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相控陣雷達
“曉模同志,我記得你剛剛說,國產相控陣雷達目前主要是面臨產能困難?”
後者對於自己被再次點到有些意外,不過還是小跑兩步上前:
“對,尤其是大尺寸的t/r組件封裝,因為主要靠手工完成,很耗時間。”
“預警機上面這個其實還好,最後用了14個月左右完成生產,像我們所馬上要轉入試生產的346海之星搜索雷達,天線陣面的箱體有4米*4米,甚至還要額外多一個良品率不太樂觀的拼焊步驟,保守估計可能要18個月以上才能生產出來。”
首長抬手輕輕推了推黑框眼鏡:
“去年,畢昇號試驗艦入列服役的時候,我聽海軍的石雲升同志講,說那艘船服役之後的第一個測試項目,應該就是你剛剛說的這個艦載雷達?”
“沒錯,畢昇號目前正在船廠進行適應性改動,準備安裝我們國產的第一面艦載相控陣雷達。”
王曉模解釋道:
“計劃是跟美國宙斯盾系統用的spy1雷達形式類似,真正裝備到軍艦上之後,是每艘船安裝相互呈90°角的四面,以保證對周圍的360°全覆蓋,不過在技術上採用了有源相控陣路線,相比之下更加先進。”
聽到能比美國人的同類裝備還要好,首長雖然表情上沒什麼變化,但說話時的語氣都輕快了不少:
“我記得一年之前,這個型號還說是處在研發當中……現在就已經準備試生產了?”
王曉模雖然不直接負責346雷達項目,但這件事情還真跟他脫不開關係:
“14所那邊之前說是,原本以為大尺寸鋁合金拼焊技術也還要一階段才能攻關,所以時間表定的比較寬鬆。”
“不過這次搞預警機,跟航空工業系統的同志合作的時候,我們聽說盛京那邊為了生產重型戰鬥機,已經有了使用惰性氣體保護電弧焊焊接大尺寸鋁合金工件的經驗,所以就請他們去指導了一下,解決了不少問題。”
電科14所雖然也是軍工單位,但在過去屬於電子工業部。
跟隸屬於國防科工委的航空工業並不是同一套體系。
所以才會出現“你手裡有我需要的技術,但我們卻都不知道”的情況。
如今雖然進了一家門,但相互之間的協作配合顯然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來。
可以說,多虧了搞國產預警機的機會,才讓這個項目的進度得以進入快車道。
“那麼,如果想提高相控陣雷達的生產速度,你們需要什麼?”
首長沒有再繞彎子,而是直接詢問道:
“未來我們需要這種大尺寸相控陣雷達的地方會越來越多,一直像現在這樣,十幾個月才能造出一臺來肯定不行。”
這個問題對於王曉模來說幾乎無需思考,因為他其實已經在想辦法了:
“短時間內麼……就只能多招募一批高級技術工人,這件事情相對好說,只要組織上多給一定數量的編制就好。”
“另外就是,我們從去年剛剛成立的火炬-c.b.法拉利集團採購了一批全新的數控銑床,預計下半年開始交付,等到投入使用之後,就可以改變目前手工作坊模式的生產,效率自然也就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