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浮動裝夾方法
“但落實到具體的加工過程……如果想要通過刀具位置偏差直接確定加工量的誤差,那就必須保證裝夾過程對工件產生的影響小到可以忽略……”
這次,還沒等常浩南開口,剛剛一直低頭奮筆疾書的楊衛華就突然抬起頭:
“關於這個問題,我這倒是有相對成熟的解決方案……”
常浩南原本的打算是,考慮到裝夾形變量基本發生在夾具釋放之後的一小段時間內,因此把裝夾引發的形變量獨立出去,利用基於應力場構建的變形預測法進行控制。
但突然聽到有人這麼說,他也頓時就來了興趣。
“仔細說說?”
作為業內有一定名望的技術人員,剛才那一段差點被繞懵的過程對於楊衛華來說絕對不算什麼好的體驗。
而現在,終於到了他所擅長的部分了。
“簡單來說,就是在裝夾裝置中嵌入壓力傳感器,實時監測由於殘餘應力變化引起工件和裝夾裝置之間的作用力變化,當夾緊作用力達到一定閾值時即鬆開裝夾,釋放工件變形……”
“……”
“比如對於葉片一類的工件,可以在中間設置三個固定裝夾單元完全定位工件,以保證加工基準,而周圍的浮動裝夾單元和輔助支撐單元則能夠保證變形釋放並重新裝夾……這樣一方面儘可能減小形變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測到形變程度。”
說話間,他還從筆記本上撕下一頁紙,畫出了自己這個思路的示意圖。
“這個裝夾方式,是我在研發ms75t五軸聯動機床過程中想到的,不過因為當時沒有客戶提出如此苛刻的要求,並且單獨一個夾具的改善如果不結合其它技術,也無助於加工變形控制,所以最後還是轉為了技術儲備……”
雖然介紹的非常完整,但並沒有完全說服魏永明:
“你說浮動裝夾加工可以在保證加工基準的同時充分釋放變形,但目前的“n-2-1”定位方法是要求零件在整個加工過程中位置和形狀保持不變,這二者之間顯然存在衝突。”
“另外,傳統定位方法為了保持工件的穩定性會將定位點之間的距離設置儘可能遠,對於浮動裝夾加工,定位點之間的距離太遠會限制變形的釋放,而定位點之間距離過近又會導致零件失穩,你準備具體如何操作?”
而楊衛華既然敢說出口,對於這種問題顯然早有考慮:
“把工件劃分為固定裝夾區和浮動裝夾區即可。”
“固定裝夾區通過三個固定裝夾單元限制工件的6個自由度,保證加工基準,其餘區域都是浮動裝夾區,通過多個浮動裝夾單元輔助定位,在工件釋放變形之後調整浮動裝夾單元以適應工件變形後的位姿,並在變形狀態下再次輔助定位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