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48章 【求追讀!】新舟,啟航

 “哦?”

 周永航感覺事情似乎還有轉機,瞬間來了興趣:“你有什麼想法?”

 “嗯……我需要你幫我個忙。”杜義山思索片刻之後回答道:

 “不過醜話說前頭,雖然我確實準備讓他提前參與到重大項目裡面去,但你們那個新客機不行,不夠格。”

 “難道你是要讓他……”

 考慮到杜義山正在601所開會,再加上他竟然覺得運7-200a項目都不夠格,周永航幾乎是立即就猜到了對方的想法。

 “猜到就行了,不用說出來。”杜義山知道周永航肯定能領悟到自己的意思,因此沒有讓對方繼續說下去:“你就說這個忙你幫不幫吧?”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鐘時間。

 “你說吧,要我幹什麼?”

 華夏航空工業是一個整體,雖然各所之間會存在一些競爭,但周永航作為老同志,還不至於狹隘到只顧著自己603所一家的利益。

 杜義山見狀也不客氣,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別等到更換新機翼完成首飛了,你們不是已經確定那個主動顫振控制方法可行了麼,現在儘快想辦法把它弄成先進經驗,在航空系統內部先宣傳起來。”

 八三工程到了九十年代中期的時候,雖然重要性已經趕不上十號工程和十一號工程,但想往裡面塞個本科生也絕對不是杜義山自己一句話就能做到的事情。

 他至少得證明這個本科生有足夠的能力才行。

 而對於這種大項目來說,僅僅一篇航空學報上面的論文肯定是不夠看的。

 所以杜義山才需要讓603所方面先把顫振主動控制的成果給宣傳起來,到時候常浩南作為這個先進經驗的主要貢獻者,分量就完全不同了。

 “好的,我馬上讓人去辦。”

 周永航略加思索就明白了杜義山想要做什麼,因此果斷答應了後者的請求。

 本來他就打算這樣結束通話,但旋即又想起來了一件事情:

 “對了,老杜啊,這次運7-200a換裝新機翼之後,其實跟老運7相比完全已經脫胎換骨了。

 所以我覺得無論是從技術方面,還是從未來的市場方面考慮,繼續叫這個名字都有些不妥,你來幫我們想一個新名字吧。”

 運7飛機的仿製原型是蘇聯於60年代末期投入使用的安26運輸機,而這兩個名字的口碑都比較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