒有!這是聖人的原話。




“那我再一問,我們現在有足夠多的人口了嗎?”




有了!新明自立國之初,推廣各種作物,提升糧食產量,輕徭薄賦,使得生民休養生息,繁衍人口極多。




四爺就豎起一根手指,“所以,朝廷做到了第一點——庶!有足夠多的庶民。”




是!




“那麼,朝廷要做的第二點便是富!叫百姓富足起來。工,可將農耕中富裕的人口利用起來,叫農人有更多的耕地,叫有手藝的人能靠著手藝養家餬口,這算不算是富民的途徑呢?”




當然!




“富民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沒有富裕起來,達到人人受教化的前提下,那秩序便不要了嗎?此時,先以法鎮之,錯了嗎?”




“…………”好像也沒錯。




四爺就攤手,“教不可或缺!像是諸位,都是受了教化之人,那麼前提是,諸位一定是家境尚可,能一直受教化。朝廷難道沒教化嗎?蒙童免費啟蒙,這便是教化。如果朝廷足夠富裕,那麼每個人從一出生,朝廷便能給予一視同仁的教化……但這不是現在能做到的。




而這位李姓兄臺所言,儒為體,格物為用,有理!但這不是分人群,將人分為儒生和格物生。這麼分是不對的!




儒,該被每個人接納,它打造塑造的是德、是心,是性!而格物是工具。




就如同,數千年前刀耕火種,而現在牛耕遍地一樣。儒家傳承了千年,鑄就了精氣神,這是不變的!工具不斷革新,這是一直在變的。我們當以儒家修內,卻也當以格物修外。內外兼修,此方為一個德行高尚,且於國於民有用之人。”




話音一落,又是掌聲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