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新理念作文大賽”,復活!(5000字大章)
這期間他開了一個港島的銀行帳號和股票賬戶,先讓明窗社把版稅轉入港島銀行帳號,又讓潘耀明介紹一個靠譜的證券經紀,潘耀明爽快地把常年給查先生服務的證券經紀介紹給了張潮。
張潮和對方談過以後,決定除了明窗社的版稅以外,春節後再轉一筆錢過來,讓他代為操持。
對方問道:“那張生的投資方向是什麼呢?”
“全買騰訊就好。”
“只買這一支?”
“對”
“……那操作上……”
“不用操作,買完放著。”
“……放多久?”
“一直。”
張潮到滬上的時候,距離第七屆“新理念作文大賽”複賽還有4天時間。於華這個評委會主任都還沒有到滬上。
張潮這麼早來,主要還是為了和《新芽》雜誌社確認副刊的種種細節。
看到張潮拿出來的詳細方案,和他為這個副刊的發行準備的特別禮物以後,趙常田和李啟剛才放下心來。
張潮想讓自己的“午夜潮汐”擁有除了他以外的發展基石,那麼簽約作者就是頭等大事。
已經成名的老一輩作家,不會這麼輕易把自己“交代”出去;年輕一輩的成名作家,已經被陸金波和小四瓜分殆盡,只剩下一些“散兵遊勇”。
說來說去,還是這個時代給文學新人提供的成長土壤太微薄了。
絕大部分的老牌文學期刊,審稿要求苛刻,見刊週期漫長,對文學新人極其不友好。
新創的文學刊物,為了市場考慮,審美傾向高度統一,幾乎全是小四、安尼寶貝、洛洛等人的複製品。
博客還沒有進入主流人群的視野,更不要說微博之類了。
這也導致了張潮印象裡,國內文壇被“80後”(20世紀80年代成名)統治40年的情況。
一直到2015年以後,這種情況才有所鬆動,湧現出了一批真正的80後甚至90後作家,讓國內文壇開始了新一輪的新陳代謝。
張潮也想試試看,自己能不能讓這個時代早一點到來。
如果自己辦刊,那申請刊號就是一件麻煩事,但是借《新芽》這個老牌期刊,以獨立副刊的形式發行,就能繞過很多障礙。
至於以後是不是真的要獨立出來,那就要它的發展了。
這兩天,黃傑夫還帶給他一個好消息——“那個馬立,同意入職了,春節後就來上班。”
於華和其他評委在複賽前一天到達了滬上,也住進了酒店,並且和《新芽》雜誌開了一個會,討論複賽的一些細節問題。
張潮倒是遇到了“熟人”——和他同獲這一屆莊重文獎的作家畢飛雨。
最大爭議來自於一等獎的設置。
“新理念作文大賽”開始的時候,a組(高三)一等獎是12人,b組(除高三外的中學組)一等獎僅有5人,c組(除中學生外30歲以下青年組)僅有1人。
複賽人數則是220人左右
後來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a組和b組一等獎人數很快膨脹到了近30人,c組則還是保持了1-3人的規模。
一方面是由於投稿人數的大大增加,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其中的利益不好平衡。c組是因為和錄取無關了,所以投稿人數不多,獎項關注度也低。
但這一屆的情況完全不同了,初賽投稿數量創了新低。
所以這次於華提出了一個新觀點:“既然我們這屆比賽已經和大學錄取無關,那麼為什麼還要設立一個硬性的獎項數字或者比例?一等獎完全可以空缺。達不到標準就不給嘛——誰說比賽一定要有一等獎。”
李啟剛急了,爭辯道:“要是沒有一等獎,怎麼和學生還有家長交代?媒體那邊也說不過去啊!我們賽後還要出版比賽的作文集呢,沒有一等獎像什麼話?”
畢飛雨道:“不要老想著要給誰交代。寫的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我們中很多人這次還肯來做這個評委,就是因為看到比賽現在和錄取脫鉤了,我們覺得少了這一層利害關係,說不定真能多淘出點真金來。”
張潮也補充道:“比賽不僅要做好一等獎空缺的準備,也要做好臨時設置特等獎,或者其他獎的準備。真的有特別優秀的選手,那就應該讓他得到應有的榮譽。”
這番話也贏得了評委們一片贊同。
趙常田一槌定音道:“我們這一屆,就不預設任何獎項該有多少人得獎了!我們就是要讓所有人看到,‘新理念作文大賽’,不是排排坐、分果果的比賽,要真槍實彈、真材實料!”
1天以後的下午1:30,複賽正式開始,時間仍然是3個小時。
這次複賽的人數依舊是220人,雖然大部分還是a組和b組的學生,但比例已經有所降低,而c組的人數卻創了歷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