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
常浩南的思緒不由自主地飛到了更遠的地方。
殲10和殲11,兩種三代機的目標動力都是一樣的。
渦扇10。
但是借用他重生之前網絡上比較流行的一個段子。
1996年的渦扇10到底來沒來?
——如來。
真的是如來。
這個時候距離渦扇10的立項已經過去了將近10年時間,但要說項目本身的進度麼……
基本上就是沒有進度。
或者說是薛定諤的進度。
1987年立項的渦扇10跟渦噴14幾乎是同步發展的。
在可以說沒有任何發動機設計經驗的情況下,連渦噴14這樣的二代發動機都有很明顯的拼湊借鑑痕跡,渦扇10的情況就更不用想了。
雖然沒有像渦扇6一樣被多次更改設計目標和轉移設計地點,但是總體設計方案的多次推倒重來也是免不了的。
就連借鑑原案都中途更換過。
而這功夫渦扇10應該就正好處在某一次設計方案歸零的過程中。
其實這也很正常。
前面提到過的定常附壁流型終究是有極限的,在這種理論基礎下幾乎不可能設計出高級壓比、高級負荷的壓氣機。
因為流動分離這件事情本身就存在兩面性。
常浩南重新想起了自己更熟悉也更有經驗的飛行器設計領域。
在大概二十多年前,飛行器外形氣動分佈的設計思想就從“定常附體流型”跨越到了“定常/脫體渦混合流型”。
也就是從“抑制流動分離”變成了“利用流動分離”——
有意造成飛行器的大迎角脫體流態,利用流動分離產生的集中渦得到附加渦升力,從而不僅大大提高了機翼的升力,也大大擴展了機翼的迎角範圍,使飛機性能出現了一次飛躍。
反映到產品上就是戰鬥機從二代機進化到三代機的那個階段。
“能不能把這種思想引入到壓氣機氣動設計裡面?”
這個念頭幾乎毫無徵兆地跳到了常浩南的腦海中。
當然,這很困難。
因為需要充分認識葉柵內部流動,特別是分離流動的規律。
科學研究所走的一條普遍道路就是從複雜到簡單,再從簡單到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