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誰讓他進內朝的?趕出去!
“他們將南北漢人區分開來,重用一些漢奸,大肆宣傳南方漢人是卑賤的奴隸。”
“元朝時期還將南人列為四等人,故意把北方漢人與南方漢人區分開來,其心之險惡,用心之惡毒,令人髮指。”
“而且蒙古人攻打金朝和宋朝的時候,屠戮的漢人數以百萬千萬計,屠四川的時候成都骸骨140萬,原來四川有1300萬人,屠殺過後只剩下60萬。”
“除此之外陝南之戰,軍民全屠。徐州之戰,軍民全屠。杭州之戰,軍民全屠。汝南之戰,軍民全屠。常州之戰,軍民全屠。”
“這些都是血與淚的歷史,歷史不容遺忘。”
“陛下當祭祀大宋君臣,再讓各地縣令組織百姓上街搖旗吶喊,痛斥蒙古人和金國女真人的惡劣行徑,告知百姓是陛下將他們從水火當中拯救出來。”
“接著陛下再宣佈,要北伐蒙元,必然舉國士氣高漲,到時候打它幾個大勝仗,幹掉一些蒙古人。”
說話間他還比劃了一下手勢,右手做刀狀下劈道:“如此將漢胡區分,告訴天下漢人我們的敵人是誰,激起漢人同仇敵愾,南北隔閡自然瓦解。”
後世人常看到滿清和日寇的殘暴,卻少有人提及蒙元攻滅南宋的時候,屠殺了多少南宋漢人。
據統計,如果不算北方金國治下的漢人,蒙宋戰爭屠了數百萬之多。如果算上北方金國治下的漢人,這個數字大概在兩千來萬的樣子。
那為什麼少有人提及呢?
因為蒙古人與漢人之間的仇恨結清了。
朱元璋和朱棣結的。
朱元璋九次北伐,朱棣五徵漠北,殺得蒙古人屍橫遍野,抱頭鼠竄,王庭都滅了,被迫往西逃遁,換來苟延殘喘。
所以本質上來說,雙方恩怨已了。
而滿清、日寇與漢人之間,缺乏一次像樣的清算,這才導致後世人更在意滿清與日寇。
但現在還沒結清呢。
在金山、捕魚兒海這兩次大戰役重創蒙元之前,蒙元的殘餘勢力還很強大,多次襲擾大明邊境。
甚至在和林之戰、稱海之戰當中,王保保以誘敵深入之計,大敗徐達、藍玉和李文忠,使得大明“自是明兵希出塞矣”。
因而目前大明和蒙元之間的敵對非常嚴重,雙方軍事交戰不勝枚舉,在宣傳上將民族南北對立的內部矛盾,轉移成對蒙元的外部矛盾,並不是一件壞事。
然而即便如此,也讓人震驚。
內閣會議裡,吏部尚書偰斯目瞪口呆。
自己可是蒙古人啊。
你要把蒙古人樹為仇人,當著我的面好嗎?
雖然大明本身就把蒙古人當仇人。
但至少不這麼明顯。
好歹給自己留點顏面啊。
不只是他。
其餘諸多大臣和大學士,也都一個個跟看怪物似的看著朱雲峰。
這位吳王殿下,好像有點過於激進了。
“諸位以為如何?”
朱元璋開口問道。
吳伯宗連忙說道:“陛下,不可!”
“為何?”
“今大明元人眾多,且雲南尚未歸附,此舉恐元人心惶,以至叛亂四起。”
“不錯。”
兵部尚書劉崧也說道:“現今陛下好不容易平定天下,全國安寧,若是再起紛爭,再勾結北方與雲南元人,怕是國家動盪。”
“你們呢?”
朱元璋又看向眾人。
有人沉默,也有人反對,贊成者倒是寥寥無幾。
其中還有人說:“漢人海納百川,包容天下,元人也並非不能為我大明子民,況且偰尚書在側,這怕是有些不妥。”
“此言差矣。”
朱雲峰馬上說道:“孔子曰,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陛下也說,胡元入主中國,夷狄腥羶,汙染華夏,學校廢馳,人紀蕩然。”
“這裡的夷狄指的是什麼?是指那些沒有禮教、法制的蠻夷。”
“他們只知道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宛如禽獸。”
“五胡亂華如此,金人南侵如此,蒙人南侵同樣如此。”
“這些人才是夷狄!”
“如果是學習了中華之文明的胡人,那他還是胡人嗎?”
“在我看來,所謂華夷大防,防的是以夏變夷,而不是以夷變夏。”
“偰尚書雖然是蒙元后裔,但他已經入了夏,那麼現在只有一個身份——大明子民,這就足夠了。”
說到最後,朱雲峰擦了擦額頭的汗水。
後世漢奸賣國賊,常以“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自辯。
說漢人這個群體,是以文化認同為標準,而非血統、族群等認同。
如此就能表達出一個意思,即:只要“信奉華夏文化”,那麼異族做中國的皇帝,就名正言順!
因此日寇橫行時期,這些漢奸賣國賊往往如此標榜,到最後連自己都把自己騙了。
但這卻是歪曲孔子韓愈,屬於斷章取義。
孔子和韓愈其實不反對夷人入華夏,他們反對的是華夏人入夷。
且也不認同只要信奉華夏文化,異族就能做皇帝,而是“裔不謀夏,夷不亂華”。
這句話已經很明顯地告訴大家,華夏以外的人不得圖謀中原,也即不允許夷狄干涉中原地區華夏民族的事務。
因而偰斯的問題很好理解,他入了華夏,尊華夏禮制、法度,也不亂華,那自然是本國百姓。
“偰尚書,你覺得如何?”
朱元璋看向偰斯。
偰斯一直保持沉默,此時忙道:“臣覺得吳王殿下說得沒錯,臣入華夏久矣,早已是應天府人,如今亦是大明人。”
“嗯。”
朱元璋點點頭,又看向眾人道:“爾等還有何話說?”
眾人互相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