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伊留申的野望
本來,洛茲科和他帶領的伊留申公司團隊並不是來“參加”這次航展的,而是來保障這次航展的。
他們並沒有帶來任何計劃用於參展的型號,只有一架裝著航材和人員的伊爾76運輸機和一架用來給參展飛機提供油料的伊爾78m加油機。
但這並不意味著伊留申公司不想在航展上做點什麼。
華夏曾經在90年代初分兩次從俄羅斯購買了14架伊爾76運輸機,組建了空軍的戰略運輸機隊。
但這筆交易跟伊留申公司並沒有任何關係,14架飛機全都是從俄軍現役裝備中直接交付的。
飛機賣出去了,但錢沒賺著。
實際上這個時候,俄聯邦方面對於出口這種起飛重量200噸級的大型運輸機還是存在一些顧慮的。
但伊留申公司可沒有顧慮,或者說根本來不及顧慮。
眼瞅著蘇霍伊和米里(設計和生產米8/17/171直升機)兩家憑藉跟華夏的簽署的大單原地復活,不僅重新啟動了新型號的研製,甚至還在新西伯利亞的飛機制造廠開闢了新的生產線,伊留申方面也是突出一個羨慕嫉妒恨。
主要是他們面臨的問題要比其它所有同行都更麻煩——
作為其絕對的主打產品,伊爾76的總裝車間並不在俄羅斯國內,而在烏茲別克斯坦的塔什干。
過去大家都是同一個國家,設計局在莫斯科,製造廠在塔什干自然沒有問題,權當是給偏遠落後地區進行產業升級了。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
首先,聯盟解體之後,幾個斯坦國的情況比俄羅斯慘得多,如果放任總裝廠繼續荒廢下去,那麼再過兩年,塔什干廠很可能就生產不出來新的伊爾76了。
其次,就在今年早些時候,烏茲別克斯坦和北約訂立了《單獨夥伴關係計劃》,表現出的傾向很讓莫斯科方面擔心。
為了保險起見,伊留申公司計劃在烏里揚諾夫斯克的航星sp工廠建立一條新的伊爾76總裝線,把塔什干那邊的工人吸收過來。
而這需要時間,和錢。
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到一個客戶,大客戶,賣出去十幾二十架全新的伊爾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