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1184章 東風,發射!

 所以國內必須對應保留一個有能力操作東風3的單位。

 結果,就這麼便宜了常浩南。

 對於他來說,只要能打出足夠的彈道高度,導彈本身先進與否反而並不重要。

 而810旅的這些老東風屬於首長見了都搖頭的尷尬裝備,從中抽出一發進行試射不會對實際戰備水平造成任何負面影響。

 此外在其它國家看來,華夏試射一發東風3的唯一理由似乎也只有進行抽檢,以免這些老傢伙年久失效,敏感程度相對較低。

 所以,打上去的測試申請一路綠燈,常浩南也就這麼獲得了平生第一次進入導彈基地的機會……

 此時他正在距離發射車數百米外的指揮所內,和同行的幾名技術人員一起,進行發射前的最後一次任務情況檢查。

 旅長魏士軍一邊摘掉防毒面具一邊推門而入,啪地一聲立正,接著向常浩南等人敬了個禮。

 說實話,對於這次任務,他本人心裡也有些沒底。

 通過增加射高來減小射程,屬於遠程和洲際導彈的常用試射方式。

 畢竟華夏沒有海外領土,本身國土跨度也比較有限,要打幾千上萬公里的全射程測試就只有往太平洋發射,動靜實在太大。

 但東風3a的最大射程也才不到4000公里,直接從51基地打到羅布泊就行,所以根本就沒有打最高彈道的必要。

 就連這次任務的發射參數,都是之前專門確定下來的。

 而且東風3作為單級導彈,過去的載荷本身就是整流罩,這次為了配合測試,還額外進行了一次小幅度改造,讓導彈有了單獨釋放雙錐體彈頭的能力。

 總之,這枚歲數幾乎和他一樣大的導彈,

卻處處透露了出讓人看不懂的細節……

 但無論如何,相比於大部分整個職業生涯都沒有機會真正按下發射按鈕的同行來說,他已經算是相當幸運了。

 把腦子裡的胡思亂想收到一邊,魏建軍深吸一口氣:

 “報告常院士,導彈已經完成發射前所有準備,計劃採用高彈道模式,彈道頂點1450km,預計再入大氣層時的最大速度為6.5馬赫,預計落點為渤海區域,具體座標……”

 “……”

 這些內容其實都寫在常浩南手中的任務簡報上面,但為了萬無一失,仍然需要指揮員和他進行核對。

 “準備發射!”

 常浩南沉聲下令道。

 “是!”

 魏士軍再次敬了個禮,然後轉過身去,開始向前線陣位下達人員撤離的命令。

 通過望遠鏡,常浩南能夠清晰地看到,用於起豎的支撐架緩緩放下,導彈也隨之進入了發射前的最後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