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室廢人 作品

第二卷:八路軍節度使——第二十章:向北(6)

 八路軍的第四個團就此誕生。

 不過這支聯軍的協同程度目前還不算高,畢竟是幾支部隊混合編伍,要在實戰中正

常發揮戰力,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作為未來的一支奇兵,延川團的首要任務還不是能打,而是能走。

 能走這兩個字說來簡單,但是真做起來,就連那些接受李文革的新式訓練方法已經一年多的老兵也發現,他們還有很多新東西要學。

 其中最基本的兩項,便是打揹包和扎綁腿。

 一個揹包裡面包裹著自己的盔甲和乾糧,重達四十斤以上——這還是指比較輕的步兵甲,不包括細鱗甲和鳥錘甲這等重甲。若是這些物件提在手中,走出不足十里去手臂便要痠痛不已,不要說作戰。就連木槍都未必能夠拿得住了。只有把這些打成揹包背在背上,部隊才可能攜帶著這些重傢伙進行長途行軍。

 但是要將這些用帆布整齊地包裹起來背上,卻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對於從來沒有打揹包習慣的這個時代軍隊而言,要學會在半刻鐘時間內整理並打好揹包完成行軍準備,實在不是一件容易地事情。

 扎綁腿也是如此,這個年代的步兵對於這種奇怪的行軍措施十分不解。就連老兵也有些牴觸情緒,這使得李文革不得不以身作則。脫掉了牛皮靴子改穿葛鞋,在小腿肚子上滿滿紮了一層綁腿。

 每到這個時候,李文革就無限懷念自己還在另外一個時空的祖父,若不是他自幼的薰陶和訓練。即便是自己這個來自未來的人也未必懂得如何扎綁腿。畢竟這東西在二十一世紀地軍隊當中已經被完全拋棄了。

 但是在人類的士兵還只能依靠兩條腿來進行長途機動地時代,在以山地行軍為主的遠程奔襲中,綁腿實在是太有用了。它不但能夠免於使小腿遭受蚊蟲螞蝗等叮咬,還能避免山間的一些荊刺類植物給士兵的小腿造成拉扯劃傷,而且長期扎著綁腿走路,在進行山地攀爬行軍時會有效避免小腿痠脹,避免因血脈下積而引起地脹痛。

 但是,李文革自己也承認,確實很不舒服。

 小時候扎綁腿地時候。他開始幾天時時刻刻都覺得腿肚子在發漲。

 因此這兩項簡單的改革,在軍隊中推行的也不算很順利,折家兩位大爺不是很買賬,狄懷威荊海等八路軍軍官也暗中有些腹誹,折御卿嘴上不說。心中也有些不以為然。

 只有李護堅決擁護他的一切決定。他是第一個紮起綁腿的人,也是第一個學會打揹包的人。在見到李護扎著綁腿站在隊列中極為嚴厲地訓練那些慶州雜兵的時候。李文革眼淚嘩嘩的,這年月推行改革,還真是需要一定程度的個人崇拜啊……

 他之所以如此煞費苦心,是因為他知道,一個月後這個團所要承擔地任務,是一次在完全沒有廂兵配合下的行動。沒有側影,沒有後方,受傷的士卒將得不到及時的救助和醫治,身上帶的乾糧吃完後,若沒有能力就地漁獵,便只能捱餓。

 這將是一次極為艱苦地行

 雖說苦不苦想想紅軍長征兩萬五,但是眼下這支軍隊比起自己所知道地那支強悍到變態的紅色鐵流,那其中地差距又豈止是一個揹包和一副綁腿能夠抹平的?

 好在紅軍走了兩萬五千裡,自己只需要走五百里就好。

 是五百里崇山峻嶺。

 走過去後,延川獨立團必須獨自面對一座五百年前赫連勃勃窮盡無數土石和鮮血造就的天下堅城,這一千三百人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攻克統萬城。

 直到現在為止,李文革也還仍然認為,這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只要統萬城中留下五百名守軍,沒有任何重型攻城器械的延川獨立團就休想攻進去。

 更何況,統萬城中有將近一萬八千人口,其中青壯男子最少有六千人,緊要關頭,這些人都可以隨時變成守衛城池的戰士。

 後唐五萬大軍在這座堅城下鎩羽而歸,自己卻想靠著一千三百人攻破城池書寫神話。

 那是不可能的。

 在冷兵器時代,絕不可能!

 廣順三年四月二十八日,三輛馬車在數十名全身披掛盔甲的士兵嚴密護送下進入了慶州城,慶州最高行政長官高紹元親自率領數十名州兵到城門口迎接,隨後,這支隊伍毫不停留地穿過了州城的街道進入了刺史府,在那裡,後面兩輛馬車被趕往後院,馬匹卸下,隨即李護親率一個隊的步兵接管了防務,馬車停放的院落被裡三層外三層嚴密守衛了起來,沒有李文革的命令,就連高紹元也不得入內。

 而頭一輛馬車上下來的人,被高紹元畢恭畢敬迎進刺史府的大人物,竟然是一位頭戴黃冠身穿大褂腳踏雲鞋地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