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戰
“……”
“另一類是對傳輸可靠性要求極高,但在時效性上可以做出一定妥協,例如來自上級單位的作戰意圖,或是向終端作戰飛機傳達行動指令,這類數據必須保證100%完整地傳達成功,但大多數情況下,這類信息的有效時間都很長,不會因為推遲送達幾秒鐘就失去用處……”
常浩南運筆如飛,很快在黑板上寫出了這兩種信息所分別對應的幾個關鍵詞。
這個時候,從房間的一個角落傳來聲音:
“常總,你剛剛說的作戰指令,一般來說應該是直接通過加密無線電傳達的,那隻要把第二類指揮信息排除在通信分系統的功能以外,剩下的部分就比較容易設計了。”
常浩南此刻也恰好寫完了黑板上的最後一個字,重新直起身來:
“如果我們只看眼下的話,那這樣確實是最好的選擇。”
“但長遠來看,在未來的信息化作戰當中,指揮命令也未必就是通過語音指令所下達的。”
這一句話,讓周圍的聽眾們都是一愣:
“啊?”
實際上,在21世紀初這個時間點上,華夏軍隊和技術人員已經開始了針對新型作戰理論的研究和探索,而且也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受制於硬件和成本方面的限制,這些探索更多還是存在於紙面,以及少數試驗型的部隊當中。
坐在會議室裡的大多數都是普通一線工程師,對這些不夠了解也很正常。
對於這個年代的人來說,“用信息流代替語音傳達空情信息”這件事是比較容易理解的。
但要用信息流傳遞指揮命令,確實就顯得有些抽象了。
畢竟,如果是文字的話,那麼信息密度還不如語音。
只有坐在最前面的郭林低頭沉思,似乎有些理解了常浩南的意思。
“我們過去的指揮命令,都是逐級下達的。”
常浩南見狀,便直接解釋道:
“比如由指揮部把大的戰役目標下達給預警機,預警機再把空情信息和戰役安排下達給各個機群,最後由團或者大隊一級的一線指揮員給各作戰單位安排具體命令,這樣每一級的指令本身相對簡單,自然可以靠語音來傳送。”
“不過,即便信息本身可以在幾秒之內短時間完成傳遞,但人腦要理解和處理信息卻需要過程,尤其對於本身就處在戰鬥當中基層指揮員來說更是如此。”
“所以,更好的辦法是,由預警機,乃至更高級的指揮部承擔一部分低級決策和信息處理,然後把指揮信息直接傳達到作戰單位,這樣一來,不僅一線指揮員的負擔大大減輕,空中單位也可以擺脫航空團或者航空大隊的編制桎梏,以更小、更靈活的波次進行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