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終登帝位
辛氏摸了摸侄兒的腦袋,苦口婆媽
道:“痴兒,我知道你顧及皇室和大明的臉面,但到如今這時候,內裡才是最重要的。”
閣老們見這母子情深的場景,頗為無語。
話都讓你們倆說盡了,他們能說什麼?
曾國藩微微嘆了口氣,果然,魏王追求的是皇位,從來不是什麼攝政王。
整個內閣所有人都被騙了。
他看向匡源,後者瞳孔震驚,整個人都木了起來。
匡源這時候才恍然大悟:“我真是蠢,竟然信了魏王的鬼話。”
表演完這一番母子情深後,辛氏對著內閣幾人道:
“不知你們的意思呢?”
匡源苦笑不已,只能第一個向前應道:“太后所言至允至真,誠乃國之良策。”
“在如今國朝動盪之時,魏王即位即是權變,也是人心所向。”
他如今裡外不是人,要是再不說話,日後可沒好果子吃。
緊接著,曾國藩也應下來。
然後是魏源,彭蘊章二人。
閣老們達成了一致,再加上有太后在身後撐腰,魏王即位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知道自己相位不保,魏源做出了最後的努力,想要為子孫,為立憲派長久計:
“請問魏王殿下,不知嗣君退位後,又當如何?”
面對一雙雙深邃的眼眸,以及犀利的眼神,朱敦漢沉聲道:
“自然是立為太子,以為儲君。”
“那魏王世子如何?”魏源咄咄逼人。
“同樣,他自然也會繼承魏王之爵,就藩北美。”
“甚好!”魏源點點頭,心滿意足了:“臣等叩見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萬歲,萬萬歲——”
幾人紛紛跪下,唯獨太后辛氏例外。
這是君臣之禮,斷不可免。
朱敦漢坐在簡陋的椅子上,享受著閣老們的跪拜。
這一刻,他感覺自己的靈魂已經衝上了雲霄,在太空之中肆意翱翔。
不容易,真的不容易。
近六年時間,他一直孜孜渴求,謀劃不止的皇位,終於到了手中,這怎能不讓人開心呢?
沉默了許久後,朱敦漢頒佈了第一道諭旨。
加封太后辛氏徽號為端祐皇太后。
這是為了獎勵太后辛氏對他的助力。
可以說,他就算是謀劃再多,也完全比不上太后辛氏的一句話。
徽號,如此之重,大明五百載的第一遭,就由辛氏戴上了。
旋即,在群臣的擁戴之下,他入得皇宮,正式入主乾清宮。
對於這位堂弟,朱敦漢也是毫不猶豫地為他披麻戴孝,甚至哭至昏厥,三天冷食,月餘不除衣。
對於其身後名,自然是大肆操作。
廟號為昭宗,諡號為孝章皇帝。
至於晉王,這第一時間被加封為太子,昭告天下,海外鹹聞。
父奪子位,如此駭人聽聞的事件傳出京城,惹得所有人議論紛紛難以置信。
這僅次於當年的靖難之役,比英宗皇帝的奪門之變還要讓人驚詫。
雖然只當了一個多月的嗣君,但也卻是名副其實的君主,還是明宗皇帝冊封的晉王。
對此,朱敦漢絲毫不慌。
首先,他並沒有制止那些流言的傳播,因為這玩意兒越是自己流傳的就越廣。
就拿歷史上的雍正來說,他甚至親自書寫了大義覺迷錄來闡述自己即位的正當性,但卻貽笑大方。
所以,朱敦漢直接甩出了背鍋俠。
這時候,魏源不得不站出來,直言闡述:
“昭宗皇帝臨死之前,憂慮國家大事,又聽聞晉王不虞,故而耳提面授,以國賴長君之由,讓魏王即位。”
“老臣罔顧其命,私以為明宗皇帝寵幸晉王,故而篡改遺命,以晉王嗣位。”
“後,果不其然,晉王病篤,難當大位,聽從太后懿旨,重新奉魏王即位……”
簡單來說,他豬油蒙了心,想要遵從明宗皇帝的心思,違背了昭宗皇帝的意思,後來被太后點醒,幡然醒悟。
由此撥亂反正,恢復正常。
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他和內閣信了。