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夜風過 作品

第五十一章 福海作協最後的矜持!


福海市作協月度例會,各種常規事務討論完畢以後,主席長天,突然拋出一個的議題——

 關於是否吸納張潮加入協會的意見交流!

 要說加入福海市作協,說難不難,說易不易,除了“戶口或工作在本地”“擁護作協的規章制度”等基本條件外,最關鍵是兩條——

 “須在市級以上(含市級)文學刊物上發表過一定數量和質量的文學作品。”

 “長期從事文學編輯、教學、組織工作,成績突出。”

 無論是“一定數量和質量”,還是“長期、成績突出”,都屬於沒有量化標準、可以靈活操作的條目,既可以放低讓人進來,也可以抬高讓人進不來。

 話語權就全在能坐在作協會議室裡開例會的這些人身上。

 90年代有一陣地方財政困難,靠撥款維持的作協快揭不開鍋了,無奈之下,甚至吸納了幾個附庸風雅的土老闆。當時的標準就放得極低,在縣級刊物上發表一個小豆腐塊,就能加入。

 這些小豆腐塊,基本都是代筆的,能發表也是打了招呼的。

 而張潮無論從作品的數量還是刊物的級別上,都達到了加入市級作協最高的門檻。但他最大的問題就是成名太快,除了一次作文比賽以外,沒有和本地文壇形成任何交集。

 文壇大概是各種行業中圈子文化最盛行、堡壘最頑固的一個。在九十年代文學開始沒落以後,更是暮氣沉沉。

 用一句通俗的話說就是“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而傳統觀念認為,加入作協,才算是踏入文壇的標誌。

 例如王小波,在他去世前,雖然已經在《花城》上登載過小說、在報紙上開設了專欄,還出版過作品,當編劇也拿了一個外國電影節的最佳劇本,但仍然找不到所謂“文壇”的門往哪邊開。

 以至於他死後,還被媒體稱為“文壇外的真正高手”。

 更尷尬的是,即使在他名聲大噪後,近二十年時間,除了極個別作家,如王濛,整個“文壇”對他的作品是避而不談的。除了研究者,你幾乎很難找到哪個與其同齡或者前輩的作家談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