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200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

 “我們要造的這個輪機端蓋,還有轉輪輪轂,成品都是近百噸的量級,尤其那個轉輪,因為要直接承受水流的衝擊,對輪轂的強度的要求很高,而且因為在水裡面工作,還要採用馬氏體不鏽鋼……”

 “總之,不能像是鐵匠打鐵那樣通過多次反覆加工來製造,必須用一臺足夠大的設備,一次鍛壓成型,這種設備的複雜程度非常高,涉及到很多不同的學科和領域,必須得靠機械工業部這種等級的部門,整合全國資源才有可能搞出來。”

 常浩南瞭然地點了點頭。

 其實就跟尼古拉耶夫造船廠沒辦法靠自己把瓦良格號航空母艦完工一樣。

 好在華夏這邊客觀條件還是有的。

 只是如今各領域的研究經費都還不富裕,要想搞這種前期高投入的工程,總得拿出點足夠的理由,去找上面要特批才行。

 “足夠大……那得是多大啊?”

 這個問題倒不是常浩南裝傻,而是他確實想多瞭解一些,以便於後面去找丁高恆要項目:

 “我看那些飛機制造廠造起落架之類的零部件,也會用到超大型的鍛壓設備,那種還不夠麼?”

 金桂果斷搖頭:

 “不夠,你說的應該是咱們國家的那臺3萬噸模鍛壓機,或者另外一臺1.2萬噸自由鍛壓機,都是獨苗。”

 雖然是供銷部部長,但金桂說起這些東西來倒也算是如數家珍一般:

 “要說起來的話,那臺3萬噸的機子已經算是全世界最厲害的15臺模鍛壓機之一了,像德國和英國,也就跟咱們一個水平,不過要想造出我們設計的那個輪轂,還遠遠不夠。”

 “3萬噸都不夠?”

 常浩南重生前在新聞上看到過華夏有一臺全世界最大的8萬噸模鍛壓機,但確實沒想到在90年代就能有3萬噸的。

 “不夠,要想造出來的話,至少要……”

 他說到這裡突然頓住,靠在椅背上思索了幾秒:

 “至少要5萬噸這個水平,如果留出一些餘量,比較穩妥的話,恐怕得6萬噸起步。”

 “6萬噸……”

 常浩南暗自記下了這個數字,同時心裡也多少有些沒底。

 後世那臺8萬噸模鍛壓機是2013年才投入試生產的。

 正如金桂剛才所說,大型設備涉及到的領域實在太多,裝備製造業又是個很吃積累的行當,以現在的情況想要復刻出來恐怕……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