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870章 型號井噴期

 驚喜,那確實是很驚喜。

 但渦扇10早在大概三年前就進行過空中臺測試。

 至於這架760號試驗平臺,只有等後面的新型號才能用上了。

 所以,常浩南在黃炳辛的帶領下在飛機周圍看了看,便準備離開。

 “不到機艙裡面去看看?”

 後者詢問道。

 常浩南猶豫了一下:

 “算了,以後有的是時間,現在還是先去開定型鑑定工作會吧……”

 閻良作為華夏唯一的國家級鑑定試飛機構,所有涉及到航空的產品,都需要到這裡至少過一遍流程。

 前些年項目少的時候還好,最近隨著航空工業系統整出來的活越來越多,各種設施設備的排期就變得有些緊張。

 甚至包括會議室。

 有時候甚至一天要排三場。

 因此,最好還是不要耽誤時間。

 ……

 雖然航空兵部隊和航空工業系統之間的歷史和現實關係頗為複雜,但至少在項目層面上,雙方仍然分別是甲方和乙方的身份。

 而設計定型鑑定,其實說穿了,就相當於甲方對乙方產品的性能進行全方位的考核,以驗證其是否具備當初立項時所承諾的性能。

 幹過乙方的都知道,在把成品交給甲方之前,自己肯定都是要先按照同等標準,甚至更嚴格的標準先測一遍的。

 渦扇10也是同理。

 所以,定型鑑定過程涉及到的科目,其實在研發過程中基本都已經做過。

 只不過這一次,主導者從航空動力系統的技術人員變成了總裝備部派來的代表。

 當然,整個項目週期中涉及到的測試內容成千上萬,也不是都要重複進行——

 比如發動機基礎性能、推力瞬變、穩態和過渡態功能、進氣畸變、空中起動、通斷加力和風車旋轉這一套八個大項、約70個小項、幾千個試驗點的基礎測試組合。

 這些要是全都再來一遍,那往後一年功夫就不用幹別的了。

 因此在之前廠方進行測試時,軍代表就已經深度參與其中。

 只要走個行政流程,把當時的結果做個認定就行。

 從這個角度上講,其實設計定型鑑定,並不是從前一天,而是從立項那天就已經開始了。

 總之,儘管測試過程需要常浩南全程跟蹤,但其實並沒有太多具體工作要他經手。

 更多還是起到一個統籌協調,以及心理上定海神針的作用。

 再者說,渦扇10的研發過程堪稱一帆風順,這一點,所有參與到其中的人都是有所感受的。

 所以這場工作會議,總體的氣氛倒是頗為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