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1003章 衛星凝視偵察

 “那地球同步軌道呢?”

 陳達直仍然不死心,他當年上學是學導彈技術的,雖然不完全對口,但倒也不至於兩眼一抹黑。

 “地球同步軌道確實可以保證對一個比較大的範圍進行連續監視,但軌道高度太高,需要非常先進的成像設備……這類設備幾乎沒有除了軍用以外的任何需求,而且核心零部件被美國人壟斷,就算我們現在和歐洲關係不錯,也很難搞到成品。”

 “另外,就算真把設備問題給解決了,也需要一顆體積非常龐大的衛星才能搭載,而且還需要很大的能源供應,重量也相應會提高……目前的東方紅四號無論如何都不夠,另外把十幾二十噸的龐然大物打到地球同步軌道上去,又需要比長三乙大得多的重型火箭……”

 “……”

 顯然,儘管華夏近些年來的發展已經相當迅速,但面對這種體系性的落後,仍然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追回來的。

 看著一臉“師傅求求你別唸了”表情的陳達直,主管整個航天產業發展的欒文傑略顯無奈地搖了搖頭,開口安慰道:

 “也不是沒有好消息,現在10噸級的東方紅五號衛星平臺,還有起飛重量在500-1000噸範圍的幾種新型運載火箭都已經開始論證了,估計很快就能立項,20噸不敢說,但以後往地球同步軌道上打個15噸的東西應該問題不大……”

 陳達直心說你小子隔這哄小孩呢,從開始論證到完成研發,中間隔上十幾年都是正常的……

 但話到嘴邊,看了看站在旁邊低頭不語的常浩南,終究還是憋了回去。

 “其實……倒也未必就沒辦法。”

 就在這個時候,常浩南卻突然開了口:

 “目前的海洋一號,因為是技術驗證星,所以星載設備的拍攝角度是固定的,只侷限於衛星正下方,如果想要調整拍攝角度,那就需要耗費燃料調整衛星本身的姿態。”

 “但如果我們在專門的海洋偵察衛星上去掉其它功能,利用多餘的空間和供電安裝一套凝視設備……就是類似人的脖子……呃……或者說是貓頭鷹的脖子一樣。”

 常浩南覺得單靠語言可能不太直觀,因此找旁邊一名工作人員要了張紙,歘欻幾筆畫了個示意圖:

 “可以在衛星本身不動的情況下調整拍攝角度,這樣一顆衛星能提供的有效偵察時長就會大大提高,需要的衛星數量也可以減少到……大概個位數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