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室廢人 作品

第三卷:一代天驕——第二十七章:戰爭的腳步(2)

的素質都是這種情況的話,那麼李文革手中的兵力就算僅有一萬人,卻也足以媲美某些號稱帶甲十萬的地方諸侯了。

 這些延州士兵身上還有一件事令趙匡胤頗為.訝異,他所見到的所有身穿軍服的人,無論披甲與否,都毫無意外地在左臂上纏著一縷生麻帶子。

 來之前趙匡胤.曾經對延州的軍事制度做過一番瞭解,去年也曾當面向李文革請教過,因此自然知道延州官兵右臂上臂章符號代表的是軍銜官階,然而如今左臂纏麻,這卻又是什麼意思?

 趙匡胤無意間掃到自己身上的生麻坎肩,不由得心神劇震,一拉馬韁收住了坐騎,立在當地起呆來。

 生麻成服,謂之斬衰,乃周制喪儀五服之,諸侯臣下為天子居喪,方著此服。

 八路軍全軍,竟是在為剛剛逝去不久的大周天子郭威舉喪。

 一路行來,途徑州縣無數,無論官民軍弁,皆是常服,歌舞依舊,這也難怪地方上不敬,一方面皇帝駕崩的消息傳到地方州縣需要一定時間,另一方面戰亂之世禮樂崩壞,老規矩早就沒有多少人當回事了,更何況大周建政不過三年時間,中央的權威還遠未強大到能夠恢復禮法的地步。

 還有一個原因,製作那麼多的喪服,需要一筆不菲的費用,這在地方政府的賬面上絕對是一筆額外支出。

 不過很明顯延州方面很巧妙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給每個士兵了一條生麻帶子,以替代生麻製成的上衣,用以象徵斬衰之禮。

 讓趙匡胤感到震驚的是,朝廷禮部的專使此刻即便出了也應該還在路上,是否進了潼關都還不好說,自己是走在了最前面的,晝夜兼程趕路過來,而八路軍居然已經全軍舉哀了,也就是說最少在三天前他們就已經得到郭威病逝的消息了,作為一個邊郡藩鎮,這情報能力也未免太強悍了些。

 同時,他的心中也有些不是滋味,郭威做了三年皇帝,於中原州郡的官吏黎庶多有恩惠,然而他死之後,地方上對這位皇帝的駕崩漠然的很,反而是在這個郭威生前沒有撥過一文錢糧施過絲毫恩惠的化外之地,一支完全不屬於朝廷正規軍編制的藩鎮軍隊,從上到下在哀悼這位開國皇帝的大行。

 ……

 站在八路軍節度府的白虎節堂裡,趙匡胤腳跟一陣陣虛。

 再怎麼說,這也是一鎮節堂,軍機重地,就算趙匡胤是天子近臣禁軍重將,卻也從來沒有進過這等秉持著軍國重器的所在。樞密的節堂自不必說,就是禁軍都司和地方節度的節堂,平日裡也是嚴密關防對象,這裡不但存放著重要的軍事機密文件,同時也是重要軍事會議的所在,可以說是一軍之重莫過於此。

 自他在節度府外報名請見之後,不過是按照規矩在大門處登了個記,就在一名胸章上寫著“內衛”字樣的軍官的引領下穿堂越進來到了這裡。

 一路上在這位姓張的致果校尉引領下便再未遇到任何盤查。

 一進節堂趙匡胤便看到了李文革,不過此刻這位八路軍的太尉正背對著他,用雙手摁著一幅佔去了節堂大半空間的木圖一面審視一面聽一個年輕的軍官說話,趙匡胤上下打量了那個年輕的軍官一眼,從臂章上看出這個軍官也不過是個致果校尉,年紀不過二十上下,然而面對李文革這個一軍大帥,卻沒有絲毫忸怩畏懼之色,操著西北口音一面講述一面拿著手中的一根棍子在木圖上比劃。

 “……河東的兵力主要分為三部,一部為太原禁軍,以四朝元老義成節度使白叢暉為殿前侍衛親軍都指揮使,中軍駐紮在晉陽城內,總兵力號稱三十六營,實際兵力不足八千人,右軍駐紮在隆州團柏,十八營五千人,由武寧節度使殿前馬步軍都指揮使張元徽統率;左軍駐紮在汾州陰地關,十八營三千人,由殿前控鶴軍指揮使郝貴統率,另一部為黃澤關大營守軍,大營招討使為李存環,轄兵三十營,七千人到八千人;第三部便是駐防代州嵐州一帶的岢嵐軍、寧化軍、鎮雄軍三鎮,岢嵐軍號稱三十六營,實則已被府州折帥打殘了,不過是些殘兵和新壯,戰力孱弱,實際兵力恐怕連三千都還不到,駐紮在憲州境內,由憲州刺史韓光願統率;寧化軍駐軍嵐州西北,有兵三十六營,其中十二營為漢兵,另有編練羈縻之二十四營部族番兵,實際兵力將近七千人,由嵐州刺史郭言統率,鎮雄軍駐軍代州,有兵二十四營,實際兵力四千人到五千人之間,由防禦使鄭處遣統率。另外還有一些駐防兵力,如汾州賈胡堡駐兵三營,高壁嶺駐兵兩到三營,兵力在千人上下,扼守陰地關禁軍左軍側後,控制雀鼠穀道,為郝貴部看守糧道,此外各州州治各駐兵兩營到三營不等,總兵力大約在三千人上下。合計的話,北漢一朝舉國之兵總數不過四萬,其中野戰之兵不足三萬,大多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