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一代天驕——第二十八章:高平!高平!(6)
折從阮頓時驚得跳了起來:“此事萬萬不可……”
“有何不可?”馮道曬笑道,“憑藉折家三千子弟,老夫不信老令公安定不下京師局面!”
“一時安定京師局面,自然不難!”折從阮反駁道,“然則主上回朝之後,卻要面對天下群情洶湧的繁難局面,到時候,只怕主上便是再賢明,也難免要借你我的人頭來安天下人心……”
馮道灑然一笑:“若真能安定天下人心,馮道又何惜這顆頭顱?七十多歲的人了,還能幫得上主上多少年?”
折從阮大張著嘴,傻傻地望著馮道。
馮道走了過來,輕輕拍了拍折從阮的肩頭,語調輕飄飄地道:“令公,你我都是快入土的人了,做事何須許多顧忌?朝中的權位榮華,於令公而言便那麼重要麼?事有不諧,令公只管回府州去養老,有李懷仁在,天下想必無人有膽去擾令公的天年。馮道雖然不才,卻是對大行皇帝有所承諾的,我既保定了當今,他戰勝了我固然要保他,他一時有所小挫,我也依然要保他——馮道無意愚忠於一家一姓,然則舉目國中,某並沒有比當今天子更好的選擇……”
“為天下蒼生計,大位……一動不如一靜……”
馮道負著手,望著門廳下柳樹枝條上生出的嫩芽,頗為感慨地嘆道。
折從阮呆若木雞,半晌說不出一句話來,只覺得一陣陣口乾舌燥,不住地嚥著吐沫……
“我並不看好當今……”馮道卻不理會折從阮的心思,隨口又說出一句令他頭暈目眩的話語來,“今上志存高遠,剛勇有餘而仁守不足,若假以時日,倒不失為唐太宗,奈何如今天下板蕩,遠甚於大業,某隻怕以今上的才略,能取天下卻未必能守天下,世道人情,皆不容主上徐徐圖之,尤其如此,更應審時度勢,以緩圖疾,住上性情剛烈操切,是萬分耐不得的!先帝倒是有此明白心腸,惜乎天不假年……”
“雖然如此,郭榮卻依然是當今天下最好的選擇……”
馮道毫不避諱地說出了當今天子的名諱,早已被他的話語驚住的折從阮此刻除了苦笑,再沒半分反應,對一個早已在心間存下了死志的人而言,此刻這隻字片語間的名諱冒犯又算的什麼?折從阮甚至可以斷定,即便是馮道當面這麼稱呼柴榮,柴榮也只能隱忍——誰讓這老傢伙的資歷實在是老得不像話了呢?
“我堅信如此,因此實際上前線的事情我並不擔心,若當今應付不了這個局面,他便不配大行皇帝的託付之重!”馮道淡淡道。
“那你還在金殿上大加諫阻——”折從阮忍不住出言譏諷道。
“縱然當真是唐文皇再臨塵世,當諫之時,魏鄭公又豈會猶豫不前?”馮道冷笑道。
“他能不能打贏這一仗和他該不該去打這一仗是兩回事!作為君王,他應該用治道來收朝野之心,天下百姓能過上好日子,他這個天子便自然而然坐得穩;天下百姓流離悽苦,他便是西楚霸王,最終也只有烏江自戕一途而已!能打勝仗並不能證明他便是個好皇帝,充氣量只能證明他是個好將軍……百十年來,會殺人殺人殺得好的人難道還少了?倒是愛惜民力少殺慎殺會做養人的人如今越來越少了……”馮道撩起袍子緩緩坐下,輕輕搖著頭道。
折從阮無語,這位老兄在郭威死後似乎突然間豁出去了,越來越敢說話,也越來越肆無忌憚,頗有點把天下人都不放在眼裡的模樣。
折從阮不知道馮道是突然間變成了此刻這般模樣還是原先大家印象裡的那個和事老馮道本身就是個假象,是這老傢伙用來迷惑天下人的自保之道。
“我那兒子這輩子醉心音律,勸也勸不來,我也不指望著他能光大門楣繼承衣缽,有令公在,保得他一世平安想必還是不難的!便是令公不在了,只要有折家在,馮家想必也不至有滅族之禍……”馮道望著折從阮,嘴角帶著淡淡的笑意託付道。
折從阮卻不願意再聽他說這些不吉利的言語,從袖子裡取出一封:“李懷仁要掩人耳目,故此表章還在慢吞吞來京城的路上,此刻出了潼關沒有都不好說,倒是私信來了一封,他沒有去河東,倒是出兵伐遼,抄那楊袞的後路老家去了!若是成功,倒是能夠緩解主上在潞州的些許壓力……”
馮道伸手接過信函,展開來默默看了,輕輕嘆了一聲,微微搖頭,似有說不盡的感慨……
折從阮皺起眉頭望著馮道,馮道卻是自失地一笑,輕聲道:“蜀有武侯,卻與司馬宣王並存於世,這是武侯之悲,
還是世人之悲呢?”
折從阮有些莫名其妙,卻聽馮道喃喃道:“他日若見到懷仁,還望令公轉達,馮道一生之短長榮辱,便拜託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